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视角下乡村人民的劳动幸福感探析——以安徽省岳西县五河镇为例
2019-03-16齐旭旺
齐旭旺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探析乡村人民的劳动幸福感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人民能否在劳动中获得解放、尊严和全面发展,是否在劳动中感到幸福?笔者结合对安徽省岳西县五河镇的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乡村人民在劳动中感受到的不再是艰辛和单调,而是一种享受和自由,能够通过劳动使自身得到解放、获得尊严并得以充分发展,乡村人民的劳动幸福感获得了提升。本文试图在阐发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的过程中探析乡村人民的劳动幸福感。
劳动是创造幸福的重要源泉,劳动本身就是幸福,这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个人的自我实现”[1]174,人在劳动中才能“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2]163。劳动使人同动物区别开来,使人同自然发生了关系,使人同人发生了关系,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人。但劳动创造的不是人本身,而是人的类本质。当人在劳动中能够展现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时,才能真正在劳动中获得解放,获得尊严,获得全面发展,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性和享受性,这就是劳动幸福。这诚如何云峰教授在《劳动幸福论》中指出:“是劳动让人成为人,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不劳动就只是一种生命体而已,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类本质。”[3]43劳动创造人的类本质,所以劳动可以创造幸福;人在劳动中可以展现自己的类本质,所以劳动本身就是幸福。
一、在劳动中获得解放
在劳动中获得解放,不是从劳动中解脱出来不劳动,而是指在劳动过程中遭受的摧残性和折磨性逐步降低,人民自由劳动的意愿性增强,劳动的享受性和快乐性逐步提升。马克思认为,当劳动“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159时,人就被劳动所奴役,劳动幸福就不会存在。劳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劳动可以创造幸福,另一方面劳动具有一定的折磨性。消除劳动中过度的折磨性,在劳动中可以自由自觉地发挥体力与智力,增强自由劳动的意愿性,人才能在劳动中获得解放。
劳动的折磨性源于劳动本身的劳作性和人同劳动关系的发展程度。劳动的劳作性,是劳动本身具有的特性。在劳动中由于体力与智力的消耗会带来劳累性,对人的身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并且劳动的这种辛苦性是不可避免的。但人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一样当折磨和损伤在极限范围内时是可以通过休息或者休闲娱乐活动等方式自行恢复的。因此,思想上正确认识劳动的劳作性意义重大。笔者在安徽省岳西县五河镇基层调研发现,少数乡村人民对劳动的劳作性缺乏正确的认知,他们畏惧劳动,逃避劳动,从内心抵触劳动付出,将追求幸福的奢望寄托于社会进步和外界扶持,自主用劳动创造幸福的意愿性不强。故而消除劳动的折磨性,要将劳动本身具有的劳作性所带来的痛苦降到人可承受的最低范围内,帮助人民正确认识劳动的劳作性,在劳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不畏惧劳动中暂时的痛苦和折磨,坚信劳动是创造幸福的重要源泉,劳有所获,劳必有获。
另外,人同劳动关系的发展程度也会影响劳动的折磨性。当人在劳动中长期被繁重、危险性高的劳动或者是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劳动束缚,不能自主自由地靠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劳动去获取应有的成果时,劳动的折磨性就会增强,对人产生不利影响。虽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了劳动机械化现象。由人工智能代替人执行危险工作或完成人无法完成的工作,承担了大量让人厌恶的、带给人折磨性比较大的劳动,极大减轻了劳动负担,提高了劳动效率。却仍有部分乡村人民没有从繁重单调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正经受劳动折磨带来的痛苦,固执地认为劳动是纯粹谋生的手段。调研发现,这是由于部分乡村人民虽然从机械化劳动中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可支配的时间,但却被少部分乡村人民闲置和滥用,没有进行劳动技能的再培训等自我发展和提高,从而导致劳动机会的丧失,无法参加劳动,还误认为自己谋生的权利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抢走,造成他们仍然深受劳动折磨性的煎熬。因此,加强人同劳动关系的密切程度,合理控制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并对劳动者进行劳动观念的转换塑造、重视培训劳动技能,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使人可以在劳动中自由自觉展示自己的类本质,真正享受到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当劳动中过度的折磨性被消除,劳动的享受性和快乐性就会展现出来,人民自由劳动的意愿性就会增强,诚如马克思所说:“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4]38消除劳动中过度的折磨性,并自由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是人在劳动中获得解放的关键,乡村人民尤其如是。比如,位于安徽省西南边陲的岳西县,是国务院划定的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在改革开放初期,岳西县五河镇人民面对境内的山高岭大,出门办事要翻山越岭,买进卖出全靠肩挑背扛,经济收入依靠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单调乏味的简单重复劳动,乡村人民的劳动幸福感低。