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壮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探究
2019-03-16白云武
白云武
[摘要]每个民族由于地域、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衍生出的舞蹈艺术形式及特色也各不相同。在我国,壮族人口不仅众多,分布区域也较为广阔,云南省是壮族人口主要聚集的地区之一,生活在这里的壮族民众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民间舞蹈文化。首先简单介绍了云南壮族舞蹈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然后对其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点民间舞蹈传承与弘扬的参考性建议。
[关 键 词]云南;壮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色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灿烂的文化,它们都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珍宝。而对于云南地区的壮族民众来讲,舞蹈则是其最主要的文化传承以及艺术表达的方式,拥有其所独有的艺术特点,是壮族人民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增强自我表达的途径之一,对民族形象的建构、文化传承的延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云南地区壮族民众的舞蹈乃至文化观念与生活方式都开始向着“流行文化”“ 强势文化”趋同,造成了现今壮族民众中只有老年人爱跳传统舞蹈、只有老年人爱说民族语言、只有老年人爱穿民族服装这一普遍现象,这也将造成云南壮族民间舞蹈面临丧失自己艺术特色的危机。如果我们想要让云南壮族民间舞蹈延续得更长,我们就必须对其艺术特色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才可以真正为云南壮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弘扬贡献更大的力量。
一、云南壮族舞蹈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濮”是云南较早的土著民族,壮族就是源于“濮”,相关史料如《尚书·牧誓》《左传》《史记·西南夷列传》等都有相关记载,其民间舞蹈也和“濮”的历史文化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充分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习俗以及社会政治情况。云南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也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条件才形成了云南壮族自身所独有的文化體系,目前云南壮族地区还保留着诸多和壮族民间舞蹈形成有关联的文化现象。例如:原始岩画遗迹,这些原始岩画遗迹多分布在云南文山境内的麻栗坡大王岩岩画、丘北狮子山岩画、砚山大山村岩画等区域,岩画的图案中有很多舞动的人物图案,透过这些图案,似乎可以窥到壮族先民的祭祀舞蹈行为。例如:壮族铜鼓,云南境内出土的铜鼓数量多、种类齐、分布广,很多舞蹈故事和舞蹈图案都在鼓面上栩栩如生地呈现,可以说壮族地区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都蕴含着壮族民众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及生活的方式,而壮族民间舞蹈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以及生活状态也因此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完成了壮族人民文化特色以及精神风貌的有效展示和延伸,这也是壮族民间舞蹈能够一直传承下来的主要原因。
二、云南壮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分析
地域环境为在这一水土生活的壮族民众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水文气候条件、地貌类型、动植物群落生活习性的作用下,对当地的舞蹈艺术特征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由于水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壮族舞蹈韵律柔和内敛的艺术特点
壮族喜依水而居,是最早栽培水稻的民族之一,水田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壮族地区的“稻作文化”,这里的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坝区、山地特色的农事习俗。他们过着“饭稻羹鱼”的农耕生活,性格平和,外柔内刚,因此,云南壮族民间舞蹈当中并没有太多的高难度动作,其在表演时候的力度以及动作幅度也相对较小,速度慢而悠摆,基本上通过缓慢协调的舞动就可以充分展现出淳朴原始的艺术特点,舞蹈的整体韵律以及节奏都有着柔和内敛的特点,舞蹈的内容和动作有很大一部分是表现耕种场景的。例如:女子跳的手巾舞,手巾舞在云南壮族地区流传较广,舞蹈时双人持巾,通过手巾的甩、抛、绕配合脚的踩、颠、悠、跺、点的步伐集体起舞,把播种、栽秧、收割、挑谷等日常生活中的生产劳作模拟再现。
另外,在云南的壮族聚集区,其天气炎热。因此,人们更加喜欢在树荫下、水田边、河边等阴凉地进行劳作,劳作时通常喜边歌边舞,来驱散疲劳、赞美生活,他们相信水有水神、稻有稻神,相信万物有灵,也正是这种原因使他们的舞蹈里有明显的农耕文化以及天人合一的痕迹,蕴含着壮族民众对山水的依恋和热爱。
