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2019-03-16卢玉娟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方程小学数学教学

卢玉娟

摘要:简易方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贯穿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涯,然而不少学生一提到解方程就苦恼,对方程题目更是望而生畏。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是提高其数学素养的基本任务,只要教师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找到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快速解决方程教学中的各种困境。本文根据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方程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阻碍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056-01

1.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方程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方程思想上,即在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建立相等关系,让学生学会将生活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奥秘与用处。其次,一直停留在算术方法上的小学生可能在解应用题时一时难以接受方程思想,但是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若不能很好地理解渗透这种思想,遇到稍复杂的应用题时,不会用假设未知数的方式来解答应用题,数学水平则难以得到很大提高。且在近代数学中,学生在学习函数思想时需要用到与其密切相关的方程思想,作为现实世界数量关系深入研究的产物,学习方程思想提高学生数学水平,帮助其理解数学的本质即数量关系的基本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小学数学方程教学面临的阻碍

2.1教师缺乏重视

在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中,方程教学并非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往往不会在课堂上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将方程知识内化于心。且小学阶段的方程内容难度较低,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方法,但如果教师对方程教学缺乏重视,学生在课后和实际的解题过程中也不会注重使用方程解题,过长时间的忽略就会导致小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本来学会的方程概念和方法就会慢慢变得模糊。此外,学生在初学方程知识时会出现各种问题,若教师不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方程思想理解改正,只是要求学生用简单的四则运算解决问题,让学生没有了解决数学难题后的成就感,并且对困难的方程问题产生畏难情绪,就会减少他们对方程学习和用方程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难以掌握。因此,教师一定要端正态度,正确理解小学方程教学的编排意图和重要性,让学生也跟着重视方程学习。

2.2学生思维的定型

学生的数学思维应该从小培养,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应当从小学阶段开始,小学生接受的教育很大一部分是思想教育,数学是锻炼其思辨能力的重要科目。然而在五年级之前,学生学到的算术解题法相对简单,数学思维已经定型刚接触到方程知识时,会感到很陌生并还具有一定难度,短时间内难以想到或接受用方程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就算考虑到用数学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但由于初期对方程的懵懂和缺乏一定的信心,害怕出现错误,也难以灵活地实现思维上的转变。

2.3方程题目的局限性

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对于巩固学生数学能力十分重要,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小孩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辅助练习资料。但资料相关出题者并非教学者,对学生使用教材和接受能力缺乏全面了解,里面的一些内容往往出现超纲情况,不能达到实际的练习效果。在缺乏合适辅助练习题的情况下,给学生学习方程造成诸多困扰,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海量筛选具有针对性的符合實际的学习资源或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情况,给学生提供对应的练习题,使学生的方程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效提升方程教学效率的策略

3.1深刻领会教材内容和编排意图

《简易方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四章的内容,教师在进行方程教学之前,一定要深刻意识到其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前加强学生对解方程知识的了解,打好基础,将其与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衔接,系统性、科学性地组织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关于简易方程的内容安排十分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方程式在实际问题中的运营,内容的呈现和展示也增强了探索性,如在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中,教材使用了四幅插图展示天平实验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小学阶段引入的等式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方程的跳板,降低了方程计算的坡度,增强了低年级数学与高年级数学教学之间的衔接。

3.2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方程学习的关键点和突破点就是正确识别题中的等量关系,对于如何寻找等量关系,教材中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方法,教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帮学生分析每一个题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简单的填空式的式子过渡到简易的方程式题目,再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比如,在教学方程初时用:()+6=10→x+6=10,让学生在简单的填空题转为简易方程式的学习中感受到方程的简单,再由易到难,一步步根据题目中的不同要求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方程的能力、用方程的兴趣。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让学生正确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方程的基本原理,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可以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方程的意义,进而找到解方程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

3.3帮助理解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必要时在方程知识教学中降低难度,让学生学会将结合计算方法和应用问题在解题时使用正确的计算方式。更重要的是,要突出运用方程解题的优越性,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用算术解和方程解的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到用算术解的过程较为繁琐,而用方程解比较直接简单,突出方程解题的优越性和简易性,提高学生对方程学习的信心。其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也能帮助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分享解方程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如对于稍复杂的方程,可以采用“舍远取近“的方式,将远离未知数的书先去掉,变换之下,复杂的方程式就会变得更为简单,对于学生来说,解方程也就没那么难了。

猜你喜欢

方程小学数学教学
关于几类二次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