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石猴技艺的本土性及其当代创新*
2019-03-17邬佳颖吴致远
邬佳颖吴致远
(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悠远、深邃的中国历史孕育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传统工艺即是其中之一.传统工艺不仅以其独特的美学个性而赏心悦目,而且其产品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传统工艺是作为艺术品、装饰物,还是作为一般生活用具、消耗品,都时刻与人类生活相行相伴、须臾不离.不仅如此,传统工艺及其产品所承载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行为规范无时不在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独特的文化信息,使用者能随时感受到来自历史与传统的辐射力.因此,一种传统工艺即是一种文化生态系,守持一种传统工艺即是在守持一种本土文化形式.下面将以方城石猴工艺为例,说明传统工艺的本土特性及其当代创新问题,以响应2017年3月实施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
目前,中国仅有数篇文献从造型风格、艺术特点、风俗寓意等内容介绍方城石猴,鲜有挖掘其本土价值和创新发展的文章.笔者基于实地调研,通过对传承人进行访谈,并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对方城石猴的历史渊源、工艺过程、本土特质、审美张性和当代创新进行了系统挖掘,提出了几点有关传统工艺振兴的建议.
方城石猴产于河南方城县砚山铺村,是一种用当地石料,纯手工制作的石雕工艺品.因其憨态可掬的造型、庄重朴实的神韵、简洁明快的色彩以及“好时候(石猴)”、“辈辈封侯(猴)”等美好的寓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据方城县志记载,北宋时期,当地已有了石猴雕刻技艺.到清朝末年,方城县砚山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雕刻石猴.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到20世纪80年代,当地雕刻石猴的人家已不足20户.2006年,真正掌握这项手工艺的艺人只剩王忠义①王忠义(1931-2010),男,河南方城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人.2008年,方城石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国庆②王国庆(1959-),男,河南方城人,王忠义儿子,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为方城石猴工艺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在资金和政策方面获得了重要支持.这使方城石猴工艺重现生机,在传承、创新及发展方面迎来了真正的“好时候”.
1 历史渊源
关于方城石猴的来源存在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方城石猴与黄石砚的起源紧密联系.由于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和便利的地理位置,砚山铺村世世代代依靠雕刻谋生,中国五大名砚之一黄石砚和方城石猴皆出于此地.黄石砚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宋代,北宋书画家米芾在《砚史》中,将黄石砚列为全国砚台之首.有当地老人推测,先有黄石砚,后有石猴,人们在雕刻黄石砚之余,利用剩余材料,雕刻了方城石猴.也有人说方城石猴比黄石砚先出现,因为方城石猴的制作技法拙朴简捷,而黄石砚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则根据技艺由简到繁的演进规律,可能的情形是先有了石猴再有了石砚.[1]
第二种:方城石猴是当地的“猴文化”产物.南阳伏牛山一带多猕猴,当地人多供奉“猴神”.与此同时,还受到毗近地区多种“猴文化”的影响,如淮阳的“人祖猴”泥塑、浚县的“泥塑猴”、镇平的“玉雕猴”、新野的“猴戏”等,从而衍生出“方城石猴”.据王国庆二儿子王亚楠介绍,他小时候听爷爷王忠义说,当地有猴图腾崇拜的风俗,方城石猴从猴图腾演变而来.[2]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认为方城石猴的形成除了上述三个因素外,还有其他三个因素也不应忽视:(1)滑石资源.河南省方城县砚山铺村位于南阳盆地东北边缘,伏牛山南,这里土地贫瘠,少有可耕种的田地.但是砚山铺村东南方向十多公里的尚洞村盛产滑石,其材质细腻,硬度不高,可用指甲在上边刻出痕迹.当地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新石器时期,当地人就已经在大量利用这种滑石.[4]可见,丰富的滑石为雕刻石猴提供了原材料,为当地人择业谋生提供了选择.(2)技艺传入.北宋末年,金人入侵中原,大批民间艺人随皇室南逃,迁居各地.流落在砚山铺的雕刻艺人利用当地丰富的滑石,继续以雕刻为生,其主要作品便是石猴.[5]迄今当地最早的石猴雕刻品出现在宋代墓中,由此推断其在民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6](3)民间的“封侯”意识.方城石猴的“猴”与“侯”同音.从东汉开始,中原地区就开始流行“立功封侯”的思想.据统计,刘秀在位34年间,南阳人居三公之位者达10人,封侯者21人,任其他官职者不可胜计.[7]南阳人对“封侯”的向往,也是后来方城雕刻以“猴”为主的原因之一.
