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响应面法优化红提果醋的发酵条件

2019-03-18杨丽萍单春会唐凤仙

中国调味品 2019年3期
关键词:酒精度酸度发酵液

杨丽萍,单春会,唐凤仙

(石河子大学 食品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红提葡萄,又称红地球葡萄,是美国加州大学研制的杂交品种[1]。红提因其穗大、皮厚、味美、耐贮运等优点而深受大众喜爱[2]。新疆是我国红提种植的主要区域[3],但长期以来红提都以鲜食为主,且基本为季节性产品,由于红提产业化商品市场几乎空白,致使红提产业发展严重滞后[4]。

果醋是以水果或水果下脚料为原料,先酒精发酵再醋酸发酵而得到的新型饮料[5]。果醋因其降三高、抗菌、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等众多优点而受消费者推崇,是一款较好的功能性饮料[6]。果醋发酵方法分为固态发酵法、液态发酵法和前液后固发酵法[7],固态发酵法是传统发酵方法,液态发酵法则是新兴的主流发酵方法,前液后固法则结合两者的优缺点,其发酵方法尚不成熟[8]。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健康及安全愈发重视,果醋因其保健功能及口感酸爽而越发受到关注[9]。但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果醋品种较为单一[10],沙棘果醋、菠萝果醋、黑加仑果醋、梨果醋等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11-14]。本文针对红提深加工产品较少以及其果醋产品报道较少的问题,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红提果醋的发酵工艺条件,以期酿造出口感柔和、色泽优良、典型性强的红提果醋,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红提葡萄:新疆石河子市;安琪葡萄酒活性干酵母(BV818):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醋酸菌(泸酿1.01):由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果蔬实验室保藏;果胶酶(EX-V):法国曼森公司;优质白砂糖(食品级):市售;葡萄糖(分析纯):天津盛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偏重亚硫酸钾、柠檬酸(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1.2 仪器与设备

SW-CJ-ZD无菌操作台 苏州苏洁净化设备有限公司;YXQ-LS-SⅡ高压蒸汽灭菌锅 济南思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GL-20G-Ⅱ高速冷冻离心机 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ZXSD-1160生化培养箱、ZWYRD2403触摸屏摇床 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S-3CpH 计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C202231手持糖度计 成都泰华光学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红提果醋液态发酵工艺流程

原料→分拣清洗→除梗破碎→成分调整→灭菌→酒精发酵→过滤→杀菌→醋酸发酵→澄清→过滤→杀菌→陈酿→成品。

1.3.2 操作要点

1.3.2.1 原料预处理

选用新鲜红提,拣出坏果、次果、杂质;清洗后沥干,破碎(注意葡萄籽不破碎);加入总体积0.006%的偏重亚硫酸钾;依据1.7g糖发酵可生成1%酒精,按预计酒度加入白砂糖调整葡萄果浆糖浓度;用柠檬酸调节发酵液酸度至pH 3.8;加入发酵液总体积0.03%的果胶酶于葡萄果浆内以达到提高出汁率的效果;68℃下巴氏杀菌30min。

1.3.2.2 酵母活化

称取发酵液总体积0.03%的酿酒活性干酵母于5%葡萄糖溶液中,于37℃条件下水浴活化30min。

1.3.2.3 酒精发酵

待发酵液冷却后接入已活化的酵母菌液;将发酵液放入20℃恒温培养箱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发酵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待酒精度达到8%左右时停止酒精发酵;200目纱布粗滤后,6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然后在68℃下巴氏杀菌30min。

1.3.2.4 醋酸菌培养及驯化

醋酸菌培养:首先将醋酸菌接种至固体培养基中进行1次活化培养,挑选长势良好的醋酸菌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在摇床中(180r/min,30℃)进行二次扩大培养。

醋酸菌驯化:将醋酸菌接入驯化培养液与红提果酒(8∶2)混合的培养液中培养48h得到一级种子液,取一级种子液接入驯化培养液与红提果酒(6∶4)得到二级种子液,以此类推直至四级种子液接入纯红提果酒中,此时得到的醋酸菌用于后续醋酸发酵。

