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队活动

2019-03-16罗艳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班队钉子班主任

罗艳

摘要:班队活动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个性的主要途径;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不可忽视的条件。

关键词:班队活动;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41-01

五月,花开的季节,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长沙市望城区开展了第三届“雷锋杯”主题班会竞赛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两天的学习时间,让我看到了、听到了很多精彩纷呈的班队活动课,也感受颇多。

习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作为班主任都认识到:班队活动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个性的主要途径;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不可忽视的条件。如何开展有效的班队活动课,我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竞赛活动,得到以下启示:

1.主题,班队活动的灵魂

主题班队课是围绕一个教育主题,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主持,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的集体教育活动。主题鲜明突出是班队活动最重要的特点,因此选定主题对于主题班队课来说尤为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说,“雷锋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我们区这次班会竞赛活动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小学生从小知雷锋、学雷锋、做雷锋,助力价值观形成,深入推进“雷锋精神引领品格教育”德育项目化建设,促进全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发展。我们的参赛老师们都能紧扣这个大主题,采取小切口着手法,选定班队活动课的主题。如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尊老爱老的中華传统美德,创新时代敬老风尚;《传承优良家风,永葆红色基因》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家风对于家庭、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主题都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一定社会背景与形势而确定,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教育性,突出了基础思想道德教育。

2.形式。班队活动的主体

班队活动要想达到理想教育目的,就必须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阶段。他们思想活跃,乐于思考,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喜欢参加新颖有趣、有知识性、富于幻想的活动。所以这次班队活动竞赛,老师都能精心设计活动环节,逻辑严谨,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如《“订”人人心》这节班队课,第一环节是“钉子精神我知晓”,通过一个同学拿着一块插入了钉子的厚木板,然后讲解钉子穿进厚木板的原理,让学生们知道钉子的两个长处:挤劲、钻劲,明白钉子精神的核心。第二环节是“钉子精神在身边”,看视频,认识“洪荒少女”傅园慧,看到她身上为了0.01秒,抓紧时间,加强训练,不断钻研提高速度的方法的钉子精神。第三个环节是“钉子精神我践行”,生动、有趣的小品,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告诉大家:做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认真执行,能够事半功倍。

3.学生。班队活动的主人

主题班队的策划和实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更重要的是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这次活动中每一节班队课,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参与面比较广,参与的热情也很高。每堂课小主持人的精彩发言,以及他们的组织、协调、应变等能力让我们佩服,也为他们点赞;其他孩子们脸上洋溢的自信与笑容,以及他们的表达力、表演力,团结的凝聚力都让我们觉得孩子们真棒!《传承优良家风,永葆红色基因》班队课的那位女主持人,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女生,长得十分可爱,他一上台,那股镇定的神态,迷人的微笑,以及娴熟的动作和语言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总结,班队活动的成果巩固

做好总结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主题班队中,学生的认识有时并不是一致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时还有分歧等。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认识水平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看不到本质。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要利用总结让学生认识活动的本质,认识到活动的目的,认识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老师的总结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掌握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针对学生的认识,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给以集中、分辨、提炼和升华,使学生的认识有提高,行动有准则,前进有方向。

5.拓展。班队活动的深化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学生的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的,简称为知、情、意、行。这四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贯穿于一个人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始终。道德行为实践是我们班队课最终的目的,它能加深和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增强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所以,我们的班队课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洞、抽象的说教上,导致德育过程收效甚微。我们要力求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轨迹循序渐进,不断深化。我们应该借题发挥,做好“追踪教育”,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

班队活动让学生生龙活虎,让班级朝气蓬勃。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教育路上应该认真组织开展各种班队活动,充分为学生在思想上解渴,在能力上解弱,在成长中解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平台,全方位助力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让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猜你喜欢

班队钉子班主任
少了颗钉子
我的班主任①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体验让班队活动“实”起来
沉睡的一枚钉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钉子
让学生成为班队会的主人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