2 制作工艺
方城石猴属于微型石雕工艺品,整个制作要经过采石、构思、裁石、初雕、细雕、打磨、蒸煮、上色、涂保护漆九步程序.
第一步:采石,制作石猴的原材料基本来自杨楼乡的一道山岗,山虽不高,却难行走.石猴艺人需从山岗开采出大小、形态各异的滑石,供雕刻使用.
第二步:裁石,根据石料的初始形状,把采回的大石块切割成不同体量的小石块,再制成相应的石坯.过去,是用大砍刀砍成长短不一的条形石块,现在为了节约原材料,使用切割机裁石,可以更好地控制石头的大小,充分利用滑石.
第三步:构思,匠人雕刻石猴时没有图纸,形态各异的石猴均为手工艺人心中对石猴形态的把握.雕刻前要先构思,计划雕刻石猴的大小、数量、形态等方面,再根据需要的形状、大小进行裁石.
提升煤矿运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能够确保煤矿作业有效进行,在煤矿作业效率得到保障以后,整个采矿工程才能顺利推进。在煤矿运输上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以后,通常反映在煤矿提升设备与带式传输设备等方面,对矿井提升设备来说,可以让煤矿作业效率得到提升,满足煤矿作业的提升要求。[2]现在通过实现内装式提升设备的一体化,也是这项技术的优势之一,不仅可以充分简化设备结构,也连接了滚筒和驱动,大大提升了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对带式传输设备来说,在现阶段煤矿作业中应用比较多,自动化水平也很高,能够保证煤矿开采的稳定、高效进行,让煤矿作业效率的提升有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第四步:粗雕,用大号錾子削出造型的大切面,如:面部、腿部、背部等.熟练的艺人大胆取舍,几刀便可雕刻出石猴的大致轮廓.
第五步:细雕,用较小型号的錾子精细的雕刻出石猴的面部五官、手脚、动态细节等地方,令石猴更加生动形象.
第六步:打磨,用砂纸把棱角打磨光滑,增加手感柔和度,看起来也更加圆润.
第七步:蒸煮,把雕刻好的石猴放入普通蒸馒头的锅中蒸热,为了使石猴易于上色,且颜色不宜发散.
第八步:上色,将蒸煮好的石猴放入熬制好的槐米水中染上黄色底色,这是为了让底色在石猴器身上吸附牢固,不易褪色.之后用红色和绿色装饰石猴,用黑色点眼睛.
第九步:涂保护漆,上完色后晾晒一到两天,使颜料完全干透,最后涂刷一层保护漆,一只纯手工雕刻制作的方城石猴即可完成.
3 审美张力
方城石猴造型简洁、形神守一,但是越简洁的事物,越富有韵味,越能给人想象的空间.方城石猴的简单美主要体现在其看似矛盾的双重表现手法上,即“方”与“圆”、“像”与“不像”——大刀阔斧如削木般雕刻的石猴,却形态圆润,手感光滑;造型看似猴子,却并不“活灵活现”,别有深意.
3.1 “方”与“圆”
美学中“方”代表庄重严肃,“圆”给人以和谐圆润的美感,圆和方体现了刚和柔的完美结合.方城石猴大体形状方方正正,拿到手中却圆润光滑,形态生动.
方城石猴粗雕时,下刀如削木,把一块长方形的石料削磨出大小不同的若干块面,细雕时再精修出肢体形态和五官.大块的切面塑造了“方正”的石猴,石猴多为坐姿,更显其庄重之态.雕刻工艺结束后,用砂纸打磨光滑,以圆抹去方的棱角,加上滑石材质细腻,有滑润感,彰显其“圆”.方里有圆,圆里有方,既方且圆,端庄大气之中,透发着圆润亲和.这样,方城石猴就远离了无情感的纯几何形,在方与圆里求变化,减少了视觉上的坚硬感,有了更丰富的情感和自然韵味.
3.2 “像”与“不像”
有人说,方城石猴不似自然界中的猴子真实,也不似其他写实作品中的猴子那般活灵活现.也有人说,方城石猴刻的就是猴子,一看便知.这种“像”与“不像”,“是”与“不是”的双重性体现了当地“猴文化”的独特含义和“猴图腾”的特殊追求.
猴在中国文化里,从生肖、生辰到祝福、希寄,寓意均有不同.在砚山铺一代,一直有猴图腾崇拜的风俗,这一点体现在方城石猴身上就是其大多以坐姿为主,表情庄严,整体规规矩矩.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使方城石猴的“崇敬”寓意与一般石雕猴子有所不同,其蕴含的精神内涵,比雕刻出一只活灵活现的猴子更重要.正因为如此,当地雕刻艺人在制作过程中并不设计图纸,他们“成猴在胸”,根据石头的形状大小,凭自己的技艺经验和情感体悟随兴雕刻,其作品自然流露出乡土淳朴,携带着几多情感和期许.
