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遗产传承价值及其实践意义研究
——以桐梓马鬃苗族为例
2019-03-18娄鹏
娄 鹏
(中共桐梓县委党校,贵州·桐梓 563200)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孤岛”这一概念自地理学引入人类学、民族学范畴后,不再只指一种地缘上与主流群体的隔离,更被赋予在社会文化上与周边或主流群体迥异的特殊文化现象的研究意义,强调的是群体间心理上的变化以及随之而产生的社会行为等。在国外,“文化孤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犹太社区、黑人社区、亚裔社区等,探讨由移民所带来的文化碰撞及隔阂。而国内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西南、西北地区的汉族群体上。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历史上部分汉族群体向西南、西北迁移并定居下来,在人口数量、生活习俗等方面与原住民差异巨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移民群体并没有主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去,他们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包围之中,仍然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身份认同及文化特色。例如贵州安顺天龙屯堡、锦屏隆里、广西武宣地区、以及宁夏、甘肃等地的汉族聚集区等。
但是,反过来在人口分布特点上,有少数民族村寨被汉族群体包围的情况,他们也顽强地保留着自己民族文化的“孤岛”,从目前的文献梳理上看,这类研究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是此类情况并不多见,实践中较少存在某一少数民族群体深入汉族文化圈中并定居下来,保留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现象;二是汉文化相对于其他民族文化更具有包容性和适应性,长期的文化交融使得其他民族文化易于与汉文化融合,较少出现巨大的文化心理上的隔阂与差异。当然,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在其他民族文化包围中,依然保留自我文化特色与身份认同的案例。例如,全国各民族区域内的回民、泸沽湖摩梭人等。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绝不是孤立的,是一个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元互动的态势,在“孤岛”环境中研究某一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价值及实践意义,值得学术界持续不断地加以探索[1]。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马鬃苗族乡的红苗[2],便是一个在汉族群体包围中顽强地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孤岛”型民族。马鬃苗族乡是一个民族乡,1992年撤区并乡后,马鬃苗族乡的14个村、191个村民组中,苗族占比16.5%[3]。后设10个行政村,主要以苗汉两个民族为主,其中苗族人数占比约24.9%,俗称“红苗”,主要集中在中岭村、中岗村、龙台村,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石板村、小坝村等地。从地形来看,马鬃民族乡的苗族群体主要居住在高海拔地区,而汉族群体主要集中在低海拔地区。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没有绝对意义的文化孤岛存在,迁移与流动是人类社会的常态现象,它带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使不同社会的各种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4]。任何一种文化都必将和其他周边文化发生交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一定的影响。马鬃苗族乡的苗族群体也并不完全是被孤立的、与汉民族隔阂的“孤岛”型民族,马鬃苗族乡的苗族群体与周边的汉民族依然进行着日常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但这里的苗族在人口占比不到四分之一的情况下,依然保留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与身份认同,传承自我民族的文化遗产。因此,探索马鬃苗族在汉民族群体的包围之中,在与汉族密切的日常生活交流中,在没有本民族文字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特质,传承民族技艺,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探讨“孤岛”型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价值、文化遗产的实践意义,对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典型意义。
