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提升深度贫困群体内在脱贫能力研究
2019-03-16王雨柔
王雨柔 东 波
(1、2.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163318)
贫困是产生于人类社会中既复杂又综合的一种现象,除了收入不足的表现,还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地位等多个维度的平等权益缺失。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理区域,贫困的具体内涵具有差异性,应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精准识别深度贫困不仅要把握贫困程度,更要把握贫困主体的脱贫能力。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瞄准能力贫困;二是贫困分析要突破旧有的静态的横向研究思路向动态思路和方式转换,注重贫困群体在不同时期贫困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区分暂时贫困和长期贫困。
一、深度贫困群体内在脱贫能力表征分析
(一)深度贫困、深度贫困群体及内在脱贫能力内涵界定
1.深度贫困
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物质资源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贫困主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往往不能得到满足。深度贫困不同于一般贫困,具有“贫困程度深且长期陷于贫困状态”的基本特征[1]。在这种状态下,深度贫困群体往往表现为在教育机会、文化水平、身体素质、社会资本等方面均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无力摆脱贫困现状,即使暂时脱离贫困,返贫发生率依然很高,并且出现明显的代际传递特征。
2.深度贫困群体
贫困群体是指可支配收入低,自身及其家人基本生活维持困难。与一般贫困群体相比,深度贫困群体不仅在生活上存在困难,并在社会环境中更为缺乏相应发展机会,竞争力也更弱,存在贫困人口占比和贫困发生率高的特征。
3.内在脱贫能力
脱贫能力是指贫困群体依靠内外部资源,摆脱贫困生活状况,达到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能力。内在脱贫能力主要是指贫困群体发挥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运用社会资源,吸收、交流新知识,习得谋生技能,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自我发展能力。主要体现为脱贫主观能动性、开发和利用资源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脱贫主观能动性是指贫困群体有独立自主的发展意愿,保持脱贫信心,主动参与扶贫工作。开发和利用资源能力是指贫困群体有效开发和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如知识储备、身体条件等,以及外部资源,如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贫困群体依靠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创新,习得谋生技能,改善和升级自身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实现稳定持久发展的能力,有助于贫困群体实现真脱贫,防止返贫困。
(二)深度贫困群体内在脱贫能力表征
1.缺乏主动脱贫的能动性和自我脱贫信心
深度贫困群体在面对更好的生活时,都希望改变贫困现状,具有较强的脱贫意愿,但其主动脱贫的意识较弱。长期的“输血式”扶贫致使贫困群体在享受政府和社会主动帮扶的同时,形成“等、靠、要”的贫困依赖心理和“穷自在”的贫困认同心理,对未来发展缺少长远规划,缺乏主动脱贫的进取心,对主动改变现状来实现自我脱贫具有一定排斥,存在自卑畏难心理,不相信自己能够胜任更好的工作,缺少脱贫自信心与主动脱贫志气。
2.开发和利用资源能力较弱
深度贫困群体大多处于地理位置偏远,社会经济基础弱,发展落后,接受新事物缓慢,生活方式落后的地区。与主流社会联系沟通较少,市场信息获得不足,筛选分析信息能力有限,利用和开发社会资源能力低,就业开拓能力较差。深度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范围局限于具有相似生活背景的同质群体中,公共参与度低,与其他社会成员、社会团体的联系较少,社会支持网络较小,有效获得的资源单一,运用资源途径有限,开发和利用资源能力较弱。
3.文化水平低、知识吸收与交流能力较低
深度贫困群体普遍存在教育文化水平低的情况,大多为文盲及半文盲。所处地区与主流社会地区接触少,接受新事物缓慢,受交通条件制约,信息交互不畅,缺少学习的机会和途径,对外界社会新发展、新知识的吸收与交流能力差,对不同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创新能力不足,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差,对生活生存知识的学习主要来自群体中的长辈或自我摸索,获得新知识、能力机会较少,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有限。
4.身体素质较差、谋生技能单一
深度贫困群体的生活水平低,长期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导致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卫生保健条件差,不利于身体保持健康。因此,自我发展的身体基础条件较差。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公共基础建设薄弱,农业耕作机械化程度低,水土资源有限等问题。深度贫困群体大多从事简单、原始的农务活动,经济效益低,谋生技能单一,非农就业能力欠缺,自我发展的技能条件较差。
