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天青釉汝窑的釉色艺术

2019-03-16刘恩霞

名家名作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汝窑青釉釉色

刘恩霞

[关  键  词]汝窑;美学;天青釉

宋朝时我国文化艺术大繁荣,艺术硕果累累,宋代的瓷器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高峰。在宋朝,名窑风格迥异,“汝、定、官、哥、钧”大有区别,不同的风格类型共同融合成宝贵的瓷器文化,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极为重要的宝藏。群窑之首是汝窑,遗迹出现在汝州因此冠名为汝窑,《坦斋笔衡》是宋代叶寘的著作,他在书中写道:“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宋代诗人陆游也曾经在《老学庵笔记》里记载说: “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汝窑传世品极少,被誉为“稀世之宝”。

一、宋代汝窑的釉色分类

汝窑瓷器自北宋诞生以来,九百余年,独步天下,冠绝古今,无数人慕情于此。在宋朝,人们认为青色更加符合自然状态,所以汝窑瓷器与此有极大的联系,这样呈现出一种飘然、轻松、安和的理想状态。在宋朝的时候,全部窑口里色彩鲜艳度最高的实属汝窑的釉色。青占据了最大的比重,最普遍的釉色是天青与天蓝,其次还有豆绿、月白、葱绿等。同色之间还有色差,有浓淡之分。明代学者高濂的《燕闲清赏笺》言:“汝窑实为玛瑙末入釉,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其釉色有天青、粉青,还有葱绿和天蓝等。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 吕成龙是现在著名的瓷器专家,《试论汝窑的几个问题》是他的一大著作,他认为:“淡天青存在于蓝、绿二色之间,绿色是一种充满静谧感的温和色彩,而蓝色则是带有神秘感的冷色,淡天青色既有蓝色之冷,又具绿色之暖,是一种冷暖适中,优雅和谐的色调,这种色调体现了宋人所追求的色彩中的理想境界,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审美情趣。”因此,朝廷命人由汝州进行制造青窑器。

二、天青色成为汝窑釉色主基调的缘由

宋代汝窑瓷器表现出“樸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精神内涵,不重彩饰而以造型釉色取胜,展现出清丽秀雅的艺术风格。瓷器单以釉色来呈现艺术效果非常难,色彩的饱和度高会直接导致瓷器俗不可耐,饱和度低又会显得沉闷粗糙。然而,宋代的汝窑釉色大大不同,闻名于世的是其简单、独特的清丽状态。汝窑瓷器的“青如天”,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其饰品与色调,同时也不是炫目的光线和色调冲击,是青色独特的飘然安和的境界,让我们欣赏其内在的含蓄魅力。这种青色调蓝如宝石、青似碧空、粉青典雅,最深者如蔚蓝的天空,有似“雨过天青云破处”,又如清澈的湖水,如玉石般质感,似乎摒弃了唐人那种艳丽豪华,以宁静取而代之。而豆青釉也别具特色,釉质莹厚如堆脂,青雅素净,质美蕴蓄。汝窑瓷器天青色釉幽玄、静谧的独特魅力,古朴、浓厚、天然拙朴、柔丽静雅的境界,正好迎合了宋徽宗的审美趣味。正因为宋徽宗极其喜爱青色,所以他命令“弃定用汝”。宋徽宗是北宋的统治者,他信仰道教,自称是“教主道君皇帝”,天青色是道教一直追求崇尚的象征色,汝窑的“雨过天青”独特迷人的釉色显示出天空清澈、淳朴、轻盈的特点,这表达了道教自然无为、回归朴素、回归真理、平和深远的宗教意蕴。

三、汝窑天青釉和其他青瓷釉色的比较

汝窑釉色,折射出内在之美,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名瓷辈出,各具风采。青瓷作为很重要的分支,唐代的越窑、宋代的汝窑、官窑、龙泉窑、耀州窑都属青瓷窑系。但汝窑的天青色却和其他的青瓷能够区别开来,天青釉色是汝窑占比最高的色调。然而色彩的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光线、角度等都是其影响因素。光线较明亮的状态下,色彩呈现青中显黄的状态,就像在下雨之后晴朗的蓝天上出现的金色光线一样。而光线较为暗沉的状态下,色彩呈现青中带蓝的状态。最根本的因素是玛瑙在入釉的时候导致釉面产生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不一样的气泡和光线产生的反射效果有很大的区别。

四、天青釉系汝窑釉色的当代审美观

“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是汝窑釉色的真实写照,其外表不加修饰,以釉色取胜。这种神秘的釉色使汝窑在宋代获得了“唯用汝器”的特殊地位。在现代看来,依然是我们今人的美学诉求。

当代人崇尚追求真我,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温暖与生活的宁静。天青釉系淡雅通透,似自然之色。其魅力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然,亲近自然的向往,今人对天青釉系汝窑釉色的认同感、亲切感,使汝瓷艺术在当代美学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 汝州市荣盛汝瓷开发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汝窑青釉釉色
化“腐朽”为神奇,这件汝瓷美吗?
浅谈宋瓷
探索铜官陶釉色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
玛瑙为釉 青瓷之首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浅谈毡包青釉
古陶瓷鉴定:从标形学到痕迹学
赵占水向南博捐赠珍贵汝窑碎瓷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