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痰瘀毒理论与胸痹治疗*
2019-03-18王凤荣
赵 丽 王凤荣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闷痛,痛彻左肩、咽喉、左上臂内侧,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胸痹心痛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自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环境和疾病谱较古代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有必要对其病机证治重新进行认识和梳理。一直以来痰瘀被视为胸痹的重要致病因素,随着毒邪学说研究的深入,众学者逐渐意识到痰-瘀-毒是导致胸痹心痛的重要病理基础,贯穿本病发生发展的始终。痰瘀内生,久恋不去,痰瘀浊化,蕴结体内,壅塞络道,郁久腐化,蕴热成毒,痰瘀毒结于脉络,终致脉络损伤,形成痰瘀毒相互交结的病理局面,毒损脉络,损伤血脉,促进胸痹心痛的形成。
1 痰瘀毒相关论
痰是体内水津输布运化失常,停留聚结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瘀是指血液运行涩滞,或壅滞于脉中,或溢出于脉外所引起的病理表现。也就是说“痰来自津,瘀本乎血”。津血同源,故而也有“痰瘀同源”之说。《素问·调经论》曰:“孙道水溢,则经有留血。”《血证论》云:“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可见,痰瘀异中同类,是津液为病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二者之间互因互化,乃一源二歧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言:“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金匮要略心典》亦有云:“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根据毒的来源,可分为外入之毒与内生之毒。胸痹形成多与内生之毒有关。所谓内毒,实际是疾病中的病理产物,具体指脾胃功能失调和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的痰瘀堆积所形成的痰毒、瘀毒等,其在本质上与痰、瘀无异,只是病情更趋严重。
血脉之中痰瘀互为因果,或因痰致瘀,或因瘀致痰,如此往复,终致痰瘀互结,如《医述》所言:“如先因伤血,血逆气滞,气滞则生痰,与血相聚,名曰瘀血挟痰……若素有郁痰,后因血滞,与痰相聚,名曰痰挟瘀血。”痰瘀胶结,沉积血府,内不得散,外不得泄,日久蕴蓄不解,腐化成毒,从而形成痰瘀毒相互胶结的复杂病理状态。
2 胸痹心痛与痰瘀毒
2.1 胸痹心痛与痰浊痰因病而生,病因痰所致。各种因素引起肺脾肾功能失调可致痰浊内生,痰浊随气流行,停于血脉,则血行瘀滞,留于心胸,则心阳失展,终为胸痹。正如《金匮要略心典》云:“阳痹之处,必有痰浊居其间。”痰浊滞于血脉表现为血液循环“黏”“浓”“凝”“聚”的异常变化,损伤血管内皮,使内膜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诱发诸多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研究表明[1],痰浊证患者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血清脂类含量增多是痰浊内生的微观表现,且痰湿体质还存在炎症细胞因子异常高表达现象,使其与冠心病的发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阚湘苓[2]研究发现,化痰方在清除自由基和提高机体抗自由基能力方面有较好的效果,过剩的自由基可破坏线粒体结构,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2 胸痹心痛与瘀血《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血瘀是指血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瘀血为其主要病理产物。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引起气机阻滞,进一步影响血液运行,使心脉痹阻,不通则痛;另一方面,瘀血日久不散,可影响脏腑功能,生机受阻,使新血难生,心脉失于濡养,引发心痛。诸多研究发现,中医血瘀证的形成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以及凝血机制失常、血液处于血栓前高凝状态的病理生理相似[3],活血化瘀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维持PGI2和TXB2的平衡[4],临床运用该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降低血清ET、sVCAM-1及sICAM-1的水平,升高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改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具有显著临床疗效[5]。