二、马鬃苗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价值
(一)物质文化遗产承载民族身份认同
1.建筑保留民族文化元素
物质文化是一种“物化的知识力量”所构成,是人们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综合,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变化关系[5],也是人适应环境,灵活变通的直接体现,马鬃苗族建筑作为苗民生活中平凡的一角,也蕴含着特殊的文化意义。苗族史上曾经历过几次大迁徙,马鬃民族乡的苗族迁徙至此并沿路定居于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约1300米),既不能与汉族群体聚居在平原或低海拔地区,又要时刻提防劫匪的侵扰,只能择山顶而居。为了适应依山而居的自然条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苗族建筑文化,如“半边楼”“全楼”“四合院”等风格的住宅。“半边楼”一般为五柱三间,两头附建偏厦,或一头偏厦,又或一头偏厦前伸建厢房。大门多在屋头第一层中间建。“全楼”相对“半边楼”而称,一般建于沿河一带或半山较平坦的一层地基上。“四合院”是在较平坦的地面上,连接修建四幢“全楼”合成的房屋,中间有一小块方形空地庭院,故称“四合院”。不同类型的建筑均依据不同地形顺势而建,是马鬃苗族群体的智慧体现,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故事。
从人类居住的角度出发,建筑的原始出发点都是为了御寒保暖、遮风挡雨,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又衍生出储存粮食、饲养家畜的使用功能。当一种现象不仅仅被赋予使用功能,还附着民族文化内涵时便具备了传承文化的意义。马鬃苗族建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适应复杂的地形。迁徙而来的民族,首先聚集在面积有限的山坡上,需要依据不同的地形建造形式各异的住宅;其次还要保留苗族文化特色,记录民族文化故事,传承民族文化内涵,建造具有苗族特色的房屋造型。建筑是一个民族适应挑战,应对自然环境的直观体现,同时也客观复原了部分历史细节。马鬃苗族迁徙至此,被大量的汉族群体所包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苗族房屋屹立在山顶半坡,高耸于汉族群体的包围中,诉说着需要被追溯考证的历史故事。风格迥异的建筑更是马鬃苗族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特色,保存民族文化力量的方式之一,是“孤岛”型民族为了保留自己苗族文化,应“势”而生的文化遗产景观,更是具体的民族文化物质展演之一。
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脱贫攻坚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马鬃苗族的木房也越来越少。他们也逐渐向平地修建新房,新房以砖木结构为主,他们仍然把自己民族文化元素保留在砖木新房之中。例如,吸收现代建筑钢筋混凝土防火和坚固的优点,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楼房主框架结构,再辅以木质的大门、屋檐、窗格等,并在大门上镌刻吉祥图案,在窗格中呈现苗族文化元素如牛头等。
2.服饰记录民族文化记忆
马鬃苗族自他地迁徙于此后,不只是在建筑上保留苗族的特色,还在服饰上保留并创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因为桐梓南部海拔较高,气温相对偏低,所以在服装上不仅异于当地汉族群体,还与苗族其他各支系有所区分。马鬃苗族传统服饰以女装为代表,其内容为头戴山丝大檐头帕,上穿对襟开衫,下着蜡染百褶群和挑花围裙,袖子套挑花袖筒,小腿裹多层挑花绑腿,脚下穿麻布挑花鞋。主要饰件包括头帕、上衣、袖筒、百褶裙、围裙、腰帕、飘带、绑腿和布鞋。红色是马鬃苗族的代表色,特别是头帕和百褶裙下摆必须是红色,并且多为鲜红。通常为整套着装,兼配蓝、绿、黑、白、紫等颜色,蕴含着美丽大方、喜气吉祥的寓意。