改革开放以来,岳西县五河镇党委政府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消除原有的束缚条件,攻克损害和降低劳动幸福感的难题。根据镇情实际,把握特色农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理念,科学规划食用菌产业,利用被废弃的桑树枝培养食用菌,构建桑枝食用菌产业。五河镇党委宣传委员在接受笔者调研访谈时指出,五河产业发展用工优先使用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为贫困村民提供自由的劳动场所;这种方式帮助村民用自身的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创造财富满足需要,增加效益的同时基层人民自由劳动的积极性也日渐高涨。此外,五河镇党支部还牵头对乡村人民进行产业上岗技能培训。针对桑枝食用菌产业的食用菌挂袋大棚、大棚晾晒木耳工艺,现代化生产工艺流程等技能培训;为确保构树[注]构树扶贫在2015年被列入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岳西五河种植的构树为杂交构树,是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利用传统的杂交育种方式,通过太空搭载(神六、神七、神八)育种,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的具有突出抗逆性多用途速生树种,耐干旱、耐贫瘠、抗盐碱性强,属丰产型树种。目前五河镇正在积极构建“构树基地/规模园区/专业村群+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链式扶贫机制。能够得到精心的照料和抚育,进行栽插、除草、收割等方面培训。基层政府将容易掌握的实用技术送到乡村人民手中,不仅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还能通过学习技术、应用技术帮助村民降低劳动强度,增强自由劳动的意愿性,提升乡村人民的劳动幸福感。
消除劳动中过度的折磨性,增强自由劳动的意愿性,因而基层人民在劳动中感受到的不再是艰辛和单调,而是一种享受和自由。这诚如马克思所指出:“个性的劳动也不再表现为劳动,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1]69
二、在劳动中获得尊严
乡村人民的劳动幸福感体现在从劳动中获得尊严。马克思认为:“尊严是最能使人高尚、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更加崇高品质的东西。”[5]458这就是说,尊严意义上的劳动幸福不仅体现在作为劳动主体的人在劳动中被尊重的程度,还体现在劳动结果在劳动中被尊重的程度。
在劳动中获得尊严,一方面体现在劳动主体在劳动中被尊重的程度。劳动主体被尊重是指人在所参与的劳动中可以得到应有的承认,劳动中人格能被有尊严地对待,并在劳动中以人的本质为存在方式参与劳动。如果劳动主体得不到尊重,劳动幸福也必然成为空话。在基层调研中发现,部分乡村人民认为自己当前的劳动更多地是为了谋取生存、迫于生计的劳动。而当劳动成为被迫的事情,在自己能够活下来满足基本生活条件下才会去考虑自己的劳动是否被人尊重,劳动中最基本的尊严都很难得到保证,这大大降低了劳动创造幸福的能力,劳动本身的幸福感更不存在。人要有尊严地参与劳动,重视自身在劳动中受尊重的程度,不能为了生存变成纯粹的商品被迫参与劳动。社会的发展会很大程度上帮助所有人都超越谋生劳动,但当前还是需要通过法律和其他制度性规章去保障每一位劳动参与者在劳动中受到应有的尊重。同时,人作为劳动主体还要对劳动有敬畏精神。敬畏劳动,既要求在劳动中能诚实劳动,也要求在劳动中从观念上消除对不同劳动形式的歧视。在劳动中既要尊重智力和体力的支出,也要尊重复杂专业型技能支出和简单非专业型技能支出。不论劳动主体付出的劳动量是巨大的还是轻微的,只要这种劳动付出是积极地创造性劳动,劳动主体就可以得到应有的尊重。
另一方面,在劳动中获得尊严还体现在劳动结果在劳动中被尊重的程度。劳动结果得到尊重是指劳动的真实效用和价值得到认可和尊重。人们从事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物质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并不是为了赢得尊重才去劳动的,但劳动结果得到尊重和承认,是获得劳动幸福的重要体现。“劳动幸福的直观表现就是所有创造性诚实劳动得到应有的承认。”[3]54-55劳动被承认,人们在劳动中才会受到尊重,才会有幸福感。如果出现劳动付出与劳动结果不相符,并且劳动结果不被人所承认和尊重,自我价值无法实现,则会引起人民对劳动的厌恶,降低参与劳动的积极性。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受异化劳动影响,无法享受自身的劳动创造,因而也无法实现劳动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要尊重劳动,既要尊重劳动者,也要尊重劳动结果,帮助劳动者在劳动中获得尊严。在劳动中获得尊严,是获得劳动幸福感的实质。
基层调研发现,五河镇人民崇尚奋斗幸福观,始终对劳动持敬畏态度,信奉用诚实的创造性劳动去建筑幸福家园。改革开放以来,五河镇党委政府依据镇情实际,充分尊重乡村人民的个人情况及意愿选择,结合每户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脱贫政策,精准帮扶,精准对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构树香猪养殖合作社、桑枝木耳产业园等产业聘请贫困村民参加劳动工作,还积极鼓励和引导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用土地、山场或资金参股,并交由产业园或合作社统一管理与经营,确保各项种植物和养殖物能够得到最精心的照料和抚育,保障村民的劳动幸福感不遭受人为的损坏和阻滞。五河镇五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调研访问中强调,基层政府充分尊重每一位村民的劳动,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村民的劳动价值,把收益完全归于村民农户,每年向参股村民发放股金分红,极大增强了村民劳动的积极性。五河镇人民的劳动尊严在劳动中得到充分满足,劳动的享受性和快乐性得以提升,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乡村人民能够有尊严地参与劳动,并在劳动中获得应有的尊重,劳动结果也被认可和尊重,劳动才能带来最大程度的幸福感。否则就会出现,在劳动中“工人越是感到自己是人,他就越痛恨自己的工作。”[2]432这就是说,劳动者在劳动中得不到应有的尊严,劳动结果也非自己所有,劳动幸福也就不存在。
