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一月》在新中国重版纪实
2019-03-18富晓春
富晓春
(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 311199)
1983 年,改革开放大潮涌起,学术界焕发出勃勃生机。华中师范大学写作教研室尹均生老师收到了上海《新民晚报》主编赵超构先生的亲笔来信。
均生同志:
寄来照片和信,都收到。我患冠心绞痛,住医院已一月。未能对来件①多提意见为憾。前湖北人民出版社汇来稿费480元,也收到并寄去收据,勿念。此事多承斡旋,甚笃感。我冠心病已多年,此次较厉害。写作生活也只得停矣。
专复顺祝笔健
赵超构
十一月二日于病院
(寄来报告文学一书②也收到了)
【信的注释】
①指尹均生所写的小传。后来赵超构另外附了一份简历。
②指《中国报告文学丛书》第二辑第六分册(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此分册收入卞之琳《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一年半战斗小史》、沙汀《记贺龙》、李公朴《华北敌后——晋察冀》、赵超构《延安一月》。
这封信是1983年,赵超构冠心病发作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写的。当我找到收信人尹均生教授时,他颇有遗憾地告诉我,赵超构共给他写过三封信,另两信交长江文艺出版社当时的责任编辑(已故),已无从查找。此为赵超构收到样书与稿费后写的最后一封信。
尹均生,笔名楚均,湖北丹江口人,历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等职。长期从事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和评论。著有《报告文学纵横谈》《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新闻体裁写作》《写作范文丛书·散文卷》《斯诺评传》等。1980年,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报告文学丛书》,聘请他为执行编委,筹划全书的目录及作品征集工作。他在图书馆发现了民国三十三年(1944)出版的《延安一月》草纸版本。捧读之后,简直欣喜至极,他认为这是“一部敢于突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并有艺术价值的报告文学力作”(见尹均生:《赵超构先生与〈延安一月〉》),便毫不犹豫将此书列入了《中国报告文学丛书》出版书目。
当尹均生满怀期待写信征求赵超构意见时,不想却遭到了他的拒绝。赵超构认为《延安一月》写的是一般的新闻报道,并非“报告文学”,另外他还说“过去的报道已完成了过去的任务,不必收入”了。不管赵超构的态度如何,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此书是赵超构的成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影响赵超构人生的走向。
当年,《延安一月》在重庆、成都两地的《新民报》上连载后,在读者中引起极大反响;随即结集出版单行本,成为读者争相竞购的畅销书。五个月内再版三次,发行数万册;抗战胜利后又在上海出了两版。期间,全国各地的书商还竞相盗版印刷,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手抄本油印本,大有洛阳纸贵之势。重庆、成都两地的一些书店,沿街的橱窗里,都陈列着新出版的《延安一月》,《新民报》借助《延安一月》销量大增。后来,此书在刘尊棋、谢爽秋推介下,还在日本出版了日译版。
慧眼识珠的尹均生并未放弃。他通过电话与信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力陈这本书的历史价值,最后终使赵超构回心转意,同意收入《中国报告文学丛书》。他向尹均生寄来了亲笔起草的简历,还有三张照片:一张标准照;一张1944年在延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巨头接见中外记者团的合影,他还在照片背面亲笔写了文字介绍说明;还有一张是他在1987年重访延安时,伫立于宝塔山下,“手执烟斗,面带微笑”的留影。
此信中有几处需予以说明,以免造成误解或混淆:一是开头提到的“照片”,据尹均生教授说,系供赵超构参阅用的当年在武汉召开的纪念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全国学术会议的现场照片;二是函中提及“湖北人民出版社”,此处并非笔误,当年出版《延安一月》的长江文艺出版社,尚未独立核算,还属于湖北人民出版社下属分社,稿费由湖北人民出版社统一核发。
1983年4月,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黄钢、华山、理由主编的《中国报告文学丛书》正式出版发行,《延安一月》收录在第二辑第六分册中。这部40年前的旧作得以“重见天日”。浅黄色的封面,书页纸张手感极佳。扉页上配发了两张照片,文后还附有尹均生所写的一篇500字的作者小传。时隔七年后,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中国报告文学丛书精选本《毛泽东访问记》,《延安一月》再次被作为首篇收录其中。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之际,尹均生教授又将《延安一月》选入《中外名记者眼中的延安解放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一书。斯人已去,逝者如斯,尹均生教授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赵超构的敬仰与怀念。
值得一提的是,除此之外,重版的《延安一月》还有其他版本。1992年8月,为纪念赵超构的逝世,柯灵、范泉主编的“文史探索书系”选入《延安一月》,由上海书店重版单行本。到了2013年,距《延安一月》初版69周年、赵超构逝世21周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又将它作为“书海钩沉·延安纪实”系列丛书之一予以再版。
长江文艺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重版《延安一月》的出版社,可以说,尹均生教授是推介促成《延安一月》再版的第一人。正是有了尹均生等有识之士的推荐,以及众多出版社的慧眼识珠,才使这部中国新闻界的优秀作品得以深入人心,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