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及哺乳期临床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调查*
2019-03-18施秀苇SHIXiuwei梁冠冕LIANGGuanmian胡忠纯HUZhongchun胡建丹HUJiandan俞佳YUJia
□ 施秀苇 SHI Xiu-wei , 梁冠冕 LIANG Guan-mian, 胡忠纯 HU Zhong-chun, 胡建丹 HU Jian-dan, 俞佳 YU Ji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ssure from life and work in the nurses in pregnancy or lactation,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nursing managers in relieving nurses' pressure and providing humanistic care. Methods From November to December 2017,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22 nurses in three Class-A tertiary hospitals using the Psychological Consensus Scale, Anxiety Scale and Simple Coping Style Scale.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sense of coherence was 56.46±12.30 in the nurses. The rude score of anxiety was 37.64±8.57, and the incidence of anxiety was 33.6%. The score of positive coping was 33.26±6.89, and the score of negative coping was 17.80±4.08. Conclusion Nursing manag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nurses in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and tak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mobilize their positive mental state, so as to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妊娠及哺乳是女性生命中重要的生理阶段,也是一种重大的应激反应。妊娠及哺乳期间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为负性心理应激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女性在此阶段容易对周围的事物感知敏锐,反应强烈,情绪不稳定,有时容易激动、焦躁和挑剔[1]。作为以女性为主力的护理人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批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妊娠及哺乳阶段的女性。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这些护理人员承受着更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与关注。
心理一致感是有益健康模型的核心概念,是个体应对社会压力的一种能力,反映个体生活价值观和应激情境的适应能力。应对方式则体现了个体处于应激环境或遭受应激事件时,为平衡自身精神状态所做出的认知及行为上的努力,是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方式,以期调节因应激而产生的各种情绪或躯体反应。高水平心理一致感有助于个体感受自己有足够的资源应对,并认为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在相同情境下,心理一致感高的个体更有能力处理好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压力[2]。因此,本研究尝试探讨妊娠及哺乳期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焦虑、应对方式及心理一致感现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加强对该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及参考。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将杭州市内18家三级医院进行编号,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3家医院,再收集工作在临床一线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护理人员信息,于2017年11-12月进入医院病房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在职且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护士;(2)工作时间>1年;(3)处于妊娠或者哺乳期,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非所在医院护士,包括进修护士和实习护士;(2)调查期间未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包括外出进修、休病事假的护士。
2.研究方法
2.1 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由研究者在其他研究基础上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科室、医院性质、城乡来源、学历、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信仰、是否计划内妊娠及怀孕次数、妊娠期间或哺乳期间的主要照顾者等。
2.3 焦虑自评量表(SAS)[5]。由Zung于1971年编制,用于评定焦虑者过去一周的主观感受,具有较好的信效度,Cronbahaα系数0.81。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1~4分计分,“没有或很少时间”=1分,“小部分时间”=2分,“相当多时间”=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4分。各分数相加,即得到总粗分(0~80分之间),通过公式转换:Y=int(1.25X),即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其整数部分,得到SAS的标准总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高。SAS标准分<50分表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2.4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6]。由20个条目组成,其中积极应对维度12个条目,消极应对维度8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从“不采取”到“经常采取”计为0~3分。结果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和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积极应对分量表包括1~12号条目,重点反映了个体在遇到应激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特点,实际得分为12个项目得分总和,标准分=(实际得分)/12。消极应对分量表包括13~20号条目,重点反映了个体在遇到应激时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特点,实际得分为8个项目得分总和,标准分=(实际得分)/8。个体在遭遇应激时都会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既包括积极的应对方式,也包括消极的应对方式。
戴晓阳[7]教授提出的判断个体应对方式倾向的公式为:应对倾向=积极应对Z分-消极应对Z分。先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进行Z转换。而Z=(实际标准分-样本平均值)÷样本标准差。应对倾向值大于0,则提示该被测者在应激状态时主要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小于0则提示被测者在应激状态时更习惯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3.质量控制。调查员经统一培训,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进入病房调查前征得各医院护理主管部门同意,可使用微信问卷和纸质问卷两种方法,当场进行填写,填写后由调查员检查核对无误后提交,有疑问当场提出。
4.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的方式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进行分析。
