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学古诗
——浅谈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2019-03-16王莉
王 莉
(定远县城北小学 安徽滁州 233200)
诗歌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犹如一朵金莲,流光溢彩,香远益清,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涤化着众生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让人们体验到了生活的美好。
不论是《诗经》《楚辞》《乐府》,还是唐诗、宋词、元曲,诗歌的发展史就像一首跌宕起伏的乐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快餐文化、电子书籍、影视作品的冲击,诗词歌赋这些传统文化被一层厚厚的尘埃掩盖了昔日的光芒。
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诗词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各种媒体介入宣传中国的诗词文化,诗歌朗读、诵读比赛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一些地区的小学识字教学以古诗文作为教材,高中语文课标也将古诗文背诵篇目的数量大大提高,这些活动和举措无疑是对传统诗词文化的一种复兴。但囿于古诗的语言言简义丰,情感的表达往往借助于意象,写意性较强,因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探索出适合小学生的、既符合诗词本身韵味特点又兼具趣味性的诗词学习方法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积累古诗,奠定基石
苏轼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无点墨的人自然不会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诵读经典诗歌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身气质,还能增加学生的文学修养。小学是记忆的黄金阶段,诗歌又和儿歌有着相似的“面孔”——内容上短小精悍,形式上合辙押韵,读起来音韵和谐,极富节奏感。所以,在这一阶段多多去记诵一些古诗词,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识记古诗却是头等难事。张冠李戴的现象经常出现,如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记成“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最高层”,将“孤帆远影碧空尽”记成“孤帆一片日边来”。如何让识记变得有滋有味?我认为具体有这样几种方法:
1.突出重点,细细品味
针对已经纳入小学课本的古诗词,我们要去重点记忆,应该达到会背会写、理解诗意的程度。因为这些诗词是教材编写者精心挑选的优秀篇目,对以后学习其他的古诗有着重要的迁移作用。例如,我们在学习《敕勒歌》《江南》等诗歌时,不仅要能领略祖国不同疆域的大好风光,还要能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因时制宜,批量记诵
古人写诗多半因景生情。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环境,往往引发诗人不同的情感,所以在记诵古诗词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诗歌想表达的不同情感类型来记诵。在草长莺飞、百花盛开的春天,我们把《早春》《春雨》《咏柳》《春日》等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欣赏无限春光的同时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培养他们热爱春天的情感。在骄阳似火、绿树浓荫的夏天,我们不妨带着孩子去看看《山亭夏日》,感受《小儿垂钓》的乐趣。在金风送爽、天朗气清的秋天,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看看《山行》中的红叶,体会《枫桥夜泊》《秋夕》中抒发的情感。在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冬季,我们可以陪着孩子围坐在红泥小火炉(《问刘十九》)旁,透过窗户看《江雪》中枝枝《梅花》和棵棵《青松》。除了按季节诵读,我们也可以根据诗歌传达的不同情感去记诵,如离愁别绪类、欣喜愉悦类、恬淡闲适类等。
3.确定主题,迁移识记
每学期开始,老师可以确定不同的主题,如“风花雪月”“云霜雪雨”“山水鱼鸟”等;接着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去搜集诗歌,把诗歌归类整理,在学期结束时制作成主题诗集,自主识记。这样既培养了孩子搜集整理提取信息的能力,又增加了诗歌学习的趣味。
让孩子们积累古诗词,不仅增加了他们的诗词储备量,还为他们今后品味鉴赏古诗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由意生画,以画解意
现下检验古诗教学效果仍以默写、理解重点字词句为主要手段,所以孩子们只盯着重点词句的理解,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自然无法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更别谈从诗中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情操了。那么如何能把年代久远的创作背景再现于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观其景、感其情呢?我在教学中常常采用“题诗画”和做手工这两种方式。
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欢为画题诗,根据画意,用诗来咏叹画面的意境,抒发作者的情感。如唐代王维的《画》,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元代王冕的《墨梅》,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而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动手操作,画画和手工是他们喜欢的课程。相对于古人的为画题诗,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为诗配画。如学习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我们可以让孩子把心中所想的荷花、荷叶画出来,孩子会很愿意把心中所想以画作的形式展示出来的。有的同学可能还会丰富画作,画上周围的亭台楼阁。这无疑是对文本内容的再拓展。他们因自己的画作而喜欢上美丽的荷花,喜欢上西湖的夏天,自然而然体会到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为诗题画这一方法既调动了孩子学习诗歌的兴趣,又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除了为诗题画,在学习古诗时,我们还可以把诗歌的学习与手工课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我们学过的诗歌题在我们做的小手工上。譬如把杜牧的《秋夕》题在我们做的小团扇上,把颜真卿的《劝学》题在我们做的书签上。这样做出的手工既美观,又充满文艺感,而且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三、诗书结合,一举两得
除了与美术和手工结合之外,学习古诗还可以与书法相结合。我们可以把古诗词作为书写素材,孩子喜欢哪首古诗就写哪首古诗,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每周的书法课上选出写得最好的古诗词展示在学校的优秀作品栏里。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学习古诗词和书法的兴趣都得到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四、配乐入诗 有声有色
诗歌最初是用来配乐演唱的。汉代的乐府诗,唐宋的曲子词,都可以说是当时的歌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的阅读和鉴赏功能被大大提高,而“歌”的功能却逐渐消失。小学生很喜欢唱歌跳舞,所以学习古诗词不妨从配乐演唱入手,以此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江南》时,我们可以以古筝琵琶为背景音乐来唱着学,学习《池上》《咏鹅》等诗时我们配上节奏感强的音乐来教孩子们唱。孩子们在感受诗歌韵律之美的同时感受其意境,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诗歌。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在播放背景音乐的同时配上符合情境的画面,让学生边听边唱边看。我想,这样的学习比我们单纯的讲授诗意诗情更能激发孩子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
诗歌学习的方法有很多,但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在教学诗歌时,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出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才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才能让他们对我们传统的古诗词文化产生兴趣,自觉地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