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03-15王桂祥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应用路径项目式学习大学英语教学

【摘 要】 项目式学习方式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实施路径主要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项目式学习平台;改变评价体系,加大过程性评价;更新教师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大学英语教学;应用路径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英语应用能力是指用英语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根据这一要求,大学英语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学,在语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围绕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考试的需要展开,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英语,并没有从沟通、文化、连贯、比较、运用五个方面真正掌握语言(蔡基刚,2015)。因此,学生虽然已经学了很多年的英语,但仍然不能用英语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这种结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仍然盛行的传统语言教学模式造成的。根据顾曰国(2009)的观点,英语在中国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可以概括为以教科书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整个教学活动展开的依据是教师预先撰写的教案,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应该达到预期的结果,这就是传统的激励-反应-评价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提课堂要讨论的问题,控制学生讨论的内容,决定讨论的时间,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评论。学生在课堂上需要被动的配合教师,以保证教师能够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二、文献综述

新语用能力正是当代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英语教学自身完善的内在要求(王守仁,2015;)。项目式学习方法(Project Based Learning) 起源于杜威等教育家关于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的相关理论。Thorn Markharm (2003)将其定义为“一种系统的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来创造一个可以扩展的探索单元,以期引导学生探索并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国外大量研究表明以认知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的项目式学习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研究性等特征,以项目式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项目研究达到语言习得和运用的目的(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2002;)。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广泛运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知识的探索能力, 并为学生创造体验学习的过程。近年来,国内教育界不断借鉴和汲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许多学者对项目式学习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吴刚,2013;支永碧,2009;)。但上述研究的局限性在于项目式学习被用来模拟科学研究项目。近年来,外语教学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项目式学习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学术英语写作、协作学习、多媒体项目教学法和学习动机展开(王勃然,2013;杨丽萍、韩光,2012;石锡书,2009;顾佩娅,2007;)。整体来看,尽管有大量的资料、模型、框架和理据证实了项目式学习的诸多优势,但是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视角上存在研究盲点,例如,没有构建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并未对如何通过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术素养和创新意识进行深入探讨。而项目式学习方式是把学生置于复杂的、开放式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共同解决难题,以达到提高语用能力、个人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目的,其教学目标与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一致,是实现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標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项目式教学的优势

1、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PBL植根于社会建构主义,是一种使学习者充分参与并使他们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选择或者完成指定的项目主题,对未知知识进行探索,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自己的研究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反思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因为他们完成了有个人意义、实现个人价值的项目,因此在学习中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同时,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合作使学生能够超越一对一师生、生生关系的局限性,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关系,使他们能够接受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付出更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使用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在面对学习中的障碍时表现更好,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2、有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掌握

项目式学习便于使学生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采用项目式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大学英语教学和现实生活建立关联性,激发学生探索、调查和理解现实世界的愿望。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深入到有价值的话题中去,获得有用的、可应用的结果,并使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锻炼。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有意义的项目,可以使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和学校,把学校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此外,项目的完成通常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比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的学习更容易地掌握、巩固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式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更现实的角度来看待英语学习的复杂性和跨学科方面,有效地为他们迎接未来的真正挑战做好准备。

3、有利于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提升

根据美国外语教学理事会 (ACTFL,1999)提出的21世纪外语学习5大目标(语言交流、文化沟通、相关知识、比较能力和社团活动),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技能的学习,还包括语言综合素养的提升。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运用和提高语言综合素养的机会,人际交往能力和个人素养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此外,项目式学习本质上是一门跨学科的学习,在完成项目时,学生不仅获得了语言知识,而且还了解了许多其他学科的内容。不同的学科内容能逐渐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

在项目式学习模式下,学生有很多机会在“真实生活”中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进行交流。通过参与文化相关的项目,学生有机会体验其他文化和不一样的沟通交流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本土文化。通过比较和对比语言和文化,学生可以发现模式,做出预测,并分析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似和差异,从而提升学生语言的综合素养。

四、项目式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项目式学习平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搭建项目式学习的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化网络环境下开展项目式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打破英语教学和学生日常英语学习之间隔阂,创新教学方式,师生在共同的项目目标指引下,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即时互动交流。项目学习中学生需阅读大量文献资料,而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在项目式学习中运用微信、微博、QQ、APP软件等现代化学习手段,能够有效呈现丰富的知识,便于项目的实施。

2、改变评价体系,加大过程性评价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逐步发生变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难以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项目式学习重在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因此,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改革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工具、评价反馈,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对学生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能有效促进项目式学习的实施。

3、更新教师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项目式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课堂教学注重经验性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无法对知识展开探索,缺乏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体验。项目式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完成项目的过程,经验性的知识传授并非最终目标。因此,在项目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项目主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科学划分小组。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需要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每个小组的项目计划给出针对性建议,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在项目评价阶段,教师从课堂观察、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的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对各个小组项目学习活动、项目结果、项目作品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提醒学生及时发现新的问题,不断寻求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为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对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深化理解和综合实践,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 Project-based Learning Handbook. 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2002.

[2] 顾佩娅. 多媒体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界,2007.

[3] 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教学教师指南(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4] 顾曰国. 数码与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 石锡书. 基于项目的大学英语协作学习应用研究[J].中国外语,2009.

[6] 支永碧. PBL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困境与出路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7] 杨莉萍, 韩光. 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学术写作教学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2.

[8] 王勃然.英语项目学习模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3.

[9] 吴刚.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10] 蔡基刚. 英语能力明显弱于他国 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必须转型[N]. 高等教育,2015-02-03.

[11] 王守仁. 当代中国语境下个性化英语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

[12]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Z].教育部网站.2017.

【作者简介】

王桂祥(1980—)男,山東德州人,硕士,德州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外国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路径项目式学习大学英语教学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翻转课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路径研究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