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学校教育的启示

2019-03-16唐容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孟子启示

唐容

摘要: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扬者,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热爱教育事业,基于教学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孟子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当代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孟子;教育思想;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298-01

1.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重視道德教育,其最终目的还不仅仅在于培养出有成就的人,更在于培育出具有高尚道德精神境界的人。以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尚的道德精神境界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独有特色。对于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他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观点:

1.1要有浩然正气

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公孙丑下》)的高尚精神。这种浩然正气值得人们尊敬,也为人们所推崇。目前,这种正气就是我们所说的正直诚信,坚持正义,做到诚实守信,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1.2要心存善性

在哲学上,孟子提倡“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先天所固有的,是至纯至善的。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因为人有善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真善美依然是我们需要大力提倡的社会风尚,依然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主流方向。

1.3要心系国家和民族命运

孟子说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梁惠王下》)。以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之忧而忧,是孟子道德论中对于处理公与私、社会与个人、群体与自我的道德原则的最高概括。

2.对教育者的要求

2.1乐于教学,因材施教

孟子希望“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给教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树立乐于教育的思想,把教学当做人生乐趣,才能切实搞好教育工作。他把从事教育活动看作是人生的乐事,因而全力投入,乐此不疲。只有乐于教学,才能把学生放在首位,坚持在教学中根据对象的个性,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关怀教育。

孟子认为,“教亦多术矣”(《告子下》)。善教者应该针对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施以恰当的教学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尽心上》)。

孟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一方面,有助于受教育者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又能扬长避短,发挥受教育者各自的优势,造就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现代社会是开放而又包容的,学生个性突出,特点鲜明,个体之间差异明显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切实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大力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当务之急。

2.2启发引导,循序渐进

孟子说道:“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效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他主张教师要启发和诱导学生,采取“引而不发”的方法,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疑。现代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用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孟子认为,学生“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告子上》)。对于现代教育而言,这个观点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现代教育模式中,大多数以灌输式和填鸭式为主,使得学生在创新上有很大欠缺,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挥。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从孟子的这一思想去琢磨,去研究教学,探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力培养,才能更有利于整个教学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

孟子又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尽心上》)在教育过程中,教授知识也要循序渐进,也应该像奔涌的泉水一样,注意到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掌握,注意所学知识的连续性,直到学生领会和吸收。

2.3提高师德修养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的思想,并将其发展为“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这就是孟子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教育者如果不能做学生的楷模,就不能起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滕文公上》)当然,孟子也主张:“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在当代教育中,一些年轻教师放得下教师的架子,容易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孟子还主张“教者必以正”(《离娄上》)。教师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行为与态度,用正道教育学生,而“正己”的标准就是仁义道德。如果自己不能按仁义道德行事,就会威信扫地,更不用说教育别人了。从教者欲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必须修德性、养品性,以高尚的德性感染人,以优秀的品性教化人,从而达到“己正”以“正人”的目的。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为人师表,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孟子启示
磨刀不误砍柴工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