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寓学于趣
——利用趣味家庭作业创设语文课堂氛围的经验总结
2019-03-16方婷婷
方婷婷
(合肥市第三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1)
引 言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节课得以成功进行的保障,课堂气氛不仅与教师,也与学生息息相关,因为它是教师和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共同创设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情境,对教师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在教育课堂中的参与、领悟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即在笔者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利用趣味家庭作业来创设语文课堂上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是一门最具创造性的学科,是积淀了太多历史经验的学科,是负载教育教学任务最多的学科,是专业化程度最高然而也是最低的学科。怎样使语文课堂变得高效,良好的课堂气氛尤为关键。而良好的课堂氛围会使学习变得无拘无束,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呼吸,这是每一位教师所期待的理想境界。于漪老师说:“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然而现实中的高中语文课堂却因为种种原因显得僵硬、枯燥,这不仅会让学生有压抑感,泯灭孩子们智慧的火花,还会让教师失去了教学的兴趣。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笔者都会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如何让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拥有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更高效地凸显语文课的意义呢?十年来笔者通过仔细观察和探索实践,总结出利用趣味家庭作业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从而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图画创作法
绘画的好处不胜枚举,仅就语文教学来说,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使他们对描述的物象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能引导学生进入文境,用心遐想,学生在创作的同时还能锻炼意志,产生美好的希望。鉴于绘画的这些作用,笔者总结出图画创作法这种家庭作业的反馈形式来创设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这种家庭作业的反馈方式可以在两种情况下使用:预习和结束一篇文章时。
在一篇新的文章开始学习前,我会先要求学生们在家预习课文内容,用画笔描摹出文章中描绘的具体情境或者主要人物。例如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要求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水彩或者素描描绘出词中创设的情境或者塑造的主角。在正式上课前,学生们拿出自己精心创作的画作——有片片憔悴飘零的菊花瓣,有人比黄花瘦的倚窗词人肖像,还有倍增离愁的细雨梧桐……张张画作体现着学生们的用心,在正式上课前学生关于此课的兴趣已经提上来了,然后我再提出要求,如画作中的景和人与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一堂有深度的探究课就这样开始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绘画同时也是把别人看不见、把握不了的情绪以图像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样,孩子们在画画时,也会把自己的性格倾向、心理需要等投射到画面里的人或事物上,所以在学习了一篇文章后,学生在把对文本中人物的理解诉诸画面时就会把自己的情感、内心的想法投射其中。这无疑是一种正能量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祝福》这篇小说后,我让孩子们回家仔细回忆和体会小说情节,用铅笔画出祥林嫂的形象。学生们在绘画时都比较注重对于人物眼睛的细节刻画,从而加深了小说中对于人物形象刻画手法的印象,也唤起了他们对被蹂躏、被压迫的主人公祥林嫂的同情。
这种绘画创作反馈,不仅使得不重视语文的高中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而且调动了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同时学生作品的课后展示更是迎合了青春期学生的渴望被关注、被欣赏的心理,间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表演法
90后甚至00后的高中生大多自信、开朗,乐于在同学同伴面前展示自己阳光健康的一面,尤其喜欢COSPLAY,所以我利用孩子们的这种表现欲望和心理,经常在一些有故事情境的课文教学中使用表演法。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我邀请有表演想法的几个学生提前准备关于鸿门宴中高潮迭起的那部分内容。上课时,项羽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刘邦的能屈能伸、果敢坚决,张良的足智多谋、冷静老练,范增的老谋深算和妄自尊大……都被这几个学生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樊哙的忠心勇猛、粗中有细更是赢得阵阵掌声。这堂课中,学生们的活泼、灵动、幽默被激发出来,作为观众的其他学生也能根据同学的表演品评优劣,进而加深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了解。
同样,这种表演法还可以再简化成分角色朗诵。例如在学习《哈姆莱特》选文的第三场比剑的戏时,学生们可以挑选各自喜欢的角色进行朗诵,甚至可以反串朗诵。那一节课上,“哈姆雷特”的真诚忏悔感人至深,“雷欧提斯”的犹豫让人心酸,“克劳狄斯”的虚伪奸诈让人切齿,“霍拉旭”的忠诚不弃让人动容……
心理学中,表现欲是人的基本欲望,是个性突出、有生命力的表现,而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灵动、活泼的,所以这种形式的家庭作业能够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和互动,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竞相迸发,使得语文课堂不再是沉寂的一潭死水。