4 方城石猴的本土特质
石猴雕刻技艺在砚山铺村流传了一千多年,是方城传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存在离不开方城社会这个“母体”,因而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4.1 实用性
方城石猴可做孩童把玩的玩具和装饰的工艺品.长期以来,方城石猴的销售途径主要是依托当地庙会.每逢农历正月初一、三月初三、九月初九的黄石山庙会,石猴艺人便会带着制作好的小石猴和一些未雕刻的石料去赶会,边雕刻边售卖,吸引了很多孩童.天真的孩子们把玩着憨态可掬的石猴,充满喜悦,爱不释手,自然质朴的乡土情愫也在他们内心悄然扎根.现在方城石猴更多地用作礼品,作为礼品的石猴形态一般较大,搭配精致的包装.走亲访友时,带着深厚的祝福送一套方城石猴,成为一种风尚.
方城石猴还可药用.制作石猴的石材为滑石,《本草纲目》记载,滑石有如下功效:“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8]滑石磨粉外用具有清热止痒、促进干燥、结痂的作用.过去人们耕地劳作难免受伤,把石猴戴在身上,可应急做药用.手工艺人在雕刻石猴的过程中受伤,滑石粉也起了疗伤作用.
4.2 经济性
1949年前,特别是清光绪年间,雕刻石猴是砚山铺村村民的主要营生之一.在当地民间曾流传着“砚山铺的闺女不纺花,砍石刻猴雕砚法”这样一句话,可见方城石猴曾经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功能.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村民普遍分到了田地,有了可靠的生活来源和保障,以石猴雕刻为生的人群迅速减少.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当地“猴文化”被视为封建迷信,石猴生意则被定性为“资本主义尾巴”,方城石猴的雕刻和买卖行为因遭禁而几近消亡.20世纪80年代后,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价值重新得到认可,方城石猴才重新回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2000年我国著名民俗学者倪宝诚①倪宝诚(1935-),男,山东临朐人,擅长连环画、年画、民间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工艺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民间美术开拓者”称号.先生发现了方城石猴这一珍贵的民间工艺,并向文化界给予了大力推荐,由此方城石猴才走出“深闺”,被外界知晓.2008年方城石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千年工艺终于得到了制度性保护.
今天随着国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增强和审美品位的提升,石猴工艺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方城石猴装扮生活空间,佩饰家装,寄托希冀,传送福兆.2017年,国家组织了一批包括方城石猴在内的非遗项目赴南美巡展20多天,受到异国民众的广泛赞许.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下,方城石猴工艺传承人王国庆在传帮带徒的同时,也开始把产品推向社会,通过巡展、微博宣传、淘宝网购平台等多条途径增加售卖额.在政府和传承人共同努力下,方城石猴有望形成当地的特色产业,为当地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4.3 精神性
在一个土地贫瘠、生活不算富裕的村落,石猴雕刻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种精神持守.这种持守至少体现在二个层面上:在群体意识层面,方城石猴寄托了砚山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同的石猴造型,常有不同的寓指.送一个好石猴即是送一个“好时候”,猴也可寓意“侯爷”.单个石猴可称为“祖师封侯”;猴子背猴子,称为“辈辈封侯”;马上驮只猴子,是“马上封侯”;另有狮子背猴,寓意“世世封侯”.这些不断创新的造型承载了当地人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代表了当地民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求新求变的精神风貌.在个体意识层面,方城石猴还传承着一种“工匠精神”.马修·克劳福德说:“‘工匠精神’简单地说,就是自愿把事情做好,因为这代表一种荣誉.即使没能做好,也会感到憎恶和耻辱.”[9]在方城石猴雕刻面临困境、陷于萧条之时,很多人选择放弃,外出打工,但“石猴世家”坚持了下来.王忠义说:“如果我不做,方城石猴就没了.”现今,他们一家三代人都在从事“猴雕”,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着传徒授业的规模.①据王国庆讲,方城石猴传承人至少可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从他的高祖父王建奎开始,后传于其曾祖父王茂、祖父王恒恩、父亲王忠义,至今,算上他的儿子至少已经传了六代.
