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幼儿“美”的世界

2019-03-16沈奕莉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自主性美术创作

沈奕莉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O009-01

美术活动是一项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营造富于创造性、自主性思维的空间和条件,深入了解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制定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那教师应该如何对幼儿自主性、创造性美术活动进行指导呢?

1.充分调动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主体性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和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幼儿学习绘画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愿望。一次我带孩子们去散步,他们发现了一大群蚂蚁,对此议论纷纷。随后,我尝试着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虫子,尝试着用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小虫子。他们随时随地即兴发挥,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使他们的绘画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没有强制的命令,没有被迫的模仿,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水到渠成。

2.提供充分的“选择”机会。给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面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1给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

纲要中指出:幼儿美术活动应以幼儿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幼儿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受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在《水果》美术活动中,我让幼儿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并鼓励幼儿可以把水果打开看看尝尝。幼儿通过真实的体验,不仅掌握了有关水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更多的是为幼儿的美术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2给幼儿自由创作的机会

美术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并且每个幼儿的美术表现方式、水平不同。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选的题材肯定也个不相同。教师要为幼儿美术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展示。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从而开放幼儿的创造思维,促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最大发挥。

3.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性的手法。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3.1内容的多样性

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有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目标,那么选择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如果说老师给幼儿的创作内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儿可能有的想象和自主的创作,幼儿的创造力便无从发挥。

3.2表現方法的多样性

美术创作离不开造型、构图和色彩等表现方法。自主性美术活动是让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构图来表现,促进了幼儿自主性学习、思维的发展,使幼儿创作更有童趣,更有灵性,更富有个性。可见表现方法的多样性为幼儿营造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提供了条件。

4.活动中实施多种指导方法,有利于幼儿自主创造

在美术活动中采用什么样的教法使幼儿自主性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并积极投入创造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活动中一定要实施有利于自主创造的方法。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4.1共同讨论作画方法

一般美术活动均以老师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幼儿创作、评价为一个模式,让幼儿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讨论创作方法,真正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独创性与积极性。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活动的不同阶段,就会对幼儿的具体创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

4.2创作前的讨论

是以幼儿的角度让他们来了解操作内容,操作材料及操作方法。这种讨论主要伴随着对范例和演示活动的分析进行。如在《好朋友》这一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画人。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演示组织大家讨论:请大家看看人还缺少什么?幼儿在讨论中了解了人的外形特征,各部分位置。由于是让幼儿演示,演示的人更能让幼儿接受,幼儿在创造新的图式时便无拘无束。

4.3创作中的随机讨论

这种讨论富有针对性,它能完善和补充教学活动过程,能引导幼儿更有效的创作。如:教师在巡回中发现幼儿构图呆板,所画图像在一条直线上。教师便随机选取二张作品组织幼儿随机讨论,哪张更好?你能让自己的图画也变地好看吗?怎样变?引导幼儿在后面或前面添加图象,使画面更丰满。

4.4创作中启发点拨

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提出问题,起辅垫导向的辅助作用。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作画技能、创新能力等等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承认幼儿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地加以引导。孩子也象成人一般渴望成功,但在绘画时,有些自信心不强的孩子常常因一笔画错或不满意时就换一个地方,或把纸翻过来重画,或坐着发呆,这是不好的习惯。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引导幼儿学会对已有的图象进行再定义。尤其在幼儿画“错”时,教师可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图象进行大胆想象,并用“加一加”,“变一变”等方法进行创新。

4.5创作后的讨论

此方法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将他们在创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从而获得更新的信息。如在活动结果让幼儿讨论:哪张画颜色搭配得好,为什么?怎样搭配会更好,这张画和其他画有不同的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可以学的?

总之,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宜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使幼儿在自主创作的同时,有更多创造思维的机会,促使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5.正面评价。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信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表扬、赞赏的评价语言对幼儿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投入学习,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受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给予夸奖。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不仅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赋予了幼儿自主学习和发展创造能力的机会。教育者的我们应该为他们打开自主创造的大门,让他们在这个广阔自由的田地里进行创作。利用有效的手段,诱发无穷的创造能力。

猜你喜欢

自主性美术创作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Jazz
美术篇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