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秘书学专业学生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培养探析

2019-03-15范振华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能力培养

【摘 要】 本文从秘书学专业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出发,针对学生新闻采写能力现状,探讨了提高学生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的策略。要夯实第一课堂教学,丰富第二课堂活动,拓展第三课堂实践,完善配套教学设施。

【关键词】 高校学生;秘书学;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培养

秘书工作在领导身边,视野格局开阔,秘书机构亦是单位信息传送的枢纽,各种会议的参与、主持、记录,文书材料的参谋拟写,为秘书人员占有大量一手新闻素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观察敏锐、心思缜密的秘书稍微提炼加工,便能生产出新闻作品。新闻传媒是组织的喉舌,做好新闻宣传也是秘书人员的一项基本工作,单位有新项目投产、工程竣工、对外合作签约、设立分厂、节庆慰问等重大事项发生均离不开新闻报道来实现组织的对外沟通、形象塑造。全体股东大会、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投票表决情况、战略决策、改革攻坚等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乃至日常车间生产的安全宣教亦离不开舆论宣传的正确引导。

为了让秘书学专业的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优质高效地完成领导交办的新闻采访、宣传报道任务,专业教师应加强学生这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增强秘书学专业的就业竞争力。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讲究巧妙构思、文字灵动、画面鲜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它要求文字工作者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摒弃无端炒作,虚张声势编造虚假新闻。在客观事实到新闻转化的过程中要还原事实面目,以理服人。唯有通过专业化的培养才能使得秘书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新闻采写任务。

一、秘书学专业学生新闻采写能力现状

从全国范围来看,一些开设秘书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在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安排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即便是设置了此类课程,往往也是重理论轻实践,基于秘书学专业特点的新闻采写课程体系尚未健全。教师大都从学校毕业就走上教学岗位,对新闻行业认知不深,实践经验不足。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术科研上,对课堂教学的精耕细作力度不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普遍缺乏新闻敏感,真实场景下的实训不充分,导致学生提笔写作时语竭词穷,新闻六要素交代不清楚,新闻表达依然是文学写作的习惯思维。局限于校园新闻的习作,缺少新意。未能掌握不同题材的新闻采写技巧,被动写作不得要领,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在受访对象的心理类型分析、采访对策以及自我调节上略显生硬,提问杂乱无序,逻辑性差。

二、秘书学专业学生新闻采写能力培养要点

1、夯实第一课堂教学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是一门应用为主的课程,研究新闻体裁的流变,主要讲授采访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新闻写作的规律、方法和要求。既探究事实也讲求事实的呈现与表达。为适应现实需求,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了解国内外秘书、新闻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参会、研修、观摩、挂职锻炼等形式与国内业界保持紧密联系。开拓教学视野,讲求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从调整教学大纲入手,增加课程实训学时,精心设计采写训练。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工作,教师悉心指导,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秘书新闻写作工作规律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

加强师生互动,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形式组织教学,模拟采访让学生体验到新闻当事人、记者、编辑不同人物的角色立场,通过提问、追问、应答,训练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采访技巧。在当前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秘书肩负着单位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新闻发布会的模拟,特别是基于秘书新闻采写角度的场景教学。亦可播放一些新闻发布会的视频,比如每年两会的答记者问,学生记录分析发布会的组织流程,新闻发言人的表达艺术、应对技巧,总结归纳现场记者的提问视角和技巧。

选取经典适用的中外新闻素材和当下环球热点新闻事件,开展案例教学、新闻作品赏析,教师激发学生在个案分析、讨论中批判学习。有意识的就消息、通讯,新闻综述、评论等各种新闻体裁展开比较学习。观察探究国内外传媒对同题事件的报道异同,价值倾向和新闻伦理。对重大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做专题案例剖析,让学生从中熟悉特殊情况下的采访提纲设计、语言文风把握和新闻传播实务。疏导畏难情绪,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商议,挖掘线索、确定选题、采访计划、采访对象,准备提纲分工实施采访,生成新闻稿件,摄录采访实况。课堂陈述展示,分享采访经验。每周在课堂上安排5-8分钟,让学生模拟电视读报节目,播报近期新闻事件、评点时事,活跃气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习参与度。学生展示之后,教师不应吝啬时间,应就小组成果做出细致点评。

量变引发质变,只有经过大量的写作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方能得到巩固,在学生练习时,还要重视学生新闻习作的批阅和评改,教师及时就新闻的仿写、改写,新闻价值、角度、来源鉴别、结构、措辞等细节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反馈给学生,提出修改建议。将每届学生的新闻习作附带教师评语编撰成集,起到借鉴作用。

一名成熟的記者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强,明辨是非,工作雷厉风行。具有阅历丰富,知识面广的特征。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些基本素养与优秀秘书的标准不谋而合。为了丰富学生的理性认知,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开列书单,引导学生系统深入地阅读新闻学科著作、理论期刊,广泛涉猎工农科贸、政法文教等各领域专业知识,启迪学生提高新闻素养,不断给自己加压充电,为挖掘题材、深度报道做好知识储备。指引学生通过阅读报刊、浏览新闻网站、收听收看电台电视新闻节目、检索专业数据库等方式,学会舆情调研。利用剪报、采访札记、感想随笔、线索摘录、活页卡片等手法,逐步拥有属于自己的资料库,以备不时之需。

