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NKI 数据库2007年至2018年中国“治未病”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2019-03-16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治未病中医药计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张潞潞 王 琦 孙鹏程 苏晓鹏 闫 圣 赵蔚波 李天星 李玲孺△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正反两个方面体现出未病先防的重要性。此后,历代许多医家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治未病理论。近年来,治未病思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治未病”的研究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自2007年治未病工程提出以来,至2018年,相关研究文献已有近5千篇。然而,其中的计量学相关文献仅有2012年发表的一篇,认为“治未病”的研究已受到相关重视,但当时的重视程度和资助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强[1]。笔者对检索到的近5千篇文献进行了计量学研究,以了解中国近年来“治未病”相关研究的现况,并为国家相关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资料与方法

检索条件:以(主题=治未病)为检索式。

发表时间:between(2007-1-1,2018-12-31)为检索时间。

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教育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七大数据库类型。

检索所得4816篇文献,分别以资源类型分布、发表年度、所属学科领域学科类别、来源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及单位、获得基金资助情况以及关键词分布、关键词共现网络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结 果

1.以资源类型分布计量

所检索到的文献总数为4816篇,根据资源类型分布计量分别为:期刊3514篇、国内会议论文714篇、报纸221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173篇、国际会议论文162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32篇。资源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

2.以文献发表年度计量

由表2可以看出,近12年来各年度国内发表的治未病研究相关文献数都较高,体现出较为稳定的趋势。虽然2007年文献数255篇较表中其他年份相差较大,但需注意的是,在CNKI数据库中以主题为“治未病”检索,2007年之前所有文献数仅440篇,各年度文献数均在60篇以下。这和国家于2007年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相吻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召开的医药工作会议上郑重提出“要把治未病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表1 研究文献的资源类型分布情况表

注:上表发文比例计算方法:发文数量/4816,下同。

表2中,2008年、2010年、2012年、2017年文献数相对较高,这与国家发布《“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治未病科”建设管理指南文件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相吻合,由此可见,文献发表的数量体现了行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

表2 2007年至2018年各年度国内发表的

3.以研究文献所属学科领域学科类别计量

如表3所示,研究文献所属领域学科类别主要以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为主,占比72.78%。其他主要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药与方剂、基础医学等医学管理或交叉应用学科,以及临床医学、护理、特种医学等临床学科。由此可见,治未病的理念不仅在中医学方面受到重视,而且对于国家医药卫生方针政策的制定以及临床医学方面,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表3 文献所属学科领域学科类别计量情况

4.以研究文献来源分布计量

如表4所示,发表文献最多的来源为《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文献数139篇,占比2.89%,远大于其他杂志。而《中国中医药报》是表中中医药行业唯一的权威性大报,体现出《中国中医药报》是中医药宣传的舆论平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强有力的舆论氛围,是国内外进行中医药交流的大舞台[2]。此外,研究文献来源分布在前10名的杂志呈现了文献量、杂志级别、是否核心期刊等方面相对均衡的特点,反映了治未病研究成果的广泛性。

表4 研究文献来源分布前10名统计表

5.以研究文献机构分布计量

如表5所示,其中9个研究机构为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遥遥领先,显示了大学在治未病研究领域的学术引领作用。在地域方面,表中各机构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仅有西北地区和华中地区无分布。所以总体看来,研究文献机构分布呈现了既集中又分散的特点。

表5 研究文献机构分布前10名统计表

6.以研究文献的作者及单位计量

研究文献的作者发表文献量排序前8名中,发表文献最多的为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创始人王琦教授,充分体现出王琦教授在治未病方面的学术引领作用。同时,还应注意的是,与研究文献机构分布不同,作者单位不再以中医药大学为主,而是以临床医院和综合性大学为主,体现出临床医院的作者成为了主要支柱力量,且综合性大学中的医学研究人员也十分重视治未病(见表6)。