马鬃苗族的一套完整女装服饰从头至脚由头帕、上衣、下装三个部分组成,头帕使用山蚕丝带缠绕盘成大帽状,外配漂亮红花布,帽檐镶嵌精致挑花布带,布带之上挑构着数排平行的各色连缀小花,帽檐边沿垂缀着琳琅的流苏,尽显华美靓丽。上衣通常采用麻布布料,现代多使用棉布,甚至采用的确良纺织物,颜色多为纯白或淡黄,装饰较少,表面看上去普通简单,寓意天然纯洁。上衣还包括配饰袖筒,一般与衣袖游离,像两只袖套,可取可上,其上挑满花样图案,常见几何图案或者乡间小花,挑花要分为几节,达到整体色调协调统一,显得别具一格。下装包括正裙百褶裙和配饰围裙、腰帕和飘带。正裙用麻布经蜡染制成,裙头一般为未经染色的白布连理,裙身为蜡染蓝靛色,裙摆为鲜红色,其间夹着几行别致的挑花图案和蜡染图案,看上去让人清新悦目。围裙恰似围腰,属于系在百褶裙外边的装饰性搭配,起着装点衣饰脸面的作用。主色偏深,代表性颜色为黑色和藏青色兼顾。在布料选择上,20世纪60年代前,使用自制山蚕丝绸和自织麻布,丝绸主要用于裹头帕,麻布经蜡染后用于服饰主料。20世纪60年代后,大多使用现代机织棉布布料。服饰制作技艺主要体现为精湛的手工挑花,通常使用彩色丝线在麻布或棉布经纬线上挑出许多小“十”字构成各种图案。需要挑选纱纹缜密和牢实耐磨的棉麻布料进行制作。在构图布局上,需要在中央挑一个整体图案,然后周围配以多重挑花镶边,构成整套衣饰上的“主题”,而其他饰件的花样搭配须与“主题”协调,达到整体美观的效果。在花线色泽上,以红色为主,通常用大红、玫瑰红、粉红、深红等色线与其他色线有机搭配挑花。腰帕如一张正方形大手帕,或如对折的三角形,系在腋下腰间,是围裙腋下部分的装饰,左右各一块,其布料为单纱白麻布,质地单薄,制作过程中先在布上构图,以素苗手法挑出花样图案,四边用红色丝线锁边,并用黑色和浅蓝色搭配,显得素雅淡泊。飘带是系在围裙后边的挑花彩带,属于围裙的衬托,其长度与围裙一致,宽度约八厘米,分为几节挑花,也有连体花饰,下边缀有色彩鲜艳流苏,一般系两条,有的系五六条,以显示华丽和工艺。绑腿和布鞋则用蜡染麻布做成,均有挑花,图案简洁,或条形花絮,或碎花点缀,显得自然朴素。
马鬃苗族男装则比较简单,其内容为头缠白色麻布呈帽状,身穿麻布蜡染藏蓝色长衫,外套蜡染麻布蓝靛马褂,打蜡染绑腿,脚穿麻布鞋。其中,马褂为对襟开衫,缀流苏,呈坎背状,布扣、领边、袖边、衣边均有挑花镶边,做工十分讲究;后背做有大块精工挑花,由许多变形野花和横条组合图案构成,色泽鲜艳,惹人注目。
由红头帕、白衣裳、绿腰带、百褶裙和围裙、绑腿、布鞋等文化元素构成的苗族服饰,看上去就给人美的享受,因而成为苗族服饰中的精品,具有十分珍贵的艺术价值。无论是女装还是男装,从头到脚都闪耀着苗族女子挑花技艺的光彩。苗族头帕,鲜红艳丽,手法细腻,挑花具有浮雕感,十分美观,是桐梓县苗族的标志。与其他苗族支系一样,没有文字的马鬃苗族通过蜡染、刺绣的方式传颂、记录着自己民族的历史,歌颂自己民族的英雄,并在常年累月的积累中寻找到独特的制作工艺,将之充分运用在苗族服饰中。通过马鬃苗族对服饰上的执着,可以看出该民族是通过服饰这种特有的物化力量保留自我身份,并一代代传承着对族源与身份的认同,在周围的汉族群体中独树一帜,展示自身民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审美意识、图腾崇拜、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是马鬃苗族文化的物质体现,更是记录历史、传承集体技艺、彰显文化特色的方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民族集体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一套价值观念体系,包含该群体的道德情操、民族信仰、社会习俗等因素,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像马鬃苗族这种被汉族群体包围下的“孤岛”型民族,需要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由民族文化所衍生出的民族艺术,经过岁月的洗礼,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包含着节日庆典、手工技艺等,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更凝聚着苗族人民的集体记忆。
1.节日习俗传承文化信仰
节日庆典等民族习俗作为由人类社会组织发明的精神文化传承容器,很好地将民族文化内涵保留下来,并通过娱乐活动凝聚民族集体记忆。
(1)马鬃苗族踩山节
遵义桐梓县马鬃苗族踩山节又名踩山坪、踩山会,一年一度流行于川南、渝南、黔北的苗族人民中。据传说,举办理由是为纪念苗族人文始祖和苗族英雄佑巴和施抓反抗官兵侵犯苗疆战败,苗民迁入四川和贵州后兴起的一个节日。在马鬃乡中岗村、中岭村和龙台村的苗族人民中,每年也举办踩山节,时间为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三。踩山节的主要活动是在居住较集中的高山地区设立“踩山坪”作为“祖先息脚地”,届时方圆一带苗族同胞相约而至,朝拜祖先、焚香烧纸、许愿还愿,借以表达子孙后代对祖先的崇敬之情,也是为了解决地广人稀、山阻水隔造成苗族人民之间团聚联系不便的问题,因此,在节日里苗族男女老少载歌载舞,男青年爬花杆吹芦笙,老年人围在一起喝酒拉家常,晚上人们围在篝火旁喝酒谈天,对唱山歌,芦笙对调,跳芦笙舞,通宵达旦,分享节日的欢乐,也有不少青年男女利用这个机会相互倾情说爱,或以歌传情的,借以寻找伴侣。
(2)马鬃苗族芦笙舞