改革课程评价标准,切忌纸上谈兵,实行“作业+成果”评价模式,鼓励学生坚持练笔,采写新闻踊跃向各类媒体投稿并配套一对一改稿指导。力推制度创新,激励学生在校报、校园新闻网上投稿,对在校内外新闻媒体上成功刊发稿件的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摒弃课程考核用一张试卷定结论的传统模式,侧重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测评而非知识点的记忆背诵,推崇“学中做,做中学”,实行成果导向,加大平时考核的分值比重,学生分阶段完成拍摄电视新闻片等实训项目规定的新闻作品,除教师评分外,按比例引入学生互评。

2、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搭台唱戏,固本强基。如同戏剧演员的艺术演绎需要展示的舞台,学生的新闻写作训练也必须搭建平台,学生才能有施展拳脚的空间。可定期举办读书会、新闻沙龙、新闻采写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邀请知名记者、编辑、主持人等传媒业界人士来校讲学,将最新的实战采写案例和前沿学理传授给学生,领略新闻从业者求真务实、追求实效的工作风采。

媒介融合增强了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内容生产既要考虑文字采写,也要关照语音、图像的采集加工,学生要能娴熟地运用网络搜索引擎查询相应信息,最大限度地提供深度报道和背景资料的链接,善用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解析。便于广大受众的延伸阅读、收听、观看。建立秘書学专业的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博客、客户端,由学生团队全面负责日常的内容采编和运营维护工作。鼓励学生开通微博,制作H5,形成碎片化新闻写作的习惯。新兴媒体的关注、赞赏、评论、跟帖、转载等互动功能在增强用户黏性的同时,也将极大增强学生自创媒体的获得感和自我成就感,是自我驱动学习的不二法门。开辟新闻播报、人物专访等栏目,创造新闻写作平台。带动学生投身到秘书学专业网站、电子杂志、院系网站、校报校刊、校园电视台、广播站、大学生记者团的新闻采写工作中来,围绕版面设计、新闻线索获取、选题策划、校稿、改稿、新闻短片制作等主题全方位展开实践培训。

3、拓展第三课堂实践

新闻“三分写七分采”,采访越投入,写作越从容。教师布置现场新闻采写实训任务,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实题真做,从采写校内新闻开始,围绕每次的校运会,校园招聘,开学季,毕业季,校庆等主题采访身边人、报道身边事。把握时代脉搏,带领学生参加当地举办的现场新闻发布会、目击新闻现场,将学生拟制的稿件与媒体从业记者的文章进行比稿,思考写作方法,不断进步。树立人文关怀精神,走进社区、街道、乡镇,体察社情民意,关注社会热点。弥补新闻写作实战经验的不足,磨练采写技能。

实行校政行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邀请业界人士、同行专家一体化育人,

在学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信息中心等部门合理设置实习岗位,方便学生课余时间上岗实习。组织安排学生赴省市区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参观交流,实地感受记者、编辑们的新闻工作流程,培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外联拓展,积极创造条件联系新闻媒体单位,签约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输送学生参与传媒单位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实习,专业教师与实习单位主管形成教学联盟,共同协商对实习计划、实习内容、实习评定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学校动态跟踪管理,学生通过亲历感悟在实践中学习,熟悉媒介经营与管理,积累相关工作经验。

4、完善配套教学设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融合新闻报道对数字技术的要求更高、更迫切。为使学生掌握领先的交互式新闻媒体技术,应加快校内新闻采编实践平台建设,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原有秘书学专业实训室的基础上,采购添置高清摄录一体机、单反相机、编辑机、调音台等适用于媒介融合要求的新闻采写、播报技术设备,建设演播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室、媒介融合实验室,搭建摄影棚、录音棚,培养学生的摄影摄像能力和录音技能,熟悉影像后期制作业务运行流程,具备影视多媒体前期采集到后期编辑的相关知识。

加大经费投入,形成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秘书学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精品课程网站,录制系列公开课。上传共享教学课件、教学大纲、进度表、讲义、测验试题、各类采访提纲、业界案例等电子资源。设置学生课业作品展示、答疑讨论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为教师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夯实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微信、微博、手机APP、MOOC、雨课堂等数字化资源的协同效应,聚合秘书学、新闻学、传播学信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体系。

新闻采写是新时代赋予称职秘书的工作使命,是高级秘书工作整体效能发挥的重要手段。作为培养高素质秘书人才的学校主体,应不遗余力地探索学生成才模式。学生新闻“采、写、播、评、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揣摩,深化教学改革,有效指引学生坚持不懈刻苦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习惯,博采众长,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方能升华。

【参考文献】

[1] 李颖.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7(22).

[2] 柳邦坤.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第二版)[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

[3] 刘寒娥,张雪梅.《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8).

【作者简介】

范振华(1983—)男,湖南郴州人,硕士,经济师,从事秘书学、管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能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形成策略
“运动世界校园”对促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调查研究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