结果
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此次共发放问卷122份,有效问卷122份,回收率为100%。被调查人员平均年龄33.38±4.64岁,最小21岁,最大44岁;有2个小孩的35人,3个及以上2人。具体详情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2.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护理人员焦虑程度。被调查对象的焦虑程度粗分为37.64±8.57,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焦虑水平(29.78±10.07)(t=10.13,p=0.000)。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被调查对象的焦虑程度如表2所示。
表2 调查对象焦虑等级
3.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一致感情况得分。被调查对象的心理一致感总分为56.46±12.30,意义感、可理解感、可控制感三个维度的得分如表3所示。
与内容分发网络(CDN)、对等网络(P2P)应用、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地址翻译(NAT)、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类似,区块链是针对互联网在价值传递方面的缺点,新打的一块补丁。
表3 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护理人员一致感得分
4.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护理人员应对方式得分。被调查对象积极应对的实际得分33.26±6.89,标准分均分2.77±0.57;消极应对实际得分17.80±4.08,标准分均分2.23±0.51。根据应对方式[7]被调查人员的整体应对倾向如表4所示。
表4 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护理人员的整体应对倾向
5.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护理人员焦虑情况、应对方式及心理一致感的相关性。将被调查人员的焦虑情况、心理一致感及应对方式进行Pearson两两相关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妊娠期及哺乳期的护理人员其焦虑情况、应对方式、心理一致感各维度之间,除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维度与心理一致感的各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外,其他各维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
6.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护理人员应对方式与调查人员的焦虑水平及心理一致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被调查人员的应对方式为因变量,以其焦虑水平及心理一致感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应对方式与调查人员的焦虑水平及心理一致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表5 妊娠期及哺乳期护理人员焦虑、应对方式及心理一致感的相关性
讨论
1.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护理人员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被调查对象的焦虑程度粗分结果为37.64±8.57分,与一般正常人群的29.78±10.07分相比显著增高(t=10.13,p=0.000),有33.6%的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对比国内妊娠期妇女焦虑发生率11%~25%[8],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一线护理人员,其焦虑水平也高于国内妊娠期妇女平均水平。考虑原因可能由于护理工作本身需要工作者高度集中精力,高精准操作有关,加上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护理人员也同样会因为担心胎儿是否健康、考虑是否能平安分娩以及担心分娩带来的疼痛等情况,或担忧产后的喂养等一系列因素,增加焦虑的情绪。同时,此次参与调查的46位哺乳期护理人员,有30位是由婆婆来照顾孩子,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这部分护理人员可能还需要处理“婆媳”等家庭关系,这些都易于其发生焦虑[9-10]。
2.妊娠期及哺乳期一线护理人员心理一致感现状。参与调查的护理人员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心理一致感总分为56.46±12.30分,处于中等水平,与张先翠[11]等人针对389名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相一致,但高于石荣光[12]、江晓红[13]等人的研究结果。分析原因,随着护理管理人文关怀程度的不断提高,护理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注重对于特殊护理人群的个性化管理,此次参与调查的护理人员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虽然仍工作在临床一线,但管理者多会在岗位安排与任务分配上,予以一定程度的照顾,适当减轻其工作量,进而减轻了其工作压力,使其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经历来应对自身妊娠或者哺乳带来的困难与不便。因此,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心理一致感水平。但此种水平的心理一致感,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提示护理管理者,可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段,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去提升其心理一致感,维护其心理健康。
3.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护理人员应对方式情况。本研究显示,被调查的护理人员48.4%(59人)处于消极应对倾向,51.6%(63人)处于积极应对倾向。有超过半数的护理人员选择积极面对应激与压力,但仍有48.4%的护理人员选择消极应对。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应对方式的直接目标是解决生活事件或减轻因事件而产生的情绪不平衡状态[14]。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护理人员,其生理和心理均处于人生特殊阶段,多数需要得到适当的照顾或减轻工作量。但就目前国内的就医环境与就医压力之下,很难做到时刻照顾周全。因此,这批护理人员,在临床一线仍以一个全职护士角色完成日常护理工作。长此以往,她们比普通的护理人员在面对繁重工作量时容易感到疲累,进而采取消极的应对。也更因此,需要得到管理者的关注并及时做出调整。
4.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护理人员焦虑水平、心理一致感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由回归结果可见,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护理人员焦虑水平以及心理一致感中的意义感维度与其应对方式关系最为密切,其中焦虑水平与护理人员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意义感与应对方式呈正相关。此结果与刘霞、刘俊升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护理人员焦虑程度越高,心理一致感水平越低,则更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提示护理管理人员,可以采取有效的心理学干预手段,提升护理人员的意义感,降低其焦虑水平,使妊娠期及哺乳期护理人员选择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面对工作与生活。
小结
本研究探讨了妊娠期和哺乳期间护理人员心理一致感、焦虑、应对方式状况,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妊娠期和哺乳期护理人员心理一致感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焦虑状况较差,其焦虑水平高于国内妊娠期妇女平均水平;应对方式得分与国内常模得分相当。妊娠期及哺乳期护理人员心理一致感、焦虑、应对方式两两相关。建议医院护理管理者对这部分特殊时期人员给予关注,并给予关怀和倾斜政策,让护士能安心工作,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取得双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