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被列为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传统舞蹈,马鬃苗族也不例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苗族人民中女性善歌舞,男性长吹奏和舞蹈。歌舞分为唱歌、舞蹈、器乐。在婚姻、丧事、除灵等类活动及其各个重要环节都要唱歌,有单方唱,也有对唱。舞蹈往往与吹芦笙、击鼓器乐配合,边吹边敲边舞,多在喜事或丧事活动中开展。
(3)马鬃苗族传统婚俗
马鬃苗族传统婚俗是获得批准的县级非物质文化传统舞蹈项目,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俗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苗族婚俗中婚姻恪守血族之外的婚姻制,只要男女双方自愿即可结为夫妻、建立家庭,请人说媒,回门等,而汉族婚俗婚姻则需恪守宗支之内的婚姻制。苗族青年男女多通过游方解决对象问题,婚俗中有单方唱歌或双方对歌的习俗,新郎和伴郎拜堂,迎风席、喝咂酒、财礼咂酒、新娘夜宴席、回车马等。马鬃苗族婚嫁习俗程序上包括说亲、订婚和接亲三个环节。在交流过程中,首先需男女青年恋爱达到情投意合,方可请媒人在男女双方家庭间跑腿、联络、协调,按第一回人亲、第二回人亲、第三回人亲、散人亲、点香开庚等“三会九转”礼仪至婚礼结束。无论从男女双方的恋爱开端还是定亲、接亲、姻亲结成来看,都迥异于汉族习俗。
(4)马鬃苗族木鼓舞
遵义桐梓县马鬃苗族花帕木鼓舞是获得批准的县级非物质文化传统舞蹈项目,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家人办丧事时的一种舞蹈。表演中由苗族姑娘手持花帕翩翩起舞,辅以木鼓伴奏,木鼓置于脚架之上,以硬质木料制作的双棒敲击,演奏手法有单击、合击和交错敲击等,或敲击鼓心、鼓边、鼓壁,或鼓棒自击,或由鼓心向鼓边敲击,或由鼓边向鼓心敲击,均可形成不同的音色。据《桐梓县志》记载,木鼓是用一截长二尺五、直径一尺二的硬杂圆木,中心挖空,用牛皮绷两端构成,虽与汉族花鼓形近,但要大得多,在制鼓时要宰牛祭鼓。平时,木鼓由养鼓人保管,非丧事不得乱打,鼓挂高处,忌讳人畜跨过。有人家要用时,也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借进还回。
从这些节日庆典可以看出,苗族群体对农业丰收的祈祷仪式,苗族青年群体求偶表情达意的节日,针对祖先的祭祀活动等,既是民族内部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是集体对历史记忆的共享。历史共享技艺包括共同拥有的历史经验、共同拥有的历史文化、共同拥有的历史情感[6],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烙印与信仰。这些马鬃苗族的文化特色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都具有浓厚的苗族文化元素,在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中别具一格,这种精神文化是马鬃苗族地处“文化孤岛”依然保留自身民族特色及身份认同的精神内核,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渠道,更是民族文化价值展演的方式之一。
2.手工技艺凝聚民族智慧
(1)蜡染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更擅长蜡染,蜡染是马鬃苗族服饰中必不可少的手工艺技能。民间保留下来的蜡点画,多数苗族姑娘都会这种技能,初学时有样板可参照模仿,熟练后则可随心所欲,自由发挥。点画的工具有蜡刀、蜡锅和画板,做点画时首先需将蜡放置锅中熔化,后以刀醮蜡液点画,蜡液凝于布上,染色时彩汁便不会浸入,染后的布料再经过煮沸,蜡液退去就显出了花纹。蜡染是以蜡印花为主的苗族工艺,不似汉族的染靛技艺。在点蜡前,要用打格刀、直尺在纯白的布上画经纬线,打坐标方格,用沾蜡刀沾饱蜡,在打好格子的布上描绘花草、树木、人物、古币等。绘好一段(以一条裾用布长为单位)蜡花布后,把它放入靛水中浸染2—3小时,捞出后冲洗晾干,退蜡,后便呈现白花图案来。
(2)刺绣
一套完整的苗族服饰不仅包含着蜡染技艺,还囊括着刺绣技艺。马鬃苗族绣(刺绣)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桐梓苗族服饰于2009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苗族服饰制作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一套独特的工艺程序。自古苗族姑娘在出家之前都会为自己准备一套盛装,这种服饰不仅要展现自己民族的历史记忆,在长年累月的衍变中,还诞生了独特的手工艺术。一套苗服从纺织(啊乐)开始,种青麻破成丝连接成线,纺紧,煮熟,漂白成为成品线,称为“纺”;将成品线上浆(使线光滑),拉排成经线,经过空扣,梳直上机头,再拈皱、上腰,用梭子钩纬线,成为“织”。刺绣是马鬃苗族传统服饰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统工艺技法和服饰内容,是苗族姑娘自幼必学的服饰制作功课,也是她们爱美的重要体现,当她们从小学习以挑花为主的刺绣技法达到成年时,几乎都成了刺绣的能手。苗族刺绣花样多为图案型,花纹显现出植物的花、叶、果,工艺细致,大花内显小花,小花组成大花,美观而大方,针法有挑、剌、贯、扣等。
