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性PBL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创新作用探讨

2019-03-17戴建国张军沈旭赵玉男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研究生医学

戴建国,张军,沈旭,赵玉男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在大健康背景下,社会对医学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能引领专业发展的具备创新能力强、综合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好等特点拔尖创新人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模式的教学很难培养出达到上述条件的研究生,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模式下整合性PBL(Integrated PBL)却可满足其要求,为此就其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创新作用进行探讨。

1 医学研究生培养新形势和新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双一流”建设,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相应的建设实施办法,制定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不同学位层次的培养要求,改革培养方式,着力改进研究生培养体系,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国内许多高校依据该精神提出“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的设想,并把科研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加以重视。故在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应该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

2 医学研究生教学现状

目前,医学研究生教学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其教学模式主要以传统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一般按课程或专题进行课堂教师讲授,侧重理论知识讲解和内容传授,关注教学内容的完成,课后布置一定的作业或问题以让研究生巩固知识,侧重知识的记忆,忽略了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上教学现状直接导致了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研究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综合能力弱、科研素养差和岗位胜任力不强等,并亟待解决。

3 整合性PBL的优点和缺点

PBL教学法由Barrows教授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医学院提出,并逐渐引入医学教育领域[1],其实施以来,引起医学教育界一次重大革命。全世界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了PBL教学模式,这个数字目前还在增加[2]。目前,主要有学科内的PBL模式和跨学科整合性PBL模式两种。其中跨学科的整合性PBL教学模式日渐收到重视。医学教育中,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已成为一种趋势,特别在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医学与西医学等专业学科进行整合性PBL模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3]。

3.1 优点具体表现在

3.1.1 防止医学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提高教学质量。整合性PBL实现了研究生的主动性学习、讨论式学习及互学互教式拓展性学习,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注重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真正做到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培养并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可有效预防中医医学基础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脱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1.2 促进交流与学习,有利于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整合性PBL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和研究,如遇问题,能更好地交流,为了同一个目标,能更好地展开协作,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在学习中,研究生需要对问题进行界定,通过联系和综合与正在解决问题相关的所有学科的资料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创造性地运用进而解决问题,可使研究生把所学的各种医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熟练的运用,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研究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利于更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1.3 开拓研究生视野,促进融通各学科知识,有利于教学相长。在整合性PBL学习中,研究生为了完成病例讨论,小组分工协作,多途径查阅资料,小组反复讨论形成共同意见,制作PPT进行汇报,在其中集合了全组同学的智慧和心血,使研究生视野得到开阔,使研究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全面,促进了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这可为研究生今后的研究方向的确立提供营养。同时,指导教师在其中也会受益良多,不断促进其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3.2 整合性PBL教学中存在问题

3.2.1 对导师综合素养要求过高 开展整合性PBL,由于是跨学科的,不仅整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而且有些甚至整合中医学与西医学内容,这就要求导师具有更丰富的知识结构、更灵活的引导技巧、更全面的指导能力、更镇定的应对心态,否则,容易引导失败,从而降低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3.2.2 对研究生综合能力要求过高 整合性PBL由于是跨学科的,研究生不仅需要学习扎实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有些专业甚至还要学习中医学体系知识,这对研究生要求甚高,时间紧任务重,如掌握的不好明显影响整合性PBL学习效率。另外,对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及对研究生查阅到的资料的内化要求高,这些影响研究生的归纳概括整理等综合能力。

3.2.3 师资力量匮乏 师资不足是许多医学院校开展PBL的主要问题,而开展整合性PBL因要求更高,匮乏更为明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医学院校重视不够出现的,有的是医学院校培养不力引起的,有的是医学院校人才引进不足导致的。

3.2.4 考评体系不完善 衡量学生学习效率、教师教学质量和高校教学水平必须具备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这是保证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但在整合性PBL方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非常完善的考评体系,所以制定适合每一医学院校自身特点的整合性PBL考评体系迫在眉睫。

3.2.5 整合性PBL教材缺乏 目前,尚未见整合性PBL相关教材,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4 整合性PBL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以医学研究生课程《病理学进展》为例来进行探讨。该课程教学按专题进行,先选择其中数个专题,在教师授课后,给出相关学习资料或案例,研究生依据PBL五步法进行学习即“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归纳总结”。其中教学实践为:“整合中医、西医体系”,“以案例研究为对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临床问题提出为基础”,“以学生自学为重点”,“已导师引导为方向”,“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汇报形式可依据每个专题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不同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形式,也可同一专题采用不同形式,如PPT汇报或写论文或撰写相关专题的标书等。

5 改进措施

5.1 加大师资力量培养 整合性PBL对导师要求甚高,这就需要这些导师不断加强学习,加强思政学习以提高服务学生的自觉性和自身政治修养,加强新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学习以了解最新教育教学动态,加强专业知识和教学技术学习以适应社会、高校或学科对研究生综合素养培养要求。更好地指导研究生。

5.2 学校重视加大投入 学校充分意识到开展整合性PBL对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重视开展整合性PBL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应加大投入,完善软件设施;另外,加快引进高层次拔尖师资人才,使新鲜的血液不断充实和壮大师资队伍。

5.3 修订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继续修订整合性PBL考评体系,并在教学和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该体系,使其能更为合理而科学地反映研究生学习成效、导师教学效果。

5.4 精编整合性PBL系列教材 由于目前尚无整合性PBL教材,故积极投入到编撰整合性PBL教材之中大有可为。其中需要整合编委,关注培养目标,重视专业特色和学科要求,紧扣教学大纲,科学、规范、合理地设计教材内容,精编出系列教材,以供研究生学习或参考。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研究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医学、生命科学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