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2019-03-15王骄阳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关系大学生

【摘 要】 文章认为,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关系。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自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1]刘奇葆同志在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2]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依靠志愿服务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体现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路。

一、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1、志愿服务的内涵

现代的志愿服务精神起源于西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的志愿服务日益成熟,志愿服务的工作重心不仅是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同时具有需要调整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作用。志愿服务不奢求利益,不追求回报,是一种为促进社会的进步而自愿奉献出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的服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念,其主要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将这十二个词语每四个分为一组,分别代表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指南,因此国家和社会须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加以实践。

3、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当代中国所倡导的志愿服务应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出发,丰富和扩大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充实和完善志愿服务的内容,把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自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是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微观缩影和内在细胞,大学生更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活力。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一系列与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提供了优良土壤。大学生从志愿服务活动中去感悟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规范的指示牌。在狭义上,要求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树立大学生的优秀品质的目的。广义上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生积极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1、激发爱国情怀

以志愿服务作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和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既能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又能接受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从而使大学生树立爱国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以报效祖国为自己学习奋斗的终极目标,带着充实的知识储备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中。

2、培养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体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热爱感,是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在文化多元的社会,人们的奉献精神渐渐淡化,功利主义思想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提高敬业精神的认同感,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充分发扬敬业精神。

3、培养诚信友善精神

诚信和友善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要求大学生知行合一,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接受来自社会的诚信教育,更有利于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

友善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自身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包容。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教会大学生心存善念,感恩父母与社会,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相互理解和包容,始终坚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

三、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追求,同时它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因此将志愿服务选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是青年的主力军,是祖国的未来,同时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引导大学生将志愿服务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思想理论方法。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理论方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为志愿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的内涵方面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树立了价值追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保障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针,正确的思想指导正确的行动。为保障志愿服务活动有效的开展,必须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只有当志愿者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之后,才能最大力度的维持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对志愿者进行正确的思想引领,必须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志愿者。同时还要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在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更加自觉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

志愿服务所倡导的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促进两者的有机统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正确引导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活动赋予教育的功能,必须坚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出发点始终贯穿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之中。要带领大学生坚决抵制社会上的不良思想,不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的观念所影响,要始终坚持志愿服务精神,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作为活动过程中的指南针,学会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将爱国主义牢记心间,促使社会形成宽以待人和严于律己的和谐画面。

(2)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以及参与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等都将会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从而直接影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因此必须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广泛的宣传志愿服务精神,使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受到当代社会的欢迎,将志愿服务作为载体,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去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对大学生直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取得的效果會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姜萍萍,秦华.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CP/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505/c6409424973220.html.2014-5-5.

[2] 晓凡. 刘奇葆在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CP/OL].http://news.cnr.cn/native/wx/shxw/201312/t20131220 514456032.shtml.2013-12-20.

【作者简介】

王骄阳(1997—)女,汉族,四川绵阳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关系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