1.3.2.5 醋酸发酵

在红提果酒中接入已驯化的醋酸菌放置在摇床(180r/min,30℃)中进行有氧醋酸发酵,每天监控发酵液的酒精含量及总酸含量,在酸度不再上升时结束醋酸发酵。

1.3.2.6 后处理

红提果醋中加入明胶、皂土,静置澄清96h;4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过滤;100℃条件下杀菌10min得到成品果醋。可依据喜好进行调配。

1.3.3 红提果醋发酵的单因素试验

选择不同初始酒精度(4%,5%,6%,7%,8%)、不同发酵温度(26,28,30,32,34℃)、不同冰醋酸添加量(0,0.5%,1%,1.5%,2%)、不同醋酸菌接种量(6%,8%,10%,12%,14%)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以产品酸度为评价标准来确定合适的发酵条件范围,以便进行后续响应面优化试验。

1.3.4 红提果醋响应面优化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初始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冰醋酸添加量4个因素为自变量,以红提果醋酸度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以Design-Expert V8.0.6软件对试验进行回归分析,响应面试验因素和水平见表1。

表1 响应面设计试验因素水平与编码Table1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levels of the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1.3.5 测定方法

可溶性固形物:手持折光仪[15];酸度:酸碱中和滴定法[16];酒精度:蒸馏比重法[17]。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初始酒精度对红提果醋发酵的影响

图1 初始酒精度对酸度的影响Fig.1 Effect of initial alcohol content on acidity

由图1可知,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初始酒精度为4%,5%时发酵液醋酸转换率较低,酸度较小;当初始酒精度为6%时,发酵液酸度达到最大值6.89g/dL;当初始酒精度不断增大时,发酵液醋酸转换率反而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当发酵液酒精度较小时,不能满足醋酸菌的生长代谢,导致产酸能力差;当发酵液酒精度过高时,醋酸菌的活性又被抑制,从而导致产酸能力减弱[18]。因此,确定初始酒精度6%比较适合醋酸菌的生长。

2.1.2 醋酸菌接种量对红提果醋发酵的影响

图2 醋酸菌接种量对酸度的影响Fig.2 Effect of inoculation amount of acetic acid on acidity

由图2可知,随着醋酸菌接种量的增加,果醋酸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接种量为10%时,酸度达到峰值6.78g/dL;接种量超过10%,酸度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因为接种量越大,醋酸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越多,但发酵液中的营养物质有限,过多接种醋酸菌反而使其彼此竞争,导致醋酸产量减少。因此,确定醋酸菌接种量10%左右较为适宜。

2.1.3 发酵温度对红提果醋发酵的影响

图3 发酵温度对酸度的影响Fig.3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on acidity

由图3可知,当发酵温度在26~30℃时,发酵液酸度呈现上升趋势;发酵温度为30℃时酸度最高;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发酵液酸度出现降低趋势,当温度超过32℃时,发酵液酸度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发酵温度过低时,醋酸菌无适宜的生长环境,活力较弱;发酵温度过高时,则导致醋酸菌生长过快,菌体老化,产酸能力变弱。因此,确定发酵温度为30℃左右较为合适。

2.1.4 冰醋酸添加量对红提果醋发酵的影响

图4 冰醋酸添加量对酸度的影响Fig.4 Effect of additive amount of glacial acetic acid on acidity

由图4可知,发酵液酸度随着冰醋酸添加量的变化呈现先增长后减弱的趋势,冰醋酸添加量从0%变化至0.5%时,醋酸含量明显增高;在冰醋酸添加量为1%时酸度达到最高值6.82g/dL;当冰醋酸添加量超过1%时,发酵液酸度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在发酵液中添加适量的冰醋酸能够调整其酸度,使之更适宜醋酸菌生长,但当冰醋酸添加量过多时,造成发酵液酸性增强,抑制醋酸菌活性,降低了醋酸菌的产酸能力。因此,确定冰醋酸添加量为1%时较适合醋酸菌的生长。

