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9-03-16吴丽娟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初中语文措施

吴丽娟

摘要:语文朗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最常用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不仅有益于初中生拓宽思维、激发内心的情感、丰富想象力,还有益于初中生体会语言表达、学习课文、感悟课文语境。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并未利用好该环节,导致朗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环节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措施;朗读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215-01

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初中生的朗读能力除了会直接影响他们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外,还与其理解课文的效果息息相关。朗读既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一大途径,又是培养学生说话与交流能力的途径,还能令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与综合素养。由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予以朗读教学足够的重视,积极改善其中的不足之处。

1.初中语文中常见的朗读教学问题

1.1沿用老式教學模式

在老式教学模式中,灌输式教学十分常见,在整堂课上都是老师自己在灌输给学生自己朗读的经验,却忽视了学生,从而束缚了初中语文朗读方面的教学。同时全国范围内,初中语文教学依然普遍沿用应试教育模式,并出现了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现象。在这种不良影响下,语文朗读教学也仍然沿用这样的老式教学模式,一味地传授给学生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却忽略了朗读中必需的理解与其内涵,久而久之,初中生便渐渐失去了朗读的兴趣。

1.2朗读方式单一

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以千篇一律的单一方式来引导学生朗读各种各样的课文,而造成学生一度匮乏朗读技巧。譬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任何新的文章时,每次都会和学生共同朗读或者以点名方式要求学生朗读其中的某一段。现代初中语文教材涉及范围极广,包括诗歌、现代文、文言文、国外名著等。在每篇课文中,所要表达含义、思想以及传达的意境均不尽相同,由此根本无法以相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若就各种课文均统一采取共同朗读又或教师点名的朗读模式,则势必无法更好地理解课文想表达的意境。这种朗读技巧缺失的问题,只会令学生无法更好地了解课文之美和寓意。

1.3朗读太过程式化、忽视了情感

程式化的朗读教学主要体现在师与生这两方面。一方面,作为教师通常视朗读教学为对课文结构分析的一种辅助,来安排学生朗读课文;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只是被动地视朗读为一项学习任务,而且仅将其当做对课文学习的一种预热。这么一来,师生双方的理解便导致朗读越来越程式化,迫使朗读逐渐沦为课文解析的步骤之一,以致被当做一个辅助。而学生也只是出于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才会朗读课文。除此以外,朗读的程式化还呈现出朗读的功利目的性与情感匮乏的现象。这种情况也如前所述,朗读被迫沦为课文解析之附庸,仅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课文主题等,致使学生基本不会注意到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色彩。

2.初中语文常见朗读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2.1以学生为主体,创建融洽的朗读气氛

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应引导学生如何“读”书,而不应一味“讲”书,以便及时改变传统的灌输式与应试教育方式,因为唯有给予学生“读”的机会,方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进而为语文课堂注入一份活力,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多提供给学生一些朗读机会,并积极鼓励他们勇敢地朗读,增强朗读的信心。例如,教师在《一颗小桃树》朗读教学中,便可以安排学生一起大声朗读课文,并引导他们适当放松,并在朗读的过程中,领悟小桃树坚强不屈、勇于斗争的勇气,从而令其自信满满地提升阅读能力。如此教师这样不断地循序渐进,便能增强学生朗读的自信心,创建一个融洽的朗读气氛。

2.2丰富朗读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要认识到施以朗读教学的意义外,还应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并不断加以丰富,如安排分角色朗读任务、举办朗读竞赛等,以吸引学生进行朗读,促进他们的自主朗读。譬如,在讲解《带上她的眼睛》时,教师出于对课文奇妙想象内容的考虑,故以朗读比赛的方式来展开朗读教学。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全文,然后从学生好胜心强等出发,组织全班同学展开了一个短暂的朗读比赛。最终师生就朗读比赛展开了讨论,并融入了对一些朗读技巧的总结。鉴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轻松活跃性,加之有竞赛的性质,故这堂课上学生均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

2.3重视朗读教学示范,引导学生融入真情实感

教师在重视朗读教学时,应重视朗读的示范作用,在示范朗读的过程中,发挥其振奋人心的积极作用,打破程式化阅读教学的桎酷。若朗读示范融入真情实感,则学生势必会积极加入朗读教学,并以一种美好的心情来朗读课文,从而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作用。有些老师现已深刻地意识到加强朗读教学的必要性,但信息时代下,在课堂教学中普遍直接使用从网上下载的既有朗读示范。鉴于此,学生无法从情感上深刻地体会课文的内涵与情感,这种机械化的朗读示范,只会打消学生原有的朗读热情。所以,老师应科学地应用多媒体设施,在朗读教学中营造一种富有感情的朗读气氛。例如,老师在讲解《木兰诗》时,便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积极向上的革命歌曲,以激起他们的爱国热诚与民族气节,从而营造一种真切的爱国主义情境与富有情感的朗读气氛。基于爱国音乐,教师在朗读与示范中适当融入感情,并指导学生分角色、带感情地训练朗读。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朗读知识,要求教师也应为学生积极开设朗读小课堂,逐步展开教学和训练。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针对学生朗读中表现出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学生全面提升朗读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初中语文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