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史料实证 自主探究历史
2019-03-18方宏
摘 要:本文立足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结合人民版《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对史料教学法进行了一次创新的尝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了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两个阶段,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完成了寻找和甄别史料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出历史的真相。
关键词:史料实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2-071-2
钱穆先生曾言:“无史料,使人又何凭而著史……盖史料之最大价值,即能保存历史之真相。”[1]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桥梁,实证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所谓史料实证则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2]史料实证素养既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史料的价值,也要求学生具备能够运用史料研究历史的能力。在高中阶段,充分运用史料论证解释历史人物、事实和问题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般的史料教学往往仅是“看、问、答”三步教学形式,即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完成搜集、阅读史料的工作,设计出相应的问题,再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回答。这种教学模式,看起来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但学生的思维率和思维力都是不足的,因为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教学环节的被动参与者。教师负责史料的搜集,学生即被动接受教师选取的史料。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让学生在寻找和甄别史料的过程中形成史料实证能力。对此,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实证意识”。[3]据此,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成为搜集、辨析和探究史料的主体,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中,与教师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尝试以人民版必修《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为例,进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探讨。力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参与课前的史料收集、教学设计和问题解决。
一、精选有效史料 自主设计历史问题
1.打破框框,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
在分析了学情和校情的基础上,教师推陈出新,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
第一,了解学生初中时对抗战史实有比较全面的学习。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之一,是中考明确的考试内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和“全民族的抗战”。教学要求是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述日本侵华的原因、侵华的事变和犯下的滔天罪行;第二课时介绍九一八事变后各界反应、西安事变的始末、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过程、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以及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从课时和内容可见,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和前因后果等,都已有较好的了解。如果教师在高中阶段再单一地重复教学抗战史实,对学生而言势必失去新意,教学本身也会显得枯燥乏味、味同嚼蜡。这样,就需要教师对初高中教材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把相关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
第二,充分利用现代数字教学资源,适切补充相关历史学习资源。基于我校较早推行“一人E本”的教学模式,平板电脑E本早已走进课堂(pad.hzqz.com),这不仅方便了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和讨论学习问题。E本既为学生自主搜集和甄别史料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突破传统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尤其是在整合高初中教材知识上显示了比较作用。
2.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学生准备采用的核心文献
文献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孔子就指出:“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4]新课标也提出高中生要“认识文献史料的价值,知道它是史料中最重要的部分”。[5]为了让学生正视史料、认识史料类别,笔者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帮助学生甄别不同文献史料在研究同一问题时的不同价值,引导学生采用可信文献。
在调查的41个人之中,有10个人选择了A,1个人选择了B,23个人选择了C,6个人选择了D,1个人选择了E。在分析史料选择的理由中,大部分学生提到了日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史料之一。诚如齐世荣先生所说:“日记是私人记载的一种……历来被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是治史者所必须参考的。由于日记记录的是当天发生的事情,而不是事后的追忆,故比较准确。”[6]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冯玉祥日记》呢?学生提出的理由有两点:第一,因为冯玉祥参与了抗日的全过程并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日记在时间上具有完整性,在记录上具有真实性。第二、因为冯玉祥与国共两党都有交集。例如他曾在1933年与中国共产党党员吉鸿昌组织过察哈爾民众抗日同盟军;于1937年担任了国民党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因此,他对抗日战争的描述更为客观中立。
至此,本节课的题目正式更名为“读《冯玉祥日记》[7],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3.分组搜集有效信息,选取与本课相关材料
《冯玉祥日记》共五册,卷帙浩繁,为提升史料搜集和甄别的效率,必须有的放矢。教师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安排一个任务,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冯玉祥日记》。学生根据任务和书本相关知识,确定了本组需要阅读的日记部分,大致如下:
4.自主设计“史”“课”结合问题
搜集和甄别史料后,学生开始尝试进行自主设问。以第一组为例。按照日本侵华的事件和原因,学生将史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日本侵华事件的相关记载:
设问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你为什么提问?第二,你准备怎样提问?第一组学生结合了教学目标通过讨论进行了设问:
【设问1】“日人占沈阳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此后,日本又制造了哪些侵华事件?