三、在劳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促进了人的发展。何云峰教授指出,“劳动创造人,因而人在劳动中得到不断的发展。”[3]22劳动创造人,人的本质是劳动,人通过劳动展现类本质,实现人的价值,只有通过劳动,人的发展也才有可能实现。人参加劳动不仅是将其作为满足生存需要的途径,更是一种手段促使自己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性,激发自由潜能持续发挥,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全面发展、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而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人在劳动中获得全面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发展性幸福,帮助人在劳动中成为真正的人。
马克思主义认为,如果一个人只单纯地追求物质享受,将其作为一切生活的动机,那么物质也就失去了人的本来面貌。人在劳动中仅仅追求以“物”为中心的物质幸福是不够的,还要追求精神幸福。物质可以带给人享受,但却总是短暂的,能真正带给人持久幸福感的是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所以,乡村人民的劳动幸福感要体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考察调研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6]13改善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有助于乡村人民确立正确的劳动认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劳动的积极性。通过诚实的创造性劳动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在良好的物质条件下丰富精神世界,并通过精神富有促进物质生活的发展和改进,进而在良性循环中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全面发展。有关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还提出了两个“全面性”,即 “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7]36这里的全面性,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强调个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保证人在奉献社会的劳动中同时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8]199由此可以得出,人的全面发展要在社会的全面发展中才能实现,人的幸福要建立在社会集体的幸福中。同样,“劳动幸福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同时更是社会的事情。”[3]46只有将个人幸福社会化,用社会化生存方式最大程度地放大个体的幸福程度,使个体在参与社会发展的劳动中幸福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和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五河镇党委领导坚持从根本上推动村民物质与精神、个人和镇村全面发展为目标,高度重视乡村各项发展,对镇所属的12个村进行包保责任制。不仅在经济上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更是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进一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岳西县五河镇经济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同时,还以精神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促进精神生活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镇领导合理利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建起宽敞的村民文化广场、文化大礼堂、图书室、资源共享室等乡村人民文化乐园,使整个镇的乡风民风均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还积极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基层公共文化宣传活动等文化民生工程。调研中,五河高腔的组织者和传承人王学钿指出,五河镇民间已经先后组建了四家民间高腔剧社,在岳西县高腔传承组织下,剧社还走出村外参与民生工程演出。如今唱岳西高腔已经成为五河当地农民的新时尚。五河镇领导干部在全镇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真干、实干、苦干,积极为镇村人民的集体幸福出点子、想路子,找准问题症结,铲除影响人民幸福的顽疾,提升了乡村人民的劳动幸福感。
在劳动中乡村人民获得了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全面发展,在集体的全面发展中也带动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幸福是一种发展性幸福,人在劳动中获得全面发展,帮助人在劳动中真正成为人,进而更好地享受劳动幸福。
以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思想折射出对幸福的深刻思考,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为一种鲜明的劳动幸福观。劳动幸福观的主旨是劳动者能在劳动中展现自己的类本质,并在劳动的发展中获得解放、尊严和全面发展。人在劳动中获得解放、获得尊严、获得全面发展是一个逐层推进的过程,即人首先通过劳动获得存在感,然后得到人应有的最严,进而拥有全面发展的机会。乡村人民的劳动幸福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指示器,利用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作为乡村人民幸福观形成的指导思想,消除劳动中过度的折磨性,增强自由劳动的意愿性,劳动主体和劳动结果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让乡村人民的劳动真正成为体面的、有尊严的劳动。最大程度的发挥乡村人民的劳动热情和劳动创造性,才能促进乡村人民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让劳动真正地成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