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教育实施导师制的模式探讨

2019-03-15姜金言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导师制模式

摘 要:高中教育导师制可缓解班主任任务重、压力大的问题。针对目前高中教育存在的众多问题,导师制模式可推进导师制师生双向选择办法,建立完善的导师制职责权限及奖惩制度,建立学生学习效果监督机制,通过导师制建立平等自由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导师制;高中教育;模式;班主任

目前我国高中教育普遍采用班主任总体负责制度,班主任管理整个班级的日常事务,包括学生学习、学生宿舍、值日、学生请假、学生心理等各个方面,任课老师一般负责单科课程的教学。相比之下,班主任工作任务繁重,对于每个学生可能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学习方面,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被忽视感,进而厌学、逃避甚至发生严重行为。如果高中教育借鉴大学生的导师制,由任课老师担任学生导师,负责督促学生学习、解答学生疑惑,此现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导师制在我国研究生和本科生中被广泛使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相继引进本科生导师制,成为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导师制是指通过双向选择,导师选择少数学生,学生选择自己的导师,导师负责管理此部分学生的学习,学生有疑问也可以咨询导师。导师制的好处是每名导师管理的学生人数较少,可以明确每名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而对症下药。高中教育实施导师制有必要进行试验推广。

一、高中教育与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很多学校班级人数过多,个性化学业指导缺乏

高中教育覆盖面广,很多学校班级人数达到较大规模,单靠班主任无法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指导。学生各有优势学科与相对劣势学科,如何进行学科之间的平衡,如何改进学习方法,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班主任精力时间有限,所有学生的问题都不可能完全依靠班主任完成。

2.导师的职责范围和权力界限不清晰

如在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多数导师不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一般将日常生活、学业指导、学术指导都纳入管理范围。再加上学生对本科生导师理解不透彻,不愿意与导师沟通,对于导师的建议和要求也不严格遵守,导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比较尴尬。导师制的这一特点需在实施过程中考虑。

3.缺乏行之有效的导师与学生奖惩机制

如在大学导师制中,有的导师尽职尽责,出色完成了导师的任务,有的导师并没有及时与学生交流,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学生,但现有文件并没有考核导师和学生的指标,也没有奖惩措施,使得本科生导师制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缺乏奖惩机制,一方面对认真负责的导师不公平,无法调动导师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也无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导师的任务,学业与学术都只能靠学生自觉完成。所以奖惩机制必不可少。

二、高中教育导师制模式

高中生不同于研究生和本科生,高中生以知识学习为主要任务,导师制模式必须以知识学习为重点,学生其他日常管理仍由班主任负责。

1.推进导师制师生双向选择办法

导师各自特色和擅长领域不尽相同,以分配为主的方法不能满足导师和学生的个性要求。所以,在实行导师制时,需要导师提供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导师擅长领域等,由学生根据自我需要进行选择,然后导师再确认学生。每位导师负责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

2.建立完善的导师制职责权限及奖惩制度

学校应对导师和学生双重约束,对导师和学生都应设置可考核的标准,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将过程性考核纳入其中,有效促进导师和学生的交流。高中生尚未成年,学习过程仍需要不断督促,完善的制度设计有利于导师明确学生指导的方向,提高效率。

3.通过导师制建立平等自由的新型师生关系

很多学生不擅于与老师交流,尤其是处于压力时期的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如果没有老师引导排解,很容易形成负面情绪。如果导师在学习方面多多指导沟通,在师生互动中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之路,则可以通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4.学生学习效果监督机制

定期考核学生课程学习效果、学习状态,对明显落后的学生提出警告,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丰富学生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

高中生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人才培养需要根据学生教育每一个阶段,遵循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课程特点和社会逻辑的深化要求調整人才培养的内容、结构和模式。在内容方面,知识体系建立、健康心理引导都必不可少,各学科的知识要点与学习方法可在导师组内共同讨论。在结构调整方面,导师学科结构设置、分化与整合都需要纳入考虑范围,学科特点与问题逻辑整合统一,打破导师所教科目的壁垒,形成优势科目带动劣势科目的氛围。学生培养模式方面,导师应督促与鼓励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指导与考核相结合。

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学校和学院的制度保障必不可少,制度保障也是导师制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双向选择制度、导师职责范围、学生约束条例、导师学分制度、导师制奖励制度等。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都是参与者,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么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也都将是受益者。

参考文献:

[1]石荣传.本科生导师制:类型、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6(3):70-73.

[2]黄信瑜.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践反思与改革创新[J].江苏高教,2016(5):61-64.

[3]张永进,孙文斌,汪忠志,等.基于素养视域的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与架构[J].大学教育,2017(1):27-29.

作者简介:姜金言(2002—),女,沈阳市新世纪中学学生。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导师制模式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