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owell综合征1例分析

2019-03-18滕小越蒋燕萍廖跃宋守荣

贵州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氯喹红斑狼疮泼尼松

滕小越 蒋燕萍 廖跃 宋守荣△

(1.贵州医科大学;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贵州 贵阳 55000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18岁,因头、面、颈、四肢皮疹伴瘙痒1月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双手出现数颗黄豆大红斑、丘疹,伴轻微瘙痒、四肢乏力,无发热、畏寒、关节疼痛,未重视。皮损逐渐增多,延至颈部、前胸、双侧前臂及上臂,以面部为著,8 d后就诊当地医院,考虑“过敏性皮炎”,住院予“抗组胺”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后病情未缓解且进行性加重,患者及其家属自请出院后在家自服中草药治疗。10 d前出现发热,3~5次/天,最高温度达40 ℃,口服降温药物(具体不详)体温可下降,并出现口腔溃疡、脱发,双侧肩、肘关节疼痛等症状,皮损进一步加重,四肢出现潮红、肿胀、水疱、血疱,遂就诊我科,以“多形红斑”收入院。既往史:双手冻疮史数年,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及用药史,无相关家族遗传倾向性病史。体格检查:T 39.1 ℃,P 96次/分,R 21次/分,BP 100/69 mmHg,急性病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双侧颈部、颏下、腋窝、腹股沟区可扪及数个蚕豆大小淋巴结,界清、质韧,无压痛,活动度欠佳,心肺腹查体无特殊。皮肤科情况:头、面部见大片水肿性红斑,其上覆大量黄褐色及黑色厚痂,以口周、眼周为重,唇黏膜覆少许黑痂,口腔黏膜见多处绿豆至黄豆大小浅溃疡,基底潮红、无明显分泌物,触痛。双手潮红、肿胀,见大小不等点状或片状糜烂面,外绕红晕,伴大量浆液性渗出,部分覆黑痂。双前臂、上臂及颈胸V形区见较多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红斑、丘疹、斑丘疹,部分呈典型靶形损害,双足趾甲浑浊、肥厚,甲周及足趾末端瘀点、瘀斑。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2.75 G/L↓,Hb 88 G/L↓,PLT 67.00 G/L↓。尿蛋白(+),尿蛋白定量 542.42 mg/24 h。肝功能:ALT 93.00 U/L↑,AST 359.50 U/L↑,TBiL 24.40 μmol/L↑,DBiL 12.6 μmol/L↑。心肌酶全套CKMB 55.900↑,LDH 370.80 U/L↑。血沉59 mm/h↑。超敏C反应蛋白9.760 mg/L(正常值9.00 mg/L)。降钙素原 3.91 ng/mL↑。免疫球蛋白及补体:IgG 16.30 g/L↑,IgA 1.890 g/L↑,IgM 1.45 g/L↑,C3 0.21 g/L↓,C4 0.04 g/L↓。ANA抗体谱示:抗核抗体1∶1 000阳性,斑点型,dsDNA(+)、抗Sm(+),抗SSA/SSB阴性。入院两次血液细菌学培养结果见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皮肤分泌物培养见阴沟肠杆菌生长。Torch、呼吸道相关抗体检测、大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无异常。PET/CT结果:(1)双侧腮腺区、双侧颈部、刻下、腋窝、髂外动脉走形及腹股沟区及纵形区4R区多发代谢增高淋巴结,考虑炎性摄取;(2)脾大,脾实质代谢轻度增高,考虑炎症反应摄取;(3)右中肺及左下肺小结节,代谢未见增高,考虑炎症增殖灶。(右上臂)皮肤病理活检结果:角栓形成,广泛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组织疏松,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红细胞外渗,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符合多形红斑病理改变。诊断:(1)Rowell综合征;(2)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1.2治疗方法 入院予甲基泼尼松龙80 mg 静滴,1次/天,人免疫球蛋白10g静滴,1次/天,连续5 d,口服羟氯喹0.2g 口服,2次/天,万古霉素0.5 g静滴,Q12H,用药第2天体温下降至38.6 ℃,无新发皮疹。第3天体温正常,全身皮肤及黏膜无新发皮疹,复查血常规:WBC 4.09g/L,PLT 81.00 G/L;肝肾功能:ALT 56.00 U/L,AST 167.00 U/L,DBiL 6.70 μmol/L。第8天大部分皮疹逐渐干涸结痂,部分痂下见淡红色新生皮肤,口腔溃疡明显消退,复查血常规:WBC 4.06g/L,PLT 81.00 G/L,甲基泼尼松龙减量40 mg每天1次 静脉滴注。逐渐停用抗生素,病情逐渐恢复。

