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蹄疫的防疫

2019-03-18王玉龙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7期
关键词:蹄部疫区水疱

王玉龙

(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3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传染性强、动物发病率极高,造成病畜死亡、怀孕母畜流产和死胎、奶牛产奶量下降等,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

1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1 临床症状

临床上不同动物感染不同血清型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表现在口腔黏膜、蹄部、鼻镜、乳房皮肤发生水疱,继而发生溃疡。患病动物早期跛行、不愿走动、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体温升高,仔细检查可在口鼻部和蹄部发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严重的可导致病畜蹄甲脱落。该病可造成幼年动物死亡,但是很少引起成年动物死亡,可使成年动物发病后变的虚弱、生产力严重下降。猪的主要症状表现在蹄部,仔猪主要发生急性胃肠炎,高烧、剧烈腹泻、呼吸和心跳加快;牛主要症状表现在口腔及其周围;羊发病后表现的症状不明显,跛行是最早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

1.2 病理变化

口蹄疫的一般病理变化包括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周围出现水疱、溃疡,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黏膜有时也可见圆形溃疡斑,真胃和大小肠粘膜有出血性炎症。患病幼畜一般具有特征性心肌炎病变,发生肌纤维脂肪变性坏死,使心肌松软。心肌切面上可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

2 传播源与传播途径

2.1 传播源

首先,患病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患病动物能通过身体的多个部位向外释放病毒,包括呼出的气体、唾液、尿液、粪便、乳汁以及精液等。其次与患病动物接触而被污染的饲料、草料、垫草、饲养工具、诊断工具,以及狗、猫、鼠、人等都可以成为传播口蹄疫病毒重要的传播媒介。

2.2 传播途径

首先,易感动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病动物的唾液、尿液、粪便、乳汁感染病毒;其次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的途径感染病毒,比如感染病毒的饲草料、运输易感动物的交通工具等;另外通过空气传播,吸入含有口蹄疫病毒的空气造成感染,研究表明患有口蹄疫的猪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感染性很强的病毒。

3 诊断

3.1 临床诊断

临床上仔细观察患病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是否出现水疱,突然跛行,喜欢躺卧,不愿走动,母畜流产,患病奶牛产奶量突然下降等。如果患病动物表现出以上明显的口蹄疫临床症状,就基本可以确诊。

3.2 实验室诊断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的是口蹄疫病毒的遗传物质核酸。此方法对病料要求不高,水疱液、水疱皮、血清等都可以作为检测材料,此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还可以区分血清型以及测序后近一步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实验室常用的口蹄疫病原检测方法还有ELISA试验、病毒中和试验等方法。

4 防治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发生口蹄疫后必须对发病动物和同群动物立即强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疫点周围的易感动物实施紧急免疫接种,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力。限制动物及动物产品从疫区运出,防止疫病向外扩散传播。严格和强化动物的消毒措施,对疫区进行清洁消毒,对出入疫区的车辆、人员、物品等进行消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追溯疫源和追踪疫区外流的可疑传染源,目的是尽快查明疫源并及时将其阻断,防止疫情扩散。

在饲养管理上,尽量避免访问其他养殖场,如需访问,必须对交通工具和人员进行严格的消毒;畜群要隔离饲养,工作人员在处理不同畜群时,应当更换工作服装及器械;对进入场区的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如果周围地区有疫情发生,则需要紧急加强免疫一次。

5 免疫程序

确定合理的口蹄疫疫苗首免时间,对产生优良免疫效果至关重要。确定幼畜的首免时间一般主要根据母源抗体水平和免疫系统的发育水平,既要减少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又要防止幼畜出现过长的免疫空白期。一般认为对3月龄犊牛、1月龄仔猪和1月龄羊进行首免有较好的免疫效果。由于动物首次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滴度低,动物个体间抗体水平差异较大,而且抗体持续时间也很短,所以需要在30天后再加强免疫1次。加强免疫后,抗体滴度升高,抗体持续时间长,畜群整体免疫力提高,群体抵抗口蹄疫病毒的能力也越强。加强免疫后,每6个月再加强免疫一次。

猜你喜欢

蹄部疫区水疱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