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托管”:何处能够安放的平台?
2019-03-18文原勇
文 原 勇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11届山东眼镜高峰论坛暨第一期“眼镜店管理变革与技术创新”总裁班上,由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学院朱守群教授领衔的技术团队推出的眼镜店“技术托管”服务,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据朱守群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当今眼镜店最大的竞争优势是技术领先,技术是眼镜店的生存之本,也是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之源。谁领先技术,谁就掌控了利润的增长点,只有实现全面技术领先、全员技术提升,才能快速、持久盈利。而以往很多眼镜店在传统思维和习惯的支配下,尽管参加了不少培训班,但收效甚微,有的甚至花了不少冤枉钱。归根结底,主要问题出在学习方式上。因为从本质意义上说,眼镜店的专业技能提升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单靠简单地派出1~2个人参加一两次短期培训的方式,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眼镜店经营者的难题之一。针对眼镜店经营者的上述困惑,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学院推出了眼镜店“技术托管”平台。
那么,眼镜店“技术托管”平台是否能够适应眼镜店现阶段的需求?该平台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其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围绕上述问题,部分行业人士和经营者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并形成了观点的碰撞。
“技术托管”:能否接上行业的“地气”?
观点一:“技术托管”切中肯綮,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针对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学院的“技术托管”平台,四川浙文眼镜总经理胡立国认为,对于个体的眼镜零售店特别是中小眼镜店,可以有效降低专业学习和培训的成本。此外,从培训内容来看,“技术托管”平台囊括了常见眼病的检测排除、精细化验光(检影、综合验光仪、插片验光)、视功能检测、分析与处理技术(视功能训练技术)、中老年渐进多焦点十步精准验光法、儿童斜弱视快速矫治技术、最佳青少年近视眼防控方案制定与监控、眼镜加工与眼镜调整技术、驾驶员视力(动视力、夜视力、立体视力、视觉反应)监测分析与眼镜验配和推广、手机、电脑抗疲劳棱镜眼镜验配技术与推广、眼镜互联网营销与销售业绩倍增方案、技术管理与培训考核、内训师培训技巧等丰富内容,再加上入店技术指导、辅导,计算机远程考评与监控,阶段性优化以及效果分析与评估等服务环节,能够有效保障眼镜店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效果,不仅思路可取,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观点二:“技术托管”前提错误,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广州眼镜直通车董事长司徒尚炎指出,从深层次来看,阻碍当前眼镜零售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总体效率的低下,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成本结构的极不合理:一方面,绝大多数的眼镜店房租、劳动力以及其他附加成本达到了全部经营成本的八九成之多。另一方面,相当多的眼镜店存在引流成本过高的问题。上述两大因素,导致多数眼镜店销售效率低下,收入和支出均已达到极限。因此,当前眼镜零售业突破瓶颈和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改变现有的成本结构和交易方式,同时创新赢利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重建新的利益共享平台。尽管提升专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眼镜店的专业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但并非当务之急,也不是根本之策。基于上述判断,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学院推出的眼镜店“技术托管”平台的前提是错误的,因而根本谈不上适应当前行业的发展需要。
“技术托管”:优劣何在?
观点一:有别于传统专业培训模式,“技术托管”的优势显而易见
云南昆明精益眼镜总经理李兆君认为,与以往因缺乏系统而主要表现为随意、零散的传统培训方式不同,“技术托管”所具有的系统性教育特点和相对科学的考核评估环节,不仅更容易被眼镜店经营者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所接受,同时也更能收到实效。据李兆君介绍,从三四年前开始,昆明精益眼镜就与云南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眼视光专业建立了类似“技术托管”的合作方式:一方面,由该校眼视光专业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即将毕业的学生到昆明精益眼镜实习,实习期满毕业后,即正式留在企业,成为企业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需要,再返回该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培训期满,再回到昆明精益工作,并担任培训师工作;另一方面,昆明精益每年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入该校眼视光专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专业培训。培训期满,重新回到昆明精益眼镜,并作为培训师对其他员工进行培训。对此,李兆君指出,这种名为“现代师徒制”的人才培训机制,抛开具体的合作对象,与“技术托管”平台在核心环节上极为相似,实际效果也相差无几,可谓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点二:从名称到内容,“技术托管”并不新鲜,几乎无优势可言
深圳彼爱其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远指出,早在十多年前,在眼镜行业内就曾经有人尝试推出过“经营托管”“技术托管”等模式,也产生过一些影响,但后来由于各种复杂因素,最终都不了了之。如今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学院推出的“技术托管”平台,其实并不新鲜,只能说是“托管”模式的“重出江湖”。从目前来看,尽管该平台的策划者宣称“技术托管”模式在养殖业、种植业、美容美发业等很多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但问题在于眼镜零售行业所具有的半医半商的属性,与上述社会大众行业有着天壤之别,无论专业技术含量,还是复杂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语。采取简单移植的办法,将该模式引入眼镜行业,其可行性如何,是很成疑问的,其优势更是微乎其微。说穿了,不过是拉人头培训的商业噱头而已。
河北唐山便民眼镜总经理王文江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在当下,互联网已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行业内部,越来越多的专业培训机构都采用了网络视频教学的方式,人们遇到各种专业技术问题,采用网上搜索或微信沟通的方式,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解决。在信息通透和资源共享的当下,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学院推出的“技术托管”平台宣称的“利用计算机远程技术网络辅助企业内训师完成所有员工的培训教育”,并无优势可言。而且就其培训内容和周期来看,短短半个月的所谓封闭式培训学习,充其量只能是接受一些基本的理论培训,这对于那些刚接触行业的初学者倒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对于那些已经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骨干人员,实在谈不上深造或提升。说到底,眼镜验配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除了必要的理论学习,更多地需要依靠长期的实践积累,这是任何培训平台和机构也无法替代的。
“技术托管”:能走多远?
采访中,部分对该平台表示认同的行业人士认为,既然“技术托管”适应了相当多的眼镜店经营者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的需要,而且符合行业转型升级的大方向,又有切实可靠的考核评估环节作为保障,因此,可以预见,该模式在今后应当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和较大推广空间。
而置疑的声音也不少,有行业人士和经营者认为,该平台前提设定错误,再加上不具备多少优势,要想得到眼镜店经营者的普遍认同和响应,是不可能的。况且,在我国,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市场环境(包括行业生态环境)的差异,眼镜零售店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每个眼镜店在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专业技术要求,因此科学意义上的“技术托管”应当体现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量身订做”方式,以此衡量,该平台所推出的一系列“标准化”范式的培训内容,并没有为眼镜店经营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留下选择的余地,这种大而全的“标准化”培训模式,是注定不能行之久远的。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