表6 研究文献作者发表文献量前8名统计表

7.研究文献获得基金资助情况计量

虽然从总体上看,获得国家各级别各类基金资助的文章相对于全部文献来说,仍处于比较低的区间,但从基金来源分别来看,分布较为广泛,既有国家级的重点基金,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等,又有省部级的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反映了基金覆盖较为广泛,各级别、各层次的科研基金都对治未病的研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尤其是国家级的重点基金,发表的文献数量明显处于很高的水平,体现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对科研成果产出的极大推动效果。广东省、浙江省作为地方基金的支持,也产生了较为良好的科研产出效应,这也和广东、浙江两省长期支持中医药和“治未病”研究有着密切联系(见表7)。

表7 获得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文献发表量前10名统计表

8.研究文献关键词分布、关键词共现网络情况计量

如表8所示,研究文献关键词出现最多的是治未病,达到2899次,占文献总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中医,为330次,体现了中医在治未病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将出现频次在2次以上的进行过滤,并显示节点、中心点、贡献次数,将甄选出的17个关键词导入并绘制出文献的关键词网络图谱。可以看出,该关键词网络图谱中共有17个节点,每一个节点都代表上文的一个高频关键词,且节点间存在代表相互关联性的连线及共现频次。从这些代表关联性的节点连线中可知,关键词网络同时具有相对集中和分散的特点(见图1)。“既病防变”、“未病先防”、“健康管理”、“亚健康”等关键词位于整个网络的核心位置,“中医”为整个网络的中心点,周围存在较为密集的连线,指向“防治”、“养生”、“糖尿病”等高频词,显示了运用治未病相关手段指导人们防治疾病,延缓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治未病在健康管理中应用最多,说明与现代医学健康管理可以互为补充;在糖尿病防控中应用较多,说明在代谢性疾病预防中潜力较大。而在整个网络的外围,也存在一些零散的关键词形成的相互连线。这种网络形态表明目前研究存在较为核心的热点问题,同时涉及的研究主题比较丰富。

表8 研究文献关键词出现频次前10名统计表

图1 关键词共现网络可视化计量图

自2007年国家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以来,全国开展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中医医疗机构积极探索中医“治未病”的实践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群众的预防保健需求, 各研究机构不断进行相关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通过对“治未病”相关文献的计量学研究,我们发现:

1.国家政策对“治未病”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7年之前,“治未病”的发展极为缓慢,各年度发表文献不过几十篇,且相关文献内容较为局限,多集中探讨“治未病”的含义与历代古籍中的治未病思想。2007年“治未病”工程启动,十余年以来,文献发表篇数总体呈现稳定且较多的趋势,且内容具有广泛性、创新性,其中有几个快速增长的时间节点,分别为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7年,这与国家接连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相吻合,体现了国家政策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治未病”研究的主要阵营

从研究文献机构分布、作者单位、基金资助方面综合来看,各中医药大学尤其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遥遥领先,发文数量较多的作者单位以临床医院和综合性大学为主,而各级基金支持下产出的文献基本都来自于高校,说明高校和科研院所起着重要的学术引领作用。其中硕博士论文数量近200篇,这也显示了高校在治未病领域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较好的成效。

然而,中医“治未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上文表中的研究文献机构分布及作者单位分布虽然分散于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但各地区的代表院校和科研院所较为单一。且表中未涉及到西北地区和华中地区,说明这两个地区“治未病”的发展相对缓慢和滞后。基金支持方面以国家级资助较多,除广东省和浙江省外,其他各省对于“治未病”的资助较少,应当引起进一步的关注。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不仅体现着预防疾病、健康管理、延缓衰老的养生价值和意义[4],而且对中医临床有着同样重要的现实性指导意义。国医大师周仲瑛认为[5],从临床实践来看, “治未病”的理念在防治疾病于未生、未成、未发、未传和未变等多方面都能起到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因此,国家应促进各区域间、高校及科研院所间关于“治未病”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各省份应加强基金资助,以使“治未病”研究稳步、协调发展,这对于预防疾病发生及发展、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具有战略意义[6]。

猜你喜欢

治未病中医药计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