以问题启发思维用引导培养素养
2019-03-18刘亚
刘亚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这些素养的培养涉及到课内和课外、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面向学生的终身发展,指向学生的综合素质,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呢?
课堂教学是技艺,是智慧,是思想,是艺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并从而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的引导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活。在理解文本、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抓住几个“点”,就能起到事半功倍、“顺水推船”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奇用。
一、抓住文本的矛盾点,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素养
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许多文本在遣词造句、情感表达、艺术风格上存在着或隐或显的矛盾,这些地方正是最值得生疑处,当学生无法感知之时,教师就要利用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引导学生生疑,进而思疑答疑,最后解决疑问。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素养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兰亭集序》这篇经典文学名篇之时,学生能够顺利找出作者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到这里,理解未免过于浅层。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而乐,又为何而悲。但是这么直接问又显得直白寡淡、平白如水。一个简单的疑问句,人人都这样提出问题,我该怎么问才会有不一样的味道呢?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矛盾的地方是理解作者情感的关键点。同学们能否找出本文情感矛盾的几个词,并思考作者的情感为何矛盾?”所谓曲径通幽,这样的提问设计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多了几分挑战性。
再比如《故都的秋》这一课,艺术风格雅俗共赏,既有俗世的生活场景,又有文人的独特审美,理解起来比较难。尤其是最后一句话:“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与第一段中的“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情感上存在隐秘的矛盾。“悲涼”二字耐人寻味。我便抓着这两个关键句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恨不能即刻死在故都的秋里,表现出他炽烈的爱,但为什么他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个问题不仅能引发学生思考,而且能提醒学生细读文本,从文字中找疑问找答案。
好问题的设计,不仅使课堂波澜丛生,而且学生的思维也容易被激发,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更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样长久的引导,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问题意识,从而自己质疑,自主批判,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抓住学生的肤浅点,培养学生勤于反思的素养
核心素养的一个基本要点是培养学生勤于反思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学生对作者和文本有时候认识比较肤浅,对学习有时候会产生懈怠心理,怎样将他们的认识引向深入,这是一个颇值得思考的话题。好的引导语常常是基于学情之上的设计,在对学情进行充分全面的了解之后,引导语才切合实际、有针对性、有效。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有利于他们培养反思能力,调整学习状态。
教学《记念刘和珍君》,这堂课开始之前,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导入:“你认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七嘴八舌纷纷回答:嫉恶如仇、弃医从文、杂文写得好、正直、爱国等等,都是人云亦云的肤浅认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一方面肯定了他们踊跃回答的积极态度,另一方面又批评了他们停滞的学习能力。我说:“同学们对鲁迅的认识很浅,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再次走近鲁迅,希望学过这篇课文后,你们对他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在对学生委婉的批评中,我把教学的深层目标呈现给了他们,试图提醒他们高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以此开启对鲁迅文章的进一步学习。
巧用引导语提醒学生是一个好办法,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警醒的作用,还能成为师生情感的润滑剂,更重要的是,可以抓住学生的肤浅点,培养学生勤于反思的素养。
三、抓住诗歌的情感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的一个要求,它要求学生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诗歌本身就是充满诗意的,如果在诗歌教学中用慧眼和巧嘴抓住这些诗意的情感因子,课堂语言一定会唯美动人,课堂氛围一定会诗意缭绕,课堂效果一定会芬芳满园,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审美情趣有形无形中获得提升。
比较成功的例子是《氓》。上课伊始我就对同学们说:“诗歌不仅是一串串由文字缀成的语言的珠子,它更有美丽动人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泡上一杯文学之茶,品一品每一句文字之后的故事和情感。”有了这样的情绪感染,学生自然就被带入情境,很快就体会到了语言的美妙、情感的动人。
再比如屈原的《离骚》这一课向来是教学的难点,很多老师望而却步,仅仅翻译了事。其实这一课的感情很壮美,如果教师引导得好,它完全可以成为富有文化意味和审美情趣的一堂厚重的沉淀淀的课。这篇课文的引导我放在了结束部分。我说:“屈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偶像。论成功,现实世界的他并不成功,理想与信念失落时,他的精神随之崩塌了,他要为之殉身。屈原以死明志,楚国灭了,他的血脉就断了。悲剧带给人的叩问很深沉。我们无法跨越时代的局限去体验那个时代的人,如同我无法缩短屈原与你们之间的距离一样。当我们带着孤独的体验去读屈原,你就会更加接近他。”学生们听了我这段话很感动,感情在自然而然中得到升华。