从苗族服饰刺绣中所能窥探到的绝非仅是苗族人民在手工制作上的妙手生花,更是一个民族从诞生起的传奇故事,它代表着马鬃苗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图腾崇拜、社会变迁等。在马鬃苗族的迁徙中,始终不忘自己的苗族身份,坚持苗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传承着苗绣技艺,并在长期的苗汉文化交流中汲取文化因子附着在苗绣中。苗绣服饰是历史的记载,是技艺的传承,更是马鬃苗族在周围汉文化的影响下,仍然坚持自我身份认同与祖先信仰的重要载体。
三、马鬃苗族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意义
(一)民族乡脱贫攻坚的战略选择
马鬃苗族乡是贵州遵义市8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地处偏僻山岭,是桐梓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贫困乡。由于地理位置较高,交通条件有限,在国家开展脱贫攻坚项目之前,当地居民的经济活动基本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贫穷落后一直是马鬃苗族乡的经济标签。自2008年马鬃苗族刺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马鬃苗族的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随着贵州生态文化旅游战略的推行,马鬃苗族将自身优秀的民族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无论何种优秀的民族文化都需要得到传承载体的认可,才能绵延下去。倘若马鬃苗族的文化不能在新经济环境中为苗族居民带来实际的经济意义,那么在全球经济文化的碰撞中,必然出现劣势并逐渐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吞噬。苗族文化不应该只是一种文化遗产,放在橱窗中展演,而应该转化为一种文化产业,通过合适的渠道传承苗族文化精髓。在具体落实操作层面上,至少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1.开发并推广苗族文化物质实体产品
由一套苗族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核不仅仅是一项项手工技艺,更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艺术审美、崇拜信仰、生活风貌、社会变迁等等文化内涵。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马鬃苗族的服饰文化逐渐被侵蚀着,愿意身着民族服饰的群体基本存留在老一辈人中,而仅仅是愿意学习制作苗族服饰的女孩也越来越少。马鬃苗族乡在贫困的境遇中不仅无法有效刺激经济的发展,连基本的文化传承都面临巨大威胁。因此,通过马鬃苗族服饰发掘经济产品并有效留存手工技艺显得十分重要。马鬃苗族的蜡染与刺绣在现代经济旅游发展中,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展示出现在博物馆的橱窗中,更可以加以利用成为其他手工艺产品走向消费市场。
就物质实体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看,马鬃苗族乡已经迈出了市场化尝试的第一步。龙台村的桐梓苗族艺纺服饰有限公司通过接受重庆某公司的订单,将生产出来的苗族刺绣服饰成功销往重庆、尼泊尔、泰国、越南等国内外市场,可以看出苗族刺绣服饰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单纯的苗族服饰销售显然不能全面地带动当地苗族服饰技艺的发展与传承,还需要和当地旅游开发项目相结合,刺激本地居民加入到制作中来。马鬃民族乡可向其他优秀的旅游发展基地学习相关经验,例如将苗族刺绣、蜡染沿用至普通的生活用品或旅游纪念品中,不仅刺激当地旅游市场的消费,还能宣传当地的手工艺技术;也可通过体验的方式,邀请游客参与到刺绣和蜡染的制作中来,让游客亲自学习如何刺绣与蜡染,不仅是对苗族服饰文化的一种宣传,更是苗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一种文化输出,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展现,同时也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刺激更多的当地居民参与到民族文化交流与发展中,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