(二)由于地貌类型的影响形成了壮族舞蹈韵律厚重的艺术特点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艺术发展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云南地貌的类型主要分为五大类:高原、山地、盆地、河谷、特殊地貌,云南壮族生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滇东南的山地、河谷及喀斯特地貌的区域。俗话说“靠山吃山”,这里的壮族人民世代与山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攀爬高山崖壁,穿越丛林激流,他们爱山、守山、护山,无时无刻不在和这里的大山发生着关系,建立在这种关系基础上的舞蹈,也处处体现出了这个民族特有的大山情怀,形成了舞蹈韵律隐忍厚重的特点。舞蹈时多会利用重拍向下、膝盖松弛下蹲的扩张力量来彰显其韵律的厚重。例如:铜鼓舞,铜鼓是神器也是乐器,它在云南壮族地区群众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铜鼓舞壮语称为“拢尼冬”,节奏是铜鼓舞最基础的表现形式,铜鼓舞的敲击方法有12套节奏类型,铜鼓舞也必须依赖于节奏来增强韵律感、表现力与感染力。铜鼓舞动作多以手的变化为主,形成抬臂交叉、甩手下蹲等基本动律,队形多为圆圈和斜八字,舞蹈的主要特点是动作幅度大,身体随着节奏起伏,膝、臀、腰、胸等部位动作刚中有柔,柔中有厚重,动作虽然简单,却包含着壮族民众对生活的表达方式,有着原始舞蹈的遗风,具有原生态舞蹈的艺术价值,蕴含着壮族浓厚的古老生活气息和文化。
(三)由于动植物群落生活习性的影响形成了壮族舞蹈韵律捷和巧的模拟性艺术特点
壮族先民自狩猎鸟兽、采摘谷果以来就与动植物有了生存中不能割裂的联系。壮族民间舞蹈中由于受当地动植物群落生活习性的影响,模仿动植物体态特征、生活习性是壮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内容。这种模拟性舞蹈在其发展过程中更是完成了模仿者在虚拟性形象保存的同时,使其被模仿者的形象表现得到了有效增强,实现了模拟性与形象表现的充分统一,这种模拟性舞蹈往往有着敏捷而灵巧的艺术特征,这种特征折射出壮族民众对被模仿者的了解和掌握,它和壮族民众的现实生活连接在一起,更是在里面融入更多的人为情绪,扩大了其虚拟化、夸张化、人物化的程度,可以对民众进行更好的感化和娱乐,所以这些模拟性舞蹈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情感、愿望以及理想,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娱乐组成元素。例如:《纸马舞》《牛头舞》《玛拐舞》《栽秧舞》等在壮族民间流传的舞蹈,这类舞蹈通过模仿与人的形体运动相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性,舞蹈时敏捷灵巧而又形象逼真,把所模拟的动植物人物化、性格化,同时又借动植物的神态和外形特征来寄寓某种意境,蕴含着壮族民众 “万物有灵”的自然观。
(四)舞蹈节奏方面存在和谐悠扬及热烈的特点
节奏是舞蹈艺术组成的最基本元素,同样也是舞蹈的灵魂所在,如果没有节奏存在的话,舞蹈也就没有办法将自身的美充分展示出来。而舞蹈节奏则基本上都是由速度快慢以及韵律强弱等方面展现出来的,在云南壮族民间舞蹈里面,铜鼓属于不可或缺的重要音乐道具,只有通过这些道具的有效利用才可以实现节奏的完美展现。壮族舞蹈拥有节奏分明的特点,节奏性非常强,可以更好地完成舞蹈韵律以及动作的引导。不仅铜鼓是这样,云南壮族人民还会使用竹竿及其他道具进行节奏打击,通过这些简单器具的有效利用也可以完成节奏频率的有效传递,他们利用打击音的快慢、强弱、长短以及高低等来让人们感受到声音的规律变化。另外,他们还可以利用线条流动以及身体运动让大家感受到视觉的节奏感,并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壮族民众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的情感起伏以及情绪波动,从而让人们对壮族舞蹈和谐热烈及悠扬的节奏特点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三、推动云南壮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弘扬的措施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云南壮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弘扬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为主流文化同化等原因的影响,有的民间舞种已经到了消亡的边缘。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云南壮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弘扬添砖加瓦。
(一)树立民族自豪感,与主流文化同生共荣
要想为壮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树立民族自豪感,与主流文化同生共荣。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从多元化的角度入手树立壮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这样壮族人民才会真正地产生弘扬与继承民族传统的欲望,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对自身的民间舞蹈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要加大在文化宣传建设方面的投入,以此来有效增强辖区内壮族人民的自豪感。
