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教学策略

2019-03-16陆凤桂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多媒体情境

陆凤桂

摘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从自己本身的教学方法上来进行改进,本文从合理运用多媒体、正确引导学生听、唱、想、说的参与以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等教学手段来改进课堂欣赏教学,从而使音乐欣赏课变成学生喜欢的课程。

关键词:音乐欣赏;方法;多媒体;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056-01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小学音乐课中欣赏教学中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美国音乐教育家默塞尔与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音乐欣赏课教学,是音乐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作以下三点阐述。

1.运用多媒体

1.1引情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也骑马巡逻去》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少儿歌曲,在教学中可利用“超级解霸”软件,把有关蒙古大草原、那达慕盛会等风光录入硬盘,再配上二胡独奏曲《赛马》,放映画面,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色呈现在学生眼前,强大的视觉效果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仿佛正骑马扬鞭奔驰在茫茫大草原上,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1.2突破难点,优化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欣赏教学中,用电脑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使以前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效果更佳。在欣赏《丰收锣鼓》第一乐段主题时,第一遍播放时,采用原速,学生听完后说表现的是人们敲锣打鼓,喜庆丰收的欢腾场面,第二遍,可放慢速度,学生听后发现,欢快,喜庆的情绪没有了,乐曲变得面目全非。通过这样,让学生认识到速度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2.正确引导学生参与

2.1“听”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关键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提问法听,也就是在听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风格、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在同一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比。

2.2“唱”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基础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唱主题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听前唱主题。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二是在听后唱主题。学生欣赏完音乐作品后,对这个音乐作品已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此时,再让学生学唱主题,可以让学生加深这个音乐的理解。

2.3“想”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目的

“想”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因此,通过音乐欣赏能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

2.4“说”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深入

“说”就是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如欣赏《翻身的日子》,听前教师对时代背景及曲作者已经作简单的介绍,学生学唱几遍主题音乐。第一遍愉悦式聆听后让学生说说听后有何感受,同学们都觉得情绪是热烈欢快的。第二遍分段细听,要求学生对各段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等进行分析对比,说出每段不同的情感及风格特点,并说出想象中的音乐形象。老师进行点评,部分强烈的鼓点般的节奏,流畅而又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人们喜庆翻身解放的热烈场面和欢快的心情。第一部分,具有浓郁的陕北风味,跳跃、活泼、轻盈的节奏,描绘了翻身人们幸福甜美的心情。第二部分,采用山东吕剧音调,活泼、欢快、喜悦之情盎然成趣,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第三部分,借鉴了河北吹歌的发展手法,把音乐推向高潮,形成了更强烈的欢乐气氛。尾声变化再现了引子的旋律,前后呼应。第三遍评价式聆听之后,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曲式为引子+A+B+c+尾声,整首乐曲情绪欢快热烈,带有很浓的民族风味和地方色彩、尽情地抒发了翻身农民幸福、欢欣的思想感情已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创设教学情境

3.1创造“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使学生乐学、会学。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如:当欣赏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一一狮子》的时候,首先出示狮子这一标题,当学生一见“狮子”这二字时,脑海里立刻会出现在动物园里或电影、电视银幕上见过的那种威武的神态。然后引导他们去听音乐中的节拍、节奏、乐器演奏的音区、音色,想象狮子在干什么?听后让他们跟随着音乐的变化扮演狮子进行律动,使他们从感官的欣赏到感情的欣赏。当他们对狮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后,便引导他们掌握欣赏规律,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会学”。

3.2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建构师生合作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关心、学会竞争、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

3.3创设“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操作能力,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例如,在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如:看图式标题的音乐欣赏《百鸟朝凤》、《野蜂飞舞》等;对情节性较强的音乐欣赏《龟兔赛跑》;对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的作品,如《二泉映月》等曲子。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多媒体情境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