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何不读书
2019-03-16李博宁
李博宁
既然要说为何不读书,自然要讲讲读书是什么。书作为一种流传数千年的信息载体,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把读者和作者这两个群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著书到读书,这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著书是将作者所掌握的信息,以图文的形式记录在纸张上。读书是将无数纸张上记载的信息,收录到读者的记忆里。由此可见,读书的本质,便是收集信息,正是经由读与写的行为,无数的信息才得以更好地传递,随着历史的长河流传至今。读书之人往往拥有比其他人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所见所闻也更加广博。在社会分工方面,这些掌握了丰富知识的读书人,被众人推举到领导地位。因此才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时至今日,人们为何又不愿读书了呢?
过去有言:“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秀才博览群书。在当时,读书是最简便快捷的在大范围内收集信息的方式。然而在今天,科技的发展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多样的方式,过去读者需要主动去寻找并搜集信息,颇费“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力。如今信息则是通过手机等信息传递终端不停地扑面而来,让人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不必苦苦追寻,便有信息送上门来,这也让原本“物以稀为贵”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廉价,也让人们越来越不重视读书这种传统的信息收集方式。
那么在如今,是不是就没有读书的必要了呢?并非如此,与被动接受扑面而来的信息相比,读书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读书的过程除了基本的收集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读书过程中经历的自主选择与再创造。读书过程中,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是读好书的前提。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再创造则是对书的升华。“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读书之前,要明白自己需要的信息是什么,根据需要去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对自己的成长有益的书籍。对于宣传不良思想的文化垃圾,則应退避三舍。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再创造,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读书感受,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人生理念。有选择地收集信息,用收集到的信息创造属于自己的思想,这正是在这个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我们应当追求的读书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