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教育思路?潜润习惯养成
2019-03-15方峥嵘
教师只有创设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唤醒儿童真实的体验,自主建构属于他们自己成长需要的具有个性化的认知与情感,为习惯行为的转换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低年段是儿童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习惯养成一直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对习惯养成并非缺少认知,他们可以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可一旦下课便将曾经说过的大道理、表达的志愿抛诸脑后,一切归于原点。
“知行两张皮”的教学效果促使我们反思: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习惯养成内化于心,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我们围绕《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进行了教学探索,基于儿童自我成长需要,尝试转变传统的习惯养成教育思路,探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策略。
一、从教育期待走向自我成长
在以往的习惯养成教育中存在着教学目标达成度偏低的问题。
一方面,教师无数次地说教让学生非常明白教师在教学中的教育期待是什么。课堂上,当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期待在学生的言行中得以体现时,便认为教学目标已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向不是基于学生的需求,而是基于教师的期望,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习惯养成对于生活的意义,因而产生“好习惯是教师要求的,自己无所谓”的想法,也必然带来“知行两张皮”的教学效果。
鲁洁老师指出,教育是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道德教育要从建构儿童完整生活的角度出发,不仅追求高尚的道德伦理,也要关注儿童个体生活中的良善。因而,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指向必须由教师教育期待的灌输转变为学生自我成长需要的自主发现。例如“我们爱整洁”一课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个体成长的视角,创设“照镜子”活动,让学生和同伴互相找自己哪里很整洁,怎样整理让自己变得更整洁。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抓拍照片,看看学生喜欢怎样的自己。学生发现自己整洁的形象更加美好、更受欢迎。愉悦的情绪体验会激发学生对整洁形象与美好自我的认同和追求,此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现场采访,请学生说说此刻的心情。为了深化感受,教师再引用一段医生的话,从健康的角度强调整洁的重要性,并请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因为不整洁而影响健康的事例。学生的生活体验由此被唤醒,学生可以真切地体悟到爱整洁的重要性,并将爱整洁内化为学生个体主动追求的目标,有效激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我们在以往的习惯养成教育中不自觉地会存在“道德利他”的倾向,期待孩子从“他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马虎的坏习惯会给他人制造麻烦。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及行为习惯意识的养成,必须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自发生成,在对道德及行为自我认可的基础上才可能向更高层次的道德阶段发展。例如,“不做‘小马虎”一课的教学,教师通过两个情境呈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马虎一点没关系”心理:写作业时因为想着玩而出错,会想“反正我都会,马虎一点没关系”;上课忘带书本后,会想“反正打个电话就会有人帮我送”。教师继而引导学生展开思辨—“你们和他们一样吗”,帮助他们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直面现实生活问题。课堂中的思辨引导实则是学生的自我对话、自我剖析與反思,有利于帮助学生明晰马虎于己于人的危害,从而从意识上纠正其错误观念,发展其道德认知。
二、从外在指导走向体验唤醒
《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了理念引领、教学逻辑以及内容的提示。例如,“我们爱整洁”第三板块“这样是爱整洁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深化整洁的内涵或标准,由对整洁的静态认识转换到对日常生活中整洁的动态认识。教师如果照本宣科,指导学生围绕教材图例展开讨论,虽然可以引导学生获得对动态整洁内涵的认知,但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教学效果的持久性也比较弱。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静态整洁有了充分认识之后,邀请学生参与玩陶泥的活动。每个小组拿到陶泥之后,兴高采烈地开始活动。此时,学生呈现出最本真的状态。