2.3 胸痹心痛与毒邪毒邪为患病时机体蓄积的病理产物,同时又可作为致病因素引起疾病的发生和转化。正如《金匮要略心典》所谓:“无邪不有毒……变从毒起”。毒邪长期作用于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痰浊瘀血随毒引动,继而损伤心脉,脉络功能失调,心脉瘀阻,心失所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终成胸痹心痛。在致病特点上,“毒”既有隐伏缠绵暗耗等属阴的一面,又有暴戾杂合多变等属阳的一面,这种阴阳交错、正邪混处、胶着难解、毒留难净的病性,与胸痹心痛不发时如常人、发时症重的特点颇为吻合[6]。苏祥飞等[7]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学说所提及的各种病因及介质,均可归于中医毒邪学说。王宏伟等[8]认为,“毒邪”作为冠心病的证候要素之一,在冠心病发病的各期证候中均占一定比例。袁天慧等[9]认为,在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及冠心病等心衰基础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有“毒”邪的存在,并推断在这些疾病的终末阶段形成心衰时亦有“毒”邪的参与。现在药理研究发现,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大黄、黄连、虎杖等,可减少斑块内脂核面积,改善斑块内脂质成分与胶原成分的比值,从而发挥稳定斑块的作用[10]。且早在清代即有用具有解毒功效的贯众治疗心痛的文献记载。
2.4 胸痹心痛从痰瘀毒论治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痰、瘀、毒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多见痰瘀毒胶结为患。痰浊是胸痹心痛发生的始动因素,血瘀贯穿胸痹始终,毒邪为病迁延日久,正虚邪恋,蕴蓄而成,三者互结,壅滞气血,损伤心络,络虚毒伏,发为心痛。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络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痰瘀毒又与络病密切相关,并认为毒邪瘀阻络脉正是此类病患病位深、病情重、病势缠绵难解的机缘所在[11]。刘建勋等[12]在对小型猪冠心病“痰、毒、瘀”病机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中证实,痰瘀毒三者的相互影响,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是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关键病机所在。武雪萍等[13]创立加味瓜蒌薤白汤对痰瘀毒互结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治疗,多数患者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明显缓解。
3 讨论
痰瘀毒胶着为患,尤如江河之污物。欲去污物,须疏通河道;欲除痰浊瘀毒,当施通利之法。基于“痰瘀毒互结”这一病机理论,王凤荣教授以经典名方“大柴胡汤”化裁出“通脉降浊方”,随证加减运用于此类胸痹心痛患者的治疗,临床应用颇见成效。本方之意乃通腑泄浊清热、化痰祛瘀解毒,方中以大黄、枳实为君,奏泻热毒,破积滞,化痰浊,行瘀血之功;臣以柴胡、黄芩、半夏、生姜,柴胡疏利肝胆之气滞,黄芩清解少阳之邪热,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生姜开痰、解半夏之毒;佐以芍药配大黄,酸苦涌泄,于土中伐木,平肝胆之气逆;配伍生姜、大枣补脾和胃以助运,兼使药之功。诸药合用,则痰浊去、瘀血除、毒邪消,终致脉道通利,血运无阻,通则不痛。我们的前期研究亦证实,该方能够调节脂质代谢,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ICAM-1、NF-κB的表达,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升高Cu-Zn-SOD、PHGPX水平,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并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变,阻断动脉内膜的增生[14,15]。可见,通脉降浊方是通过上述多途径、多靶点的干预作用有效治疗痰瘀毒交结型胸痹心痛的。
综上所述,胸痹心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在不同病理阶段,痰、瘀、毒三者所表现的主次程度是不一样的。中医辨证亦是一个繁复多变的思维过程,在临床治疗中,既要注重痰瘀毒三者并治,还要分清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寻因求本,抓主要矛盾进行辨证论治。在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痰浊壅滞经脉脏腑,留而不去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论治以化痰为主,佐以祛瘀;随着心病进一步发展,器质性病变开始形成,辨证多以血瘀为主,痰瘀互结,论治当活血祛瘀,辅以化痰;若病程迁延日久,缠绵不愈,往往正不胜邪,正虚邪恋,形成痰瘀毒互结的病理局面,治疗应化痰、祛瘀、解毒三法并施,并注重扶正祛邪,以期达到“邪去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