2.2 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果

为确定红提果醋各因素的最优工艺参数,采用响应面软件设计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以发酵液酸度为响应值,结果见表2。

表2 响应面分析试验设计及结果Table2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 of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2.2.1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应用 Design-Expert V8.0.6软件对表2中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红提果醋酸度(X)的回归方程为:X=6.84+0.042A+0.11B+0.084C+0.062D-0.032AB+0.065AC-0.052AD+0.02BC+0.015BD+0.018CD-0.65A2-0.6B2-0.51C2-0.68D2,对二次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其显著性结果见表3。

表3 醋酸含量回归模型方差分析Table3 Vari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model on acetic acid content

由表3可知,模型P值<0.01,说明该模型极显著;失拟项P>0.05,表现为不显著;该模型一次项、二次项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各因素对试验影响都较大,交互项仅AC显著,其他均为不显著,说明初始酒精度与冰醋酸添加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其他因素两两之间影响较小;由F值可看出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依次为:B>C>D>A,即醋酸菌接种量>冰醋酸添加量>发酵温度>初始酒精度;决定系数R2=0.9746>0.9,说明该模型能很好地表达试验结果,仅3%的变化不能用此模型来解释,该方程拟合度较好,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有较好的关联性。

2.2.2 响应面分析及优化

图5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果醋酸度影响的响应面图Fig.5 Three-dimensional response surface diagram showing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acidity of fruit vinegar

响应面可以反映出各个因素间交互作用的显著性,曲面变化相应表现为响应值变化的大小[19]。由图5可知,初始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冰醋酸添加量、发酵温度4个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图5中a为初始酒精度与醋酸菌接种量的交互结果:响应曲面坡度较陡峭,且醋酸菌接种量坡度更为陡峭,说明二者交互作用显著,醋酸菌接种量的影响大于初始酒精度的影响;图5中b为冰醋酸添加量与初始酒精度的交互结果:等高线呈椭圆形,且冰醋酸添加量坡度明显大于初始酒精度,说明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冰醋酸添加量的影响大于初始酒精度的影响;图5中c,d,e响应面图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有明显的最大值,且等高线图均呈椭圆形,说明其两两之间交互作用都较为显著;图5中f为发酵温度与冰醋酸添加量的交互结果:响应面较为平缓,且等高线呈圆形,说明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

2.2.3 响应面验证试验

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酒精度6.03%,醋酸菌接种量10.19%,冰醋酸添加量1.04%,发酵温度30.09℃,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红提果醋酸度为6.85g/dL;考虑到实际操作的便利性,将最佳条件调整为初始酒精度6%,醋酸菌接种量10%,冰醋酸添加量1%,发酵温度30℃,经3次重复试验,实际红提果醋酸度均值为6.79g/dL;实际结果与理论值偏差较小,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红提果醋发酵工艺条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3 结论

通过对单因素初始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冰醋酸添加量对红提果醋发酵过程中酸度的影响进行考察,利用响应面法对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4个单因素对红提果醋产酸的影响顺序为醋酸菌接种量>冰醋酸添加量>发酵温度>初始酒精度。(2)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酒精度6%,醋酸菌接种量10%,冰醋酸添加量1%,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得到酸度为6.79g/dL的红提果醋。(3)响应面法预测理论值经实际验证后,与实际结果相差无几,说明此响应面模型具有实际价值。

猜你喜欢

酒精度酸度发酵液
沙枣红提复合果酒发酵工艺优化
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利用残次果发酵液提升梨果品质
响应面法优化低酒精度桑果酒发酵的工艺参数
低温刺激对不同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酶活性的影响
浅谈电位滴定方法在柴油酸度分析中的应用
食用菌发酵液中水溶性糖类含量的检测研究
一种固态发酵窖池酸度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传统客家黄酒的发酵条件优化
低糖褐色乳酸菌饮品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