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都唱响“龙船调” 载歌载舞赞“故乡”
——民族风情歌舞诗《龙船调的故乡》进京展演成功

2019-03-18张世涛

民族大家庭 2019年1期
关键词:歌舞团清江土家

文/张世涛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的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龙船调”已经唱了300多年,她从湖北恩施清江源头孕发,婉转悠扬,唱响世界。

一台歌舞戏,融汇了恩施非遗文化,摆手舞、撒叶儿嗬、肉连响、八宝铜铃、峡江号子,精彩纷呈。

一部风情诗,歌咏了恩施担当精神,彰显了民族文化,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歌甜景美,令人神往。

《龙船调的故乡》是国家民委2018年度全国十部晋京演出剧目,湖北省文化厅2018年十大进京演出剧目,2018年度湖北省民宗委民族文化精品项目。2018年12月26日,湖北土家族苗族风情歌舞诗《龙船调的故乡》在北京民族剧院成功首演,伴随着经久不息的掌声,“龙船调”的旋律在剧院上空久久回荡。

“龙船调”的故乡:有歌

“正月是新年(哪咿哟喂)。

妹娃子去拜年(哪喂)!

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

阳雀叫(哇咿呀喂子哟,那个咿呀喂子哟)!

妹娃要过河哇,哪个来推我嘛?

我就来推你嘛!”

但凡是恩施人,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必然会学唱这首“龙船调”,不会唱“龙船调”,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恩施人。

热爱歌舞的土家族人,喜爱一边观灯,一边歌舞。改土归流后,土家族玩灯的习俗未改,正月玩灯,种类繁多,有龙灯、狮子灯、彩龙船、蚌壳灯、地龙灯、花灯,灯歌由此大兴。清同治《利川县志》记载:“上九夜,龙灯、狮灯索室驱疫,灯火花爆相竞,至元宵止。”目前,利川传统灯歌保留下近百首,《龙船调》就是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整理改编而成。

走进恩施州利川市,清江两岸、莽莽林原、吊脚楼上、乡间田野,“龙船调”处处可闻。《龙船调的故乡》编剧周龙然说:“龙船调是世界二十五首优秀民歌之一,它的故乡就在清江的源头,这一部风情歌舞诗,歌曲就从清江源头唱起。”

“一把一把土,堆起山一座;一滴一滴水,汇成清江河。一阵一阵风,吹来又吹过;一声一声唱,唱醉龙船歌。”周龙然为了创作剧目中的歌曲,数次到恩施州利川市采风,找当地的民间艺人,收集整理出多个“种瓜调”,不断闪出的灵感,最后写成了这些朴实而又朗朗上口的歌词。

“青山隐隐,足音跫跫。脚步丈量着天际线,一个民族就这样从远处走来。歌谣此伏彼起,与云崖江涛对话,与万千天籁交谈。清澈的人声不断叠加,如土,如水,如曲,如吟,最终汇成了江源的磅礴。”写出了歌词,还要配上曲调,让专业的歌唱演员进行演唱。一个链条式的歌曲经过不断生产加工和完善,最后才呈现在观众面前。悠扬婉转的歌曲,带你唱游“龙船调”的故乡,讲述恩施民族发展的故事。

“龙船调”的故乡有歌,“黄四姐”“六口茶”“五更调”“哭嫁歌”……这里的歌,悠悠扬扬!

