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NG-V600眼震电图检查系统对眩晕诊断的临床研究

2019-03-18贺兴友汪波路嫚

贵州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眼震中枢性眼罩

贺兴友 汪波 路嫚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贵州 毕节 551700)

眩晕是前庭病变的征兆,患者通常伴有耳鸣、耳闷、耳聋等症状,部分患者同时还表现出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不适感[1-2]。而以下将以90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意图对眩晕诊断中ENG-V600眼震电图检查系统的临床价值加以研究,以判断这一诊断措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诊疗的90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5例,女性3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为(59.2±11.1)岁,病程在2~5年间,平均(2.3±1.0)年。所有患者主诉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旋转感和不稳感。

1.2方法 首先于检查前48 h停止对患者使用扩血管药、止晕药以及镇静药,并通过15~30 min的暗室适应时间为临床检查做好身心准备,其次利用ENG-V600眼震电图检查系统记录眼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动情况,然后依序开展跟踪、扫视、自发性眼震、凝视、视动眼震以及温度等相关试验,最后探究各种病因的ENG阳性率。观察指标见相关资料[4];诊断标准见相关资料[5-6]。

2 结 果

2.1ENG-V600检查结果 经ENG-V600眼震电图检查系统检查结果显示,90例眩晕患者中69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6.67%。且视动功能结果显示阳性患者中,除3例为中枢性病变外,其余66例的病理特征均为外周性前庭病变。见表1。

表1 外周性前庭病变ENG阳性情况

2.2中枢性病变与外周性病变 前庭病变部位障碍率为3.33%,外周性前庭病变障碍率为73.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该组研究对象中枢性、外周性前庭病变障碍率对比[n(%)]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眩晕症,但是缺乏疗效非常之理想的[7-8]。前庭系统是人体能感受空间位置的关键部位,眩晕的产生提示前庭系统病变,且据本文研究证实绝大多数为外周性前庭病变,此时采用ENG-V600眼震电图检查系统可确定眩晕病变的性质及侧别,查明眩晕患者的原因。

ENG-V600眼震电图检查系统内含视频眼震电图(VNG)技术,该检测的诊断优势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配置无线的视频眼罩,不受眼罩连接线干扰,检查便捷。(2)一次校准,检查时间短,消除记录曲线中基线漂移现象和伪迹,抗干扰能力强,分析数据准确性高。(3)不放置电极,耗材成本少,测试时间短。(4)佩戴视频眼罩,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保护操作者视力。(5)在计算机显示器上观察到的旋转性眼球运动和细微眼球运动,可利用视频永久记录。(6)可检查不自主频繁眨眼式眩晕,并辅助前庭功能检查。与传统的电极式眼震电图(ENG)、视频眼震电图(VNG)相比,含VNG技术的ENG-V600型眼震电图检查系统作简单便捷,波形稳定,计算分析准确。曲线稳定、耗材少、耗时低、解析度小。(7)合临床需要,增加临床检查项目 ,对眩晕疾病的诊断更加科学和准确,同时对大脑皮层功能及重症肌无力的新斯的明实验进行跟踪检查。故ENG-V600型眼震电图检查系统可广泛用于临床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及眼科等科室,是综合医院开展系列化前庭功能检查的一个新方向。本研究显示3例为中枢性病变,66例为外周性前庭病变,且梅尼埃的阳性率最高为33.33%(22/66);外周性前庭病变率为73.33%,中枢性前庭病变率为3.33%,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引起眩晕的病因多种多样,且外周发病率最高。治疗前采用ENG-V600眼震电图检查系统可节约诊断成本,缩短诊断时间,增大曲线稳定性,提高眩晕诊断率,减少误诊现象的产生,同时也为科研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建议临床广泛采纳。

猜你喜欢

眼震中枢性眼罩
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诊治策略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眼罩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
创意眼罩
狐狸眼罩
眩晕伴Burn眼震一例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冰毯联合冰帽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