2 结 果

第15天患者皮疹消退,见大量点状或片状淡红色新生皮肤及色素沉着斑,复查血常规:WBC 4.79 g/L,PLT 90.00 G/L,血沉、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调整静滴甲泼尼龙40 mg为口服醋酸泼尼松片40 mg,1次/天,羟氯喹0.2 g口服,2次/天,带药出院。现定期于我院皮肤科门诊随诊,目前用药方案为醋酸泼尼松片20 mg口服,1次/天,羟氯喹0.1 g口服,2次/天,病情稳定,皮损无复发,仍在随访中。

3 讨 论

红斑狼疮合并多形红斑性皮损的病例在临床上较少见。自1922年Scholtz等首次阐述了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 ,LE)与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EM)之间的联系后,1963年,学者将这种具有多形红斑样皮损表现的红斑狼疮定义为 Rowell 综合征(rowell syndrome,RS),并从临床症状和免疫学特征总结出RS的诊断标准,定义的诊断标准中的免疫学指标缺乏一致性和特异性,学者在2000年提出修订后的RS诊断标准:主要症状:(1)红斑狼疮(系统性、亚急性或盘状红斑狼疮);(2)多形红斑样皮损(累及或不累及黏膜);(3)ANA阳性,斑点型;次要症状:(1)冻疮样皮损;(2)抗SSA抗体或抗 SSB抗体阳性;(3)类风湿因子(RF)阳性,3条主要症状加1条次要症状即可诊断 RS 综合征。目前,RS综合征的病因及病理机制不清,有文献报道药物能诱发RS,例如特比萘芬[4-5]、抗结核药物;感染也可能为其中的诱因之一。近年来RS是否为一种独立疾病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RS更倾向于亚急性红斑狼疮的一种亚型,从临床和组织学上区别这两者比较困难[7-8]。Mendonca也报道SCLE与EM在组织学上存在重叠现象,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10]。本例患者有光敏、肾脏病变(尿蛋白>0.5g/24小时)、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免疫学提示抗核抗体阳性、抗双链 DNA(ds-DNA)及Sm 抗体阳性,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11条诊断标准中的5条,诊断SLE成立,发热、血沉增快、蛋白尿、抗dsDNA抗体升高,补体C3、C4下降提示处于活动期。该患者双上肢皮损呈典型多形红斑样表现,皮肤组织病理亦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再加上抗核抗体呈斑点型,既往有冻疮史,完全满足Rowell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因此我们认为RS更可能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本例患者发病诱因不清,否认发病前用药史,药物不为此次病变触发因素;患者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及依据,病毒触发此次起病可能性不大;虽然血培养见表皮葡萄球菌生长,但中性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不高,脓毒血症 诊断依据不足,考虑血标本污染可能。 Rowell综合征的治疗、疗效和预后与红斑狼疮相似,大部分患者对中至大剂量的泼尼松、羟氯喹治疗有很好的反应[1-12]。本例患者在应用羟氯喹及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后,效果理想,目前仍在随访中。

猜你喜欢

氯喹红斑狼疮泼尼松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氯喹与羟氯喹心脏不良事件分析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喹和羟氯喹药理特性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应用
氯喹和羟氯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心脏毒副作用
7-氯喹哪啶加合物的制备和溶解性研究*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