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三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2019-03-18戴林锋

关键词:高三复习思维导图数学教学

戴林锋

【摘要】 数学成绩在高考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因此高三数学复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复习方法讲述的是题海战术,虽然学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易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心理负担。本篇文章励志于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获得相同或者更好的复习效果,提高复习效率。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图形来表达思维的可视化工具。同时,利用思维导图的强大功能,能帮助学习者在复习过程中更高效的记忆知识点、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理清解题思路。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三复习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32-01

引言

高三学生临近高考,教师与学生的压力不断增加,造成许多学生无心复习,再加上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家长不能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的疏导,因此更加需要教师的关心,教师要采用高效的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减轻复习压力。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强化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现阶段高中生记笔记的方式普遍较为传统,大多数学生记笔记时都会将书上知识点密密麻麻的摘抄到笔记本上,当学生进行复习时面对密密麻麻的文字感到烦琐,提不起兴趣无从下手,导致学生情绪低沉复习效率低下。大部分农村学生不乐于向他人求助,只会闷头学习,这时就可展现出思维导图的重要性,作为一种简单的绘制手法,能够将学生学过的知识点系统化、清晰化、直观化的展现出来。除此之外颜色也可以有很大用处,在一定程度上颜色能够缓解高三学生学习的枯燥性,此外线条颜色的不同对于激发学生的记忆力具有十分从某种意义上能够给学生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添加一些乐趣。

(二)节约时间,减轻学生复习压力

高三学生时间紧任务重,对于大多数农村学生而言高考是其走向成功最重要的途径,这种想法的存在大大加深了学生的压力。思维导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时间帮助学生减轻复习压力,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运用传统笔记本或教材复习,效率低下,学生需要在众多文字当中提炼出有效信息,浪费大量的时间,思维导图能够清晰、有条理的展现个章节重点知识点,并且能够反复利用,遇到困难时可以快速的在思维导图中找到所需知识点,有效避免错误的重复出现。

二、思维导图在高三数学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一)师生协作,完善知识体系

学生通过高一高二的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思维导图式的知识体系,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应协助学生分析整个知识,同时复习阶段教师不能将重点都放在知识点整个上,而是应该注重典型例题的归类讲解,運用思维导图框架协同分析,总结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能够总结前期学习中存在的漏洞,进而在高三更好的开展复习。

例如,在复习函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清晰的将函数图像、性质、特点等知识罗列出来,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学过的知识,瞬间唤起学生的记忆。同时教师需要在思维导图上留有一定的空隙,让学生思考原来做过哪些关于思维导图的类型题,在做题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让其到讲台上将做题需要注意的问题补充在思维导图上。师生共同完成绘制之后,再由教师按照导图框架对知识点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帮助同学进行记忆,避免因粗心大意而丢分。

(二)带有针对性的突破重难点问题

数学复习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教师的讲解、分析与整合工作,未解决重难点问题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典型的思维导图框架,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讨论,不断完善知识框架。同时教师针对重难点问题教师要及时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强调解题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和框架。

例如,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认为学习起来有难度的就是数列这一部分的知识,数列主要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求解以及数列与函数结合的形式,本身数列知识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复习阶段数列与其他类型题结合产生新的题型,无意之中就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看见数列相关的题感觉无从下手,在这种压力下大脑思维混乱连最基本的公式、知识点都想不起来。复习阶段教师可以课上带领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总结出不同数列的基本规律,随后对复习中遇到的新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在思维导图上标注解题思路,当学生做题遇到困难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有针对性的进行突破。

(三)分小组合作,提升效率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其分成若干小组,同时复习阶段由于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存在许多同学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效率低下。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实现以优带差,通过学生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加快任务完成的速度,最大限度的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复习必修二空间几何体相关知识时,这本教材都是在讲述几何体,教师往往会将个章节内容整合到一起进行复习,大量文字性的判定原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十分不利于高三学生。因此教师可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将班内同学分成若干小组,第一小组合作完成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的绘制,第二小组绘制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以此类推每个小组完成一部分思维导图的绘制,个小组绘制完成后教师对其进行汇总。分小组合作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效率,加深学生的印象,节约时间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高三学生。

结束语

高三作为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学年,来自高考的压力日渐增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制订适当的方法,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思维导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推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备战高考。

[ 参  考  文  献 ]

[1]邓茗匀.高三数学复习中思维导图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21.

[2]秦孟彬.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微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9):158-159.

猜你喜欢

高三复习思维导图数学教学
活用英语新闻报道,提高高三复习备考效率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讲求阶段侧重,切实提高词汇复习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