4.4 艺术性
简洁美是方城石猴工艺的突出特征.著名艺术学家张道一②张道一(1932-),男,东南大学教授,著名的工艺美术史论家、民艺学家、教育家、图案学家,我国当代艺术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创始人.曾这样描述方城石猴:这石猴的造型,就用一块长方形的石料雕出若干个大小的块面,便成了一只活生生的猴子,因为造型简练,下刀如削木,概括起来称作“八刀猴”.[10]事实上,八刀猴不一定是八刀,有可能是十几刀,但是形体都很简洁.有些地方不需细雕,一刀即可成型.
着色处理也是方城石猴的一个艺术特色.石猴工艺传统上是用黄色、红色、绿色和黑色四种颜色搭配.《考工记·画绩》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11]方城石猴虽用四色,但也暗合了中国传统的用色原则和理念.石猴用象征大地的黄色为底色,用象征生命与活力的红色作为装饰色,用深邃冷峻的黑色绘饰眼睛,用象征生机的绿色为间色.用纯正的颜色为石猴上色,表现了石猴创作人取象比类、摹袭造化的质朴思维.近年来,因为滑石资源减少,采到的滑石杂色较多,便整体涂成金色,不再进一步装饰.也有工匠干脆不作任何颜色处理,依石头的本色和自然纹理“合天而成”.
5 方城石猴的创新
方城石猴作为一种活态的历史“遗存”,始终是方城本土文化和自然条件的产物.近年来,随着社会时尚和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的变化,方城石猴也做出了适应性改变.
5.1 色彩创新
方城石猴的传统上色颜料一般为植物染料,朴实无华,但明度单一.现在,石猴的底色仍用黄色,颜料用槐米熬制而成.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装饰色的调配上:一种是购买的染布颜料加上植物胶熬制,上色后颜色变暗,其装饰给人以稳重大气;另一种是用于画画的丙烯颜料,上色后色泽光亮、活泼动人.通过装饰色的不同搭配,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明度变化,满足当代大众多样化的颜色喜好.
近几年,由于石料变少,采到的石头杂色较多,便出现了一种新的颜色——金色.石猴通体被染成金色,以遮盖不理想的杂色.金灿灿的石猴在阳光下分外夺目,更显庄严大气.当然,如果遇上纹理清晰,色泽漂亮的石料,也可以省去底色,直接用红绿色装饰,黑色点眼.这种变化既丰富了产品本身,也解决了石材短缺问题,可谓是适应时代变化的创新之举.
5.2 形态创新
过去,方城石猴主要供孩童把玩,形态偏小,以三四厘米高的小石猴为主.现在,石猴的社会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祝福寄托、文化赏鉴和交际融通逐渐成为时尚主流,石猴的需求对象更多地从孩童转变为成人,这样,以十几、二十多厘米高的“大石猴”便应运而生.作为礼物的大石猴往往配以精致的包装盒,走亲访友时,送一套石猴,既包含了浓浓的祝福又别有一番新意,摆脱了珍馐酒饮的送礼俗套.
5.3 销售方式创新
赶庙会曾是方城石猴的主要售卖方式.砚山铺村附近有座山叫小顶山(又名黄石山),每年三月初一到初三有庙会,附近许多县市的人都来赶庙会,这是石猴售卖的最好时节.现在,除了开设实体店外,网店成为石猴的主要销售渠道.几年前,王国庆的两个年轻儿子从外面返乡创业,创办了方城石猴淘宝网店,开通了微信和微博.与此同时,方城石猴传承人还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非遗”宣传和推介活动.每年元宵节,在方城县文化广场的“非遗”产品展示会上,都会有方城石猴展销和现场制作活动,传承人甚至还免费传授石猴制作技艺,“非遗”活动志愿者们则讲解方城石猴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深化人们对家乡风土民情的认知.
6 结语
方城石猴是方城本土文化孕育出的一支技艺之花,虽然其历经千年,却依然焕发着光彩.不可否认的是,在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也面临着生存之虞:后继乏人,技法单一,销量偏少,石料枯竭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其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在国家一系列“非遗”政策支持下,方城石猴还需要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其一,与艺术界联姻,进一步改进设计和制作工艺.在保持石猴原有艺术特色基础上,设计出更多的造型和色彩品类,以丰富的创意拓展生存空间.与此同时,还要改进雕刻工具,用操持性和精确性更佳的电动工具替换部分简陋的手动工具.其二,拓宽原料来源,通过互联网寻找到质地更好、供应充足的石料,以摆脱当地资源枯竭的困境.其三,积极参与由手艺人、政府、高校、企业、设计人员、文化学者等不同主体组成的“传统工艺振兴联盟”,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营造方城石猴的文化生态.以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让石猴工艺全面融入现代生活,通过与现代生活的深度结合而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