二、深度贫困群体内在脱贫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由于深度贫困群体大多处于老、少、边、穷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社会文明程度低,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深度贫困群体更容易受到贫困亚文化、教育资源和教育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支持等影响。
(一)贫困亚文化的影响
贫困群体缺乏主动脱贫的能动性和自我脱贫信心的原因,主要是受个体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体系等贫困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个体精神层面的“贫根”,表现为文化价值观念落后、个人进取动力不足,出现自卑畏难心理。其一,贫困群体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相对封闭的贫困地区,其价值追求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观念上,没有主动脱贫的意识;其二,国家对贫困群体开展的以资金扶贫为主的扶贫工作力度大,使贫困群体的“等、靠、要”的贫困依赖心理逐渐养成,人格不能独立,个人进取动力缺失;其三,贫困群体往往存在文化水平低,基本谋生技能单一,技能掌握和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在与外界交往时,产生自卑畏难心理,更有甚者形成“穷自在”的贫困认同心理,认为这都是“命运”。在这些贫困亚文化的影响下,贫困群体很难形成积极的主观脱贫能动性,以及自我脱贫信心。
(二)教育资源和教育基础设施缺乏
贫困群体的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主要受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稀缺的影响。由于深度贫困群体大多处于地理位置偏远,社会经济基础弱,发展落后,生活方式落后的地区。教育资源稀缺,如教育人才缺乏,教师教学素质较低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导致深度贫困群体整体受教育年限短,科学文化水平低,文盲及半文盲人口占比高,知识吸收与交流能力差,难以进行有效的知识和技术积累、创新,谋生技能缺乏,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能力有限。同时,贫困地区往往处于与外界发达地区接触少的状态,且交通不便,长期的物质贫穷导致文化落后,并逐渐与主流社会文化脱节,信息流通不畅,新知识、新技能获得有限,最终导致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三)社会支持缺乏
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政治发展落后,社会资源短缺,由于社会活动参与机会有限,贫困群体主要参与家庭活动,而公共参与度低,与不同阶层、不同环境群体的有效沟通和亲密交往机会少,社会交往范围小,获得社会支持有限。同时,深度贫困群体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扶贫政策的解读能力较差,对可拥有资源了解较少,开发和利用资源能力有限。另外,贫困群体生活水平低,劳动力健康状况差,而深度贫困地区往往缺少医疗资源,医疗卫生条件差,致使贫困群体缺少必要的医疗支持。面对个人或家庭成员深陷疾病时,往往缺少救治条件且难以承担起昂贵的治疗费用和长期的疗养费用,这使得贫困群体在脱贫过程中极有可能因病因灾致贫返贫。
三、社会工作提升深度贫困群体内在脱贫能力的独特优势
脱贫攻坚进入到“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在政府提高扶贫效率的同时,还应加大社会各方的扶贫力度。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落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是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有力举措。
(一)社会工作理念优势
从理念来看,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的救济活动,关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是一种助人的、利他的服务工作。这与脱贫攻坚工作中蕴含的“扶弱济贫”的理念是相通的。另外,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专业助人活动,其价值基础主要是人道主义价值观念,这就使得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贫困群体的脱贫过程中,能够在“平等、尊重、接纳”等价值理念指引下,帮助贫困群体实现脱贫。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社会工作是以贫困群体为中心,以贫困群体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强调在脱贫过程中对贫困群体开展人性化服务,以充分调动和挖掘贫困群体脱贫主动性和创造性脱贫,实现助人自助,这与国家所倡导的“造血型”脱贫理念是相通的。
(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技术优势
首先,社会工作能够运用直接介入方法,了解贫困群体独特的个性化问题和需求,与贫困群体建立深度联系,有利于对贫困群体精准建档立卡,实现精准扶贫,协助贫困群体对当下问题的解决,以及调节各种心理问题及变化。其次,社会工作者通过采取间接工作方法,如社会工作行政方法,介入到扶贫、脱贫工作体系。一方面,按照行政程序,将社会福利政策变为具体社会服务,有助于提升贫困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扶贫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对扶贫相关问题进行政策倡导,使政策适应贫困群体的切实需要,促进长远发展。此外,社会工作预估、评估的工作方法有助于对深度贫困群体脱贫能力进行精准识别,避免出现“退出”问题,确保服务计划符合贫困群体需求,以更好地促进贫困群体的成长发展。
(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优势