“龙船调”的故乡:有舞

曾经有文艺界的老师说,恩施人能走路就会跳舞,这里是歌舞的海洋。

在恩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舞蹈就有摆手舞、肉连响、龙舞、撒叶儿嗬等,省级非遗名录的舞蹈更是多达数十项。靠着丰富民族文化的孕育,有着六十年历史的湖北省民族歌舞团曾经打造出了《土家阿哥苗家妹》《土家魂》《苗灵》等在国内各大专业赛事上荣获大奖的民族舞蹈。

《龙船调的故乡》打造之初,专家组案头摆放着数十个优秀的舞蹈艺术精品,经过层层筛选,萃取了既能展现传统的民族文化,又能反映新时代特征的5个纯舞蹈作品,《火坑屋》讲述了土家母女情长的家风典范,《芒种忙》将摆手舞和肉连响合为一体,《挨哈着》《苗之灵》体现了恩施土苗文化的神秘,《朝天椒》的八宝铜铃喜庆热烈,《土家魂》则将土家人的生死观演绎得荡气回肠。

“龙船调”的故乡有舞,摆手舞、肉连响、茅古斯、撒叶儿嗬……这里的舞,轻轻盈盈!

“龙船调”的故乡:有情

如果说引领流行情歌对唱的鼻祖,当属“龙船调”,一句“妹娃儿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吗?我就来推你嘛”!唱出了最美好的爱,歌咏了最纯质的情。

“一弯月,挂在东山坡,

一条河,轻轻绕着过。

吊脚楼,假装已睡着,

夜很静,心却波连波。

知心话,笑着哭着说,

谁把谁,揣在心窝窝。

春和秋,要走随它走,

这辈子,陪你慢慢过。”

这是《龙船调的故乡》编剧周龙然新创作的一首歌《月儿梭》,这首歌用最朴实的语言,吟唱了最美的爱和情。正是对作品的爱和对民族文化的情,《龙船调的故乡》也汇聚了许多动听的故事。

《龙船调的故乡》2017年10月开始提出打造计划,经过专家组的十多次讨论,最终形成节目文本。11月1日起,《龙船调的故乡》正式开始排练,省民族歌舞团内,80多名演员每天挥汗如雨,30岁的赵静已经是一个“老”舞蹈演员了,《火坑屋》和《喊清江》两个舞蹈她都参加了,每一场下来,都是满头大汗。“我们排练每天持续12小时左右,已经连续一个月没休息了,这一个月里,我1岁多的女儿都由她外婆带着,我都很想她了。”赵静说着说着,眼眶开始有些红了。

编导们每天和演员在一起排练,他们要求演员要用舞蹈动作、气势和眼神展现了土家族苗族人民的精气神。编导朱政说,我们要通过对传统文化节目的提升和修改,弘扬民族文化,一次次挑剔,三番五次修改,追求的是最佳的艺术效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梅昌胜担纲总导演,这是他继土家乡村音乐剧《黄四姐》之后,又一次和湖北省民族歌舞团深度合作。

《龙船调的故乡》以清江源头、一江两岸的武陵山区为叙事背景,以世界名曲《龙船调》为艺术根脉,歌曲婉转悠扬接地气,舞蹈大气磅礴有质感,舞台艺术诗画呈现,描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民族风情的魅力。

省民族歌舞团团长燕冰介绍,打造文艺高峰作品,创建全国名牌院团,今年,湖北省民族歌舞团迎来建团六十周年,为了全面总结和回顾六十年历程,发扬湖北省民族歌舞团的文化职能,体现担当精神,省民族歌舞团决定打造这部以歌舞为主的作品——《龙船调的故乡》,探寻“龙船调”的故乡里的歌、舞和情,向外广泛传播湖北民族文化。

国家民委、湖北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央民族歌舞团,恩施州委州政府对剧目的打造进行了多方面的支持。在剧目打造之初,恩施州民宗委就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力支持剧目打造工作,《龙船调的故乡》凝聚了民族情怀,是恩施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民族文化大繁荣的积极尝试。

演出当晚,全场除了雷鸣般的掌声,还再一次出现了全场齐唱“龙船调”的震撼场面……

“龙船调”的故乡有情,土家女儿会,三峡大迁徙,新时代里共奋进……这里的情,生生世世。

猜你喜欢

歌舞团清江土家
张文胜《清江帆影》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拉萨市歌舞团迎来建团60周年
清江月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鱼跃清江 广场舞
俄要重建红旗歌舞团
风情风光都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