借用诗歌这一独特的文体,培养学生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责任与担当。
四、抓住生活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珍爱生命的意识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有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还要求学生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人文情怀和珍爱生命的意识也是语文教学恒久关注的主题。有些作品由于与读者,尤其是学生的生活经历相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普遍存在困难,又是可贵的生命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把握住这些文本的主题,结合生活感受,巧用引导语指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语文教学将上升到心灵的层次。
以《兰亭集序》为例。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很特殊,魏晋动荡、人心不安、玄理盛行,如果干巴巴地插入时代背景的介绍,未免生硬无趣。我通过几个问题的引导,从解读文本、体会感情出发,先是让学生找到几段文字中表现情感的词语——乐、痛、悲,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痛、悲?”学生根据文本回答:“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继而引导:“怎样理解生与死?怎样理解这种悲?”学生陷入了思考。我又引导:“人在什么情况下想到生?什么情况下想到死?”学生顿时领悟:“平安、太平的时代乐于生,遭遇重大变故或动荡的年月里想到死。”我顺势又问:“王羲之他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学生通过助读资料明白了时代背景。我又通过魏晋士人与唐朝诗人的比较,归纳道:“唐朝诗人向往建功立业,魏晋士人则更多选择归隐,也有人直面死亡。王羲之率真、洒脱、不羁、聪明,选择归隐,晤言一室之内,心灵得以舒展,活出自己的本真、本性。他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眷恋生命。要想长生,就得准备去死;若想死得长久,就必须生得伟大。”
再比如《荷塘月色》这一课的情感较难理解,我是这样引导的:“当你们心情不好时,走着走着,就容易想起以前的乐事了。朱自清回家之后为什么感到更加孤独?”学生经过我的引导,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就很容易理解到这种短暂的宁靜快乐之后失落惆怅的情绪。我又进一步引导:“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与人说无一二。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个时刻,很烦恼,说不清,道不明。朱自清是怎么排遣的?独处。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超脱的?独处。孤独——忘怀——超脱。荷塘还是那个荷塘,但今晚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超逸的、淡然的、自由的、寂静的荷塘。是夜之月,是朱先生之月;是月之荷塘,是朱先生之荷塘。境由心造,你笔下的景是你某种心境下的景,你眼中的生活是你的心境营造的生活。”
这两篇文章,我都抓住了文本和生活的契合点,打通文本和生活,学生不仅理解了作者的情感,还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道理,自然具有了珍爱生命的意识和人文情怀。核心素养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感悟。
五、抓住活动的生成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核心素养要求的健全人格指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的一个契机就是语文活动。我一直在做课前演讲活动,好的演讲可以将短暂的5分钟时间变成课前的导入,这种导入更随机随性,更变化多端不可预测,具有更不可掌控的生成性。但是我越来越发现,如果学生重视课前演讲,准备得充分,老师又能抓住学生的某一点点评并引导至本课的学习中,这样的课前演讲效果更好,因为它往往不经意间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契机。
比如一名学生演讲的主题是“教育的核心”,将知识分为有用和无用。我在点评时说道:“有的知识很有用,可以帮助你取得成绩;有的知识看似很无用,然而无用之用乃大用,它关乎思维,关乎文化。什么是有文化?就是你能看到美景的同时也能看到沙尘,有了文学的素养,你的眼界会更开阔。”学生听了之后频频点头。
再比如《小狗包弟》的课前演讲,学生讲的是“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我的点评是:“通过自己改变世界很难,先改变自己,改变不是适应,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然而有时候不改变恰恰是更难更好的自己。当面临一个特殊的时代,作家巴金没有改变自己。时代已经过去,他回望那个时代,却又在忏悔自己。他究竟忏悔什么?”说完,我出示了课题。
一次一名朴实憨厚的男生在演讲中朗诵诗歌,由于十分投入但发音又不准确,引来其他同学的大笑。我真诚地告诉学生:“我们要掌声多于笑声!老师听完这名同学的朗诵后,既感动又惊喜,感动于他的勇敢真挚,惊喜于他的进步成长!这是精彩的诗歌,这是完美的表演!我们不仅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青春的快乐与幸福!”同学们听后表情变得真诚、喜悦、自信,班级的凝聚力也似增强了。
有一个时期,几乎我的每一节课都通过课前演讲导入,我期待学生的演讲,学生期待我的点评,这促使我更加认真地聆听他们的演讲,而他们也更加认真地准备自己的演讲,每一次他们的演讲都能带给我惊喜和灵感,而我的点评又能回馈给他们信心和骄傲。这些点评和引导看似很短小,但长期的作用却不容小视,在老师的熏陶中,学生自然会深受影响,慢慢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文化。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由智慧幻化成艺术,艺术的引导语更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流畅,更能生成灵感的火花,通过问题启发思维,通过引导培养素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相信有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语言,我们的语文课会更美丽!
[作者通联: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