第二部分涉及的是日本侵华的原因。“九一八”后冯玉祥只有一段原因分析,教师指导学生:冯玉祥作为高瞻远瞩的人是否对日本早有防备之心?学生翻阅“九一八”前的日记并进行了设问:
【设问2】“日人野心”、“灭亡中国人之政策”具体指什么政策?结合书本第35页进行分析。
【设问3】《大公报》所指何事?与日本侵华有何关系?
最后,学生总结了自主设问的体验:第一,问的是什么,即明确研究对象;第二,问的在哪里,即抓住史料的关键信息;第三,问的清楚吗,即设问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这个环节学生学会了更深入地挖掘史料,同时也提高了应试技巧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把握认识三“度”,创新课堂教学环节
下面从“维度”、“深度”、“高度”三个角度来简述一下本次课堂实践的效果。
1.豁目开襟——拓宽历史学习的维度
历史课堂如果只是文献史料的不断堆砌,难免枯燥乏味,学生容易审美疲劳。适当拓宽维度,可以使历史课堂显得立体丰满。
首先,在历史研究方法上,丰富史料类型。以第一组学生举例,除了文献史料,补充了大量图像史料和现代音像史料来揭示日本侵华时的罪行,包括当时的照片和一段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更全面、直观地揭示了这段残酷的历史真相,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
其次,在学科素养方面,润物无声地培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第一组在播放了照片和纪录片之后,教师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想,学生表示日本侵华的罪行“罄竹难书”、“丧失人性”。
第二组学生结合书本和以下史料进行了设问:
【设问】中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各界有何爱国行动?
在归纳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萌生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了解了在国难当头,举国同悲,团结一致,挽救国危的状况,特别是学生的“一二·九”运动这段历史更是感同身受,触动很深。
2.察古知今——挖掘历史分析的深度
学史不单是为了知古,还为了“以史为镜”。高中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要学会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以史为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开拓视野,关注国家大事和国际时事。
以第四组的课堂展现为例,在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部分,第四组展现了以下两段日记:
【设问】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并指出根本原因;抗战的胜利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在此基础上,学生总结了抗战的启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应加强国家安定、民族团结;落后就会挨打,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今天的幸福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要珍爱生活等等。仰以察古、俯以观今,本课学习成功地培育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激励了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融会贯通——提升历史认识的高度
实证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方法,对于高中生而言,历史研究方法的训练是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课堂的最后部分,教师提出一个新课题——用多重史料还原“731部队”的真相——以巩固学生对史料实证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首先,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了史料的种类;其次,学生通过E本平板电脑,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源,按照史料类型来进行史料的搜集和筛选;然后,各组进行汇总和探讨,寻找合适的史料分析相应的问题;最后,每个组代表发言,对史料进行了辨析和整理,呈现的思维导图如下: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通过如此教学,教师在进行主导引导的同时,将史料搜集、甄别和分析的主动权交予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课堂扩展至课堂教学前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自主”、思考独立。但是,限于高中阶段学生知识水平和研究方法的欠缺,学生在自主选取历史材料时也会出现一些混乱。例如,在学生搜集史料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常见的困难是:材料太多,难以选取。因此,学生选出的材料,往往文字量大、分类不清、信息杂乱。对此,教师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强调有的放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此外,在学生分组展示史料、提问和总结过程中,学生在把握课堂节奏方面和语言严谨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完善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和研究方法。当这些问题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得以逐步缓解时,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优势就能进一步的得以体现。
[参考文獻]
[1]钱穆.中国学术通义[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5:165.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
[5]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38.
[6]齐世荣.谈日记的史料价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6.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学人日记丛书.冯玉祥日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方宏(1981-)女,朝鲜族,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