2.打造并推动苗族生态文化旅游景点
从马鬃苗族的自然资源来看,该民族乡显然具备良好的旅游资源。马鬃乡的坪庄原始森林位于马鬃苗族乡坪庄村,面积约5000亩,配套方竹改造林和退耕林地约8000亩,林中有国家珍稀二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中国一绝方竹笋、名贵中药野生天麻、野生板栗等。林中古木参天,山间溶洞可以同时容纳两三百人游玩。丰富的原始森林资源可以打造成农旅避暑胜地,同时附带森林探险、野外狩猎场、影视拍摄基地等。位于马鬃苗族乡小坝村的马兰河峡谷,发源于坪庄原始森林,流域内有瀑布、峡谷,险滩和陡壁等,适应以“峡谷探险、漂流养性”为核心主题,打造高品味的旅游观光体验区和漂流惊险区体验带。马鬃苗族乡同良村的层岩厂原始古村落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四季如春,村落四面环山,内有盆地、河流溶洞,同良温泉也位于此处,该温泉出口处水温可达39度,据测,地下150米处水温可以达到48摄氏度。从外部进入该村落时有如闯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般,加上层岩厂溶洞还流传着神秘的神话故事,是一个天然、绝佳的休闲度假胜地。
从目前马鬃乡苗族文化旅游景点开发来看,贵州森航集团在马鬃苗族乡龙台村实施的苗族风情旅游产业示范项目是一个初步探索。该集团出资上亿元,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苗族客栈、800平方米的苗家风情楼、2000平方米的苗族文化广场、6幢单栋精品民宿屋,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食宿和观赏、享受苗族歌舞等精神文化产品。通过其酒店经营和文艺演出,已解决了贫困户子女务工27人、户均增收24000元。在苗族风情旅游产业项目带动下,周边苗族村容村貌也逐步得到改造,建立了马鬃苗族民宿接待中心,群众开始参与到民族经营中来,开办了5家餐饮店,新增了1家苗族服饰工艺品制作店面。但就整个马鬃乡的旅游资源来看,旅游的开发显然不够全面,没有结合实地资源打造出具有马鬃乡民族特色及地理特色的系列景点。应根据马鬃乡所具备的避暑、休闲、养身、探险、狩猎、影视拍摄等条件,打造一个全面的高海拔民族旅游胜地,一方面方便有需求的游客前来消费,增加当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刺激他地游客前来消费从而达到宣传作用。生态旅游景点的开发还可刺激当地苗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拓宽民族贫困村寨脱贫攻坚的渠道。只有民族文化为当地居民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并不断增强其文化自信时,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自觉被激发起来,才能更好地保证民族文化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免于被同化的困境。
(二)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客责任使然
从历史维度来看,马鬃苗族文化已传承了数百年,从迁徙地到定居地逐渐成为苗族群体的一个重要支系,在维持苗族人民的共同信仰和民族认同之外,还发展出自己因地制宜的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这些由苗族劳动人民承载的优秀文化力量,是支撑马鬃苗民在汉文化中不迷失自我的不竭动力。但是,全球化文化日益趋同的背景下,马鬃苗族亦面临文化传承断裂的困境。由于桐梓苗族服饰的制作工序极为复杂,一般作为节庆日的盛装,需经历长年累月的制作方可成型,耗时长,投入成本大,经济回报小。随着机械制造业的空前发展,已基本没有苗民纯手工制作苗族服饰。新生代苗族群体在打工经济环境下,面对文化的剧烈碰撞,迫于现实的生存压力,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逐渐淡化,在文化氛围缺失的土壤中很难滋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信念感。
目前,居住在马鬃苗族乡的居民日常穿戴苗族服饰的人已十分少见,主要以60岁以上的老人为主,传统工艺制作的苗族盛装只是一个文化符号,只有节日庆典或婚丧嫁娶等重大仪式才穿戴出来展示一下。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苗族服饰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不存在实用优势,但缺乏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感才是马鬃苗族文化可能无法延续下去的致命原因。马鬃苗族乡需借助贵州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之东风,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之帆,营造出民族文化氛围,传承苗族文化遗产。马鬃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既需要苗族人民自强不息的文化自觉,也离不开社会各方力量的帮衬和推动,需要对各方力量进行整合。