同时,壮族民间舞蹈属于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升壮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丰富壮族人民的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当地职能部门必须要转变自身的发展观念,组织专业舞蹈艺术家深入壮族村寨去参与体验式创作,并邀请壮族民间舞蹈继承者向当地民众传授民间舞蹈艺术,从而完成这些传统资料的有效保存。积极组织和定期召开相应的舞蹈理论探究研讨会议,以此来为壮族舞蹈的传承与弘扬打下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组织壮族民间舞蹈相关的比赛和会演,在使壮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有效丰富的同时,使他们的民族凝聚力以及自豪感都得到有效增强,进而为其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壮族舞蹈文艺工作者应该清楚认识到自身应该承担的传承与发展责任
在当今这个新的发展时代,壮族舞蹈文艺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必须要明确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在做好舞蹈文化继承的同时,展开后续的创新工作。所谓“继承”实际上指的就是做好相关文化的收藏、整理以及保存工作,而“发展”指的则是将壮族舞蹈和壮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充分结合到一起,“创新”性地推动壮族文化发展。如果艺术不向前创新发展的话,其就会彻底丧失生命力并被时代所淘汰,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壮族舞蹈才会真正拥有生命力以及活力。
同时,在进行云南壮族舞蹈创新的过程中,从业人员必须要从动作、结构以及取材等方面入手展开内容的创新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完成相应民族舞蹈风格、韵律以及动作等题材的创作。舞蹈这门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其相对来讲却比生活更高。因此,艺术是有足够真实性存在的,没有民族风格的艺术也就谈不上传承与发展,并且没有民族文化作为基础的创新也根本就不具备生命力的存在,所以要树立敢于吃苦耐劳的决心,深入壮族民众当中去,对壮族人民的生活规律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探究,对民族文化的精华进一步深入挖掘,这样才可以为壮族舞蹈的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将壮族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民族舞蹈创新中
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民间风俗习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壮族民间舞蹈创新的基础就是壮族民俗文化的精髓,要充分把民俗文化和民间舞蹈融合到一起,以此来完成对壮族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所以,相关舞蹈从业人员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转变自身的文化观、价值观、审美观,以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为基础展开相关工作,在民俗文化的大环境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其民间舞蹈的创新发展。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和世界上其余国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开始向着世界范围扩散,对云南壮族民间舞蹈文化感兴趣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升对壮族民间舞蹈的重视,并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措施展开创新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壮族民间舞蹈真正符合壮族人民的欣赏品味以及时代的发展需要。
总而言之,云南壮族民间舞蹈能够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就是拥有其自身深厚的文化特点,这也是其可以自成一家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必须“与时俱进”地传承与发展,必须对自身文化进行持续不断的健全、完善,以此来把自身独特鲜明的文化特点更为清晰地展示出来,获得更多受众的认可与期待,并使其生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和延续。
参考文献:
[1]吴静.壮族民间舞蹈传承中的“原始遗存”及发展趋向初探[J].科技视界,2018(15):101-103.
[2]许子吉.壮族打榔舞的舞蹈特点和成因探究[J].艺术科技,2019,32(11):38-39.
[3]陈尚文.壮族舞蹈中的蛙文化研究:以蚂拐舞为例[J].戏剧之家,2017(10):139-140.
[4]张健.云南壮族舞蹈的艺术特质[J].大舞台,2016(2):168-169.
[5]蒋波.壮族舞蹈《壮族大歌》和《走在山水间》的“继承与创新”[J].大舞台,2017(10):99-100.
[6]白云武.云南文山州壯族舞蹈棒棒灯进课堂刍议[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7(4):318.
[7]张利群.从花山崖壁画造型透视壮族舞蹈文化蕴涵的三维构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27(4):1-6.
作者简介:白云武(1987—),男,彝族,云南建水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滇东南少数民族研究与教学。
作者单位:云南文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