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2019-03-16王金香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5期

王金香

(桐城市碧峰学校 安徽安庆 231400)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本文试对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作如下分析。

一、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发展的认识

(一)语文阅读的本质

语文阅读在本质上是阅读者通过识别序列书面语言符号、理解序列书面语言符号的表征指代意义,并在头脑中借助已有的经验与之进行互动的过程。阅读可以帮助阅读者进行自身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的建构。而对经由阅读材料所提供的间接经验的认知、理解和内化则是个体学习的重要途径。这种人类特有的学习方式,大大缩短了个体经验积累的时间,不必事事亲为即可获得间接经验。另外,对书面语言符号及其指代意义的关注和理解是有效语文阅读行为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而这必须得到个体有意注意和抽象逻辑思维的支持。而这两个条件在小学生身上均已得到了基础性满足。

(二)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特别是初入小学学习的学生,其思维发展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小学生使用概念的能力还比较低,还不能完全脱离具体事物或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感知与理解。对于比较熟悉的概念,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比较高,但是对于那些相对陌生或者没有相关经验积累的概念,其思维水平还比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表征能力会越来越强,抽象概括能力也会水涨船高,即抽象思维水平会逐渐提高。

根据叶圣陶先生的观点,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称。而语言有四个子系统组成,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它们分别与发音、意思、整体结构及日常使用都有关系。在言语能力发展方面,儿童首先发展的是口语能力,小学低年级儿童基本能够完成日常生活用语的合理使用,但是在进行书面语言阅读理解的时候会出现不适,到了小学高年级将会得到改善。这主要是因为书面语言的结构性与系统性都较之口头语言严谨的多,如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很难有好的表现。在语法的掌握上,低年级儿童还不能明确掌握语法结构,大约从四年级开始,儿童才能自觉地掌握语法结构,并合理运用。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是多样的,在把握语文阅读本质和条件及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发展的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训练、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一)丰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

狭义的阅读指的是对书面语言进行理解的过程,对各种概念的掌握自然是其成功进行的前提条件,而概念的掌握往往离不开生活经验的支持。通过丰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引导其去体验完整的生活经验,势必有利于其掌握各种概念。

为此,可以鼓励小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感官作用获取有关自身生活的表象经验,在不同地点的所见所闻、对不同人、事、物的接触和互动都是个体进行经验建构的过程,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相关书面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应是材料的适宜性。阅读材料的适宜性有如下含义:一是材料本身应是对儿童已有表象的语言符号化,且应该处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二是阅读材料应被精心地设计和选择,每一篇阅读材料都应该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对特定的词性、句法和章法进行关注。三是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具体的阅读材料的选取时,应兼具教师或家长帮助遴选和学生自主选择两种方式。我们主张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就教师帮助选择材料而言,一方面教师的视野更开阔,选择的材料面比较宽;另一方面,教师对材料的把握能力更强,选择更具有针对性,如材料本身所具有的主旨思想、句法、章法等等。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而言,这是对学生选择权的尊重,可以充分地调动其积极主动性,对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兴趣意义重大。当然,此两种方式均要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

识字量的多寡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果。开展识字教学的方式一般包括阅读前的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前者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解决对陌生字词的认知和识记,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时更高效一些;后者指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就遇到的生字词进行认知、理解和识记,可以使读者在具体应用情境中对生字词进行较为准确意义的把握。虽有学者认为随文识字的效率极大地阻碍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但我们不能否认其在提高字词准确应用方面的价值。所以,应有的态度应是充分发挥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各自的优势,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

合理设置阅读前指导语。小学生还不能对结构化的阅读材料进行整体的把握和精确的理解。在阅读前指导语中,老师可以对材料的文体进行定性,如此可以帮助小学生很快进入特定文体境域之中,也更容易把握文章主旨。还可以通过问题设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对阅读方法的使用上,我们主张通用方法和专用方法的兼顾,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前者意指在阅读所有文体材料时均可使用的方法,如“一读二想三划重点四议论,最后小结。”;后者主要是针对特定文体所选择的阅读方法,如阅读童话故事,重在抓住情节;阅读诗歌,要紧扣关键词,体会意境;阅读议论文,要抓住论点、论据和论证,等等。

当然,“法无定法”。只有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正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