1.决策者的积极引领
一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绝不是某个企业或者个人的力量可以推动发展的,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经济上的有效支持。因此需要决策者提出和实施合适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创新战略,根据不同的项目提供优良的政策、充裕的资金、丰富的人才与技术支持,最大限度地避免发展中的盲目性。马鬃民族乡所拥有的优良自然资源应该被有效地整合成一个便捷、流畅的旅游线路,通过文化的相关性与交通的便捷性将各个景点自然的连接在一起,有效地推动全域居民参与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中,并在总体上避免山地民族旅游景点的复制与雷同,让马鬃苗族乡的苗族文化走进现代生活,让非本民族的外部群体发现马鬃苗族的文化魅力,也使得让苗族服饰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
2.民族文化精英的挖掘与培育
一个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一批地方民族精英作为代表,他们是民族文化手工技艺的传承人,也是民族文化精神内核的磐石与灯塔。无论是马鬃苗族文化的技艺传承人,还是民族节目的优秀表演者都是当地苗族文化的具体承载者,他们不应该只是一个个零散的个体,而应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号召力的团队。应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其政治社会地位,扶持地方精英成为一种文化标志,让民族文化成为一种拟人的固态,可以沟通、能够对话,使苗族群体可以有效地与外界进行文化交流,同时成为整个苗族群体可供学习的榜样。
3.民族文化产品营销宣传的多样化
在自媒体经济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鱼龙混杂的云信息中,外界对苗族文化的认知从匮乏到泛滥,如何从琳琅满目的信息中筛选出马鬃苗族的文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除了马鬃当地的苗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要通过积极组织对外演出外,当地也要积极争取乡、县、市、省的相关宣传部门、媒体机构和网络组织到当地采风和调研,经常性对外宣传苗族文化,争取民族文化传承代表经常性参与到省级层面组织的“多彩贵州”宣传推介活动中。马鬃苗族的可探险、拍摄、狩猎的生态旅游信息需要合适的渠道向大众进行传播,促使外界群体可以有效地获取资源,古村落的世外桃源养生度假胜地更应该借助当地文化故事传说包装成颇具民族文化风情的旅游胜地。宣传渠道不仅仅要着眼于省内的各个媒体,还应与其他省份地方卫视等综艺节目互相合作,刺激“酒香”飘出桐梓的崇山峻岭,被大众知晓。
四、结语
王明珂曾指出在华夏边缘汉与非汉之间原有一个模糊的族群边缘,无论是在文化或历史记忆上都存在一个中介状态[7]。由此推断,在中国这种包罗万象的文化体系中,没有绝对意义上“文化孤岛”的存在,在讨论“文化孤岛”现象时,更多是在追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族群认同、文化倾向、社会变迁等,研究的是在其他文化的包围中一个民族如何既与周边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又保留自己的集体记忆以及文化符号。通过贵州桐梓县马鬃苗族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马鬃苗族在聚居的同时依托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系着自己与祖先的认同纽带,他们所制造、收集、拥有、典藏的所有文化实体都是一种凝聚族群信念的行为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全球文化大融合、经济的大发展,每个民族文化都面临着被同化的境遇,“孤岛”文化同样适用于每个被影响着的文化群体,“孤岛”型民族文化是如何在历史发展中保留自我特色不被影响,在文化趋同的背景中如何具体保护一个又一个“孤岛”型民族文化,使其成为流动在民族血液中的、代代传承的活态文化是值得长久探索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