教师细心观察,发现几个学生因为怕脏没有参与其中,一部分学生弄得一团糟,也有几个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收拾得很干净,这一真实的状态暴露出学生养成爱整洁这一习惯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陶泥作品,并分享参与活动时的快乐心情,接着请学生观察自己的双手和座位是否还保持整洁。很多学生发现,虽然对着镜子可以将自己整理整洁,但是一活动起来就立刻变了样。怎样才能随时保持整洁呢?这时,老师邀请做得好的同学分享经验,原来在这一过程中保持整洁是有方法的。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不参加活动就不会弄脏自己,这是不是爱整洁呢?”。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虽然不参加活动不会弄脏自己,但是却错过了很多快乐与收获,自己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参与其中并学会保持整洁,在活动中收获成长。当困扰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开展该活动,这时,学生会自觉践行同伴分享的保持整洁的经验,体验成长的快乐。
可见,教师只有创设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唤醒儿童真实的体验,自主建构属于他们自己成长需要的具有个性化的认知与情感,为习惯行为的转换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从是非辨析走向智慧培育
辨别是与非,知道对与错,形成正确的认识与观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方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学生是非辨析的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却难以自觉践行。孙彩平老师提出,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帮助学生形成生活的实践智慧,辨析能力是其中的关键能力之一。引导学生学会辨析不是最终目的,通过理性分析找到“非”与“错”背后的原因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智慧才是关键。
例如,“不做小马虎”的教学并没有止于辨析生活中的哪些行为是马虎的行为,而是引导学生讨论情境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会马虎。“可能这个小朋友放学时光顾着赶紧回家,没有检查作业本带没带。”“不熟练也会出错,我以前就有过……”“写作业时想着别的事了吧。”学生在换位思考过程中,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生活代入,发现造成马虎的各种原因,如“不专心”“不熟练”“没检查”“没条理”等,使问题解决更加有的放矢,对学生“不马虎”习惯的养成更具指导意义。
再如,“我们有精神”教学中的“什么是精神”,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认知的难点。教师创设教材中的绘本故事情境:
孔雀小姐说:“百鸟中我长得最美!我的羽毛最好看!当然我是精神王!”
天鹅可不同意:“你的羽毛经常脏兮兮,我的羽毛洁白如雪,我的舞姿最优美,我才是精神王!”
小猴乐乐可得意了:“天鹅姐姐太骄傲,谁都不愿理。我的眼睛大又亮,聪明又活泼,精神王非我莫属!”
天鹅、孔雀齐反对:“你上课不专心。”
教师继而引导学生讨论光是长得好、姿势美、眼睛大就算真正的精神王吗?一起来帮帮小动物们弄明白怎样才是真精神?这样的辨析与讨论帮助学生明晰了“精神”的内涵,明白既要做到外表好看、姿势挺拔,还要让大家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快乐和自信,才算是真正的精神王。这一过程便是由是非辨析走向智慧培育的过程。
四、从课堂学习走向生活实践
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心理学家研究发现,21天的坚持初步形成习惯,90天的坚持才能稳定行为。因而,习惯养成教育必须由单纯的课堂学习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从课堂学习走向生活实践的途径有很多。“长周期作业”是习惯养成主题教學最常采用的课后延伸活动方式。例如“我不拖拉”教学结束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堂上习得的告别拖拉坏习惯的方法改进自己,每天对自己常拖拉的事情进行计时考评,并在家长的监督与帮助下将预计用时与实际用时进行对比,共同分析提前或超时完成任务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寻找方法,以达成不拖拉的行为目标。坚持3周后,将作业的反馈在班级中进行评比。这一过程便是实现习惯培育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化的过程。
由课堂学习走向生活实践,还可以将课程主题学习与其他教育活动有机融合,形成教育合力,实现课堂学习中内化的德知、德情向德行转化。例如,针对学生由于缺少行为能力导致的拖拉现象,可利用晨会、主题班会进行技能学习指导,定期开展小型生活学习技能竞赛,促使学生尽快掌握技能、提高速度,实现不拖拉的目标。
综上,习惯养成教育必须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从学生成长中的主要问题和需求出发,唤起他们对美好自我的主动追求,激发学习动机,要通过课堂学习培育生活智慧,建构课堂与学生未来生活的桥梁,真正实现课程学习的生活回归。
【方峥嵘,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谷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