全国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的社工毕业生约为10000人,形成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同时,社会工作机构汇集了大量一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能够为脱贫攻坚总任务提供大量的扶贫人员,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
四、社会工作提升深度贫困群体内在脱贫能力的对策
(一)“社工扶志”:激发深度贫困群体主动脱贫的主观能动性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志即志向,是指一个人的心之所向。对贫困群体进行“扶志”,在本质上就是消除来自贫困群体精神层面的“贫根”,激发贫困群体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从赋权理论视角出发,激发深度贫困群体脱贫主体意识“觉醒”。社会工作者在面对贫困群体的消极脱贫心理状态时,应首先通过有关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帮助贫困群体建立正确的生活信念,确立合理的人生目标。其次,向贫困群体普及当代主流社会中流行的核心价值观,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宣传成功实现脱贫的典型例子,协助贫困群体融入社会大家庭中,提升贫困群体的社会认同感,以提高其主人翁意识,增强自信心,进而增强其独立、自主、自愿的发展意愿,调动其脱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迈出实现成功脱贫的第一步。
(二)“社工扶智”:通过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提升深度贫困群体教育文化水平
“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扶贫必扶智”:即在对贫困群体展开扶志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贫困群体的扶智工作。社会工作者基于优势视角理论,一方面,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从外界积极争取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等资源,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指导贫困群体学习和掌握脱贫技能,提升运用资源的能力,增强抗击贫困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辅导贫困群体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培育文明乡风,促进贫困地区移风易俗,摆脱贫困亚文化影响,逐步提高贫困群体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升开发、利用资源能力和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政策宣传解读:帮助深度贫困群体识别并抓住脱贫机遇
社会工作者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基于优势视角理论,能够坚持贫困群体的脱贫主体地位,在与贫困群体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基础上,因地、因人制宜,向贫困群体宣传解读扶贫政策,协助贫困群体对各种扶贫政策加深了解,并与自身优势联系起来,提高贫困群体参与扶贫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的行动中来。协助他们识别并抓住脱贫机遇,促进贫困群体自我选择和发展可持续生计项目,实现自主创业就业,形成“造血型”脱贫,并逐步达到稳定的可持续脱贫。
(四)因人施策的专业方法:为深度贫困群体提供专业化服务
第一,运用个案工作方法,解决贫困群体情绪困扰问题。通过开展个案工作,深入了解贫困群体的基本信息以及问题和需求,敏锐地发现贫困群体的情绪困扰和需要。基于社会工作的基本工作原则,为贫困群体心理需要及问题提供有针对性服务,让贫困群体能够感受到社会工作者传递的关心、温暖等情感,使贫困群体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最终协助贫困群体解决情绪困扰问题,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确立合理的人生目标,增强抗逆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改变。
第二,运用小组工作方法,构建贫困群体“互助”网络。社会工作者应鼓励有需要的贫困群体主动参与进来,建立贫困群体社区互助小组、贫困群体子女兴趣辅导小组,以及贫困群体及其子女与其他社会阶层成员组成的互助小组等。通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活动,使群体成员之间进行互动,逐步建立贫困群体“互助”网络,使贫困群体及其后代能够在与他人交往的同时,学习实用技术和技能,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以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提升内在脱贫能力,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使贫困群体及其家庭最终走出贫困的恶行循环。
第三,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加强社区能力建设。首先,社区工作者要与社区中的居民、社区各组织及其领导和社区领袖等建立友好的社区关系,获得他们的信任;其次,积极倡导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引入到社区建设中,帮助贫困群体理解社区互助行为背后的意义,引导社区居民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形成与提升,帮助他们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社区协调组织,以制定并实施社区发展计划,促进社区问题自我解决,实现社区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