三、音乐法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它不只是表达的艺术,还是引起共鸣的艺术。现在的高中生尤其爱听音乐,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就投其所好,利用多媒体,在课程导入部分播放相关的音乐。如我在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就播放了他们喜欢听的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的伴奏,然后让他们猜歌名从而导入新课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时,我播放了《月满西楼》,朗朗上口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让学生们跟着轻唱起来,在优美缠绵的音乐声中开始新课的学习;高三进行诗歌复习时,我播放了一首许巍的《喜悦》,那动人的旋律、沧桑的声音、深挚的情感和对故乡及亲人的眷恋拉开了复习古典诗歌中思乡诗的帷幕……
当然,除了课堂上使用音乐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以家庭作业来创设氛围。譬如在学习比较理论化的文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我就事先要求学生在家准备关于爸爸妈妈的歌曲,然后课堂上的前五分钟就用来举办一场小型的演唱会,准备曲目的同学唱出高潮部分,在歌声中,拉开课堂序幕,在歌声中,体会文章情感。
音乐的感染力是毋庸赘述的,旋律中流淌的不仅仅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更是创作者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生命的完美诠释。选择合适的音乐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氛围,用音乐中真挚的感情触动学生的心灵,对他们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生活的技能和建设积极的心理,鼓舞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
四、趣味竞答法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以知识本身来吸引学习”。而理解和记忆就是知识的获取途径。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记忆是理解的必然,对于繁多的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和文化常识,想要全部记住是很困难的。死记硬背不仅枯燥,而且效率低下,因此我的另一项家庭作业就是每过一个月让孩子们将学习过的文言文知识按不同的类别加以整理,第二天的语文课就以小组竞答的方式或者用在黑板上写出答案的方式进行评比,这样在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巩固了知识点。
这种趣味竞答的形式还可以衍生为猜谜、自制试题等方式,用充满乐趣的竞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身的记忆,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这种良性竞争不仅能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而且其中聚沙成塔、滚车轮的战术也会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培养合作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五、自主创新法
所谓教学,有教有学,因此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师只起着主导作用,真正的主体还是学生,所以有时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家庭作业,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个时候,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就涌现出来了:在学习《动物游戏之谜》时,学生们要求每人观察一种动物的游戏,然后归结到文本的四种假说中;学习《小狗包弟》时,提出“破冰行动”,消除自己和父母同学的隔阂误会;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要求脱稿朗诵文本中的排比段落;学习《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时,要求每人准备一个成语故事并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诸多想法层出不穷,这些种种形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们用更多的时间了解语文、学习语文,提高了他们巩固自身知识的能力。
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这种公平我想更多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不忽视任何一个。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一分子,即使他们不能在每节课上都获得参与的机会,但至少这样的家庭作业能让他们愿意学习语文,能唤醒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只有天马行空的幻想,而并不付诸实践,那就只能是空想,所以学生们将自己设计的家庭作业说出来并且尽可能地完成并有新的收获和体会,才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真正发挥。
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上述的各种方法在实施时创设了宽松、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提高,使得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合作自主互动的教学对话平台。但是,这些形式的家庭作业只是提高课堂氛围的手段而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运用时也要适时适度,因课而异,不能让语文课仅仅关注课堂氛围而失去了她原有的真意——借助于语文学习来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思维能力。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应该是唤醒——唤醒老师的自身精神和人格魅力,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快乐”,唤醒文学蕴含的思想与情感,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