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基础教育改革着力推进创新与人性教育

2019-03-15李协京

中国德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性韩国改革

李协京

“域外”栏目重点介绍世界各国特别是教育发达国家有影响力的教育(德育)流派、动态,旨在以通俗易懂的呈现方式开阔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视野。

本期介绍的是韩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点和人性教育理念,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韩国在进入21世纪之际,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创新与人性教育并重的教育改革方针,首先在《教育基本法》当中予以确定,同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加以明确,并在教育实践中予以大力推进。直到今天,创新与人性教育在韩国教育改革中一直扮演着主旋律的角色,而围绕创新与人性教育的改革举措,在基础教育阶段体现尤为突出。

一、创新与人性教育并举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主题

韩国在世纪之交确立了通过教育、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建立一流先进国家的战略目标,为此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以建立国民相互关怀与信赖的社会为目标,强调教育要注重人性的涵养。1998年开始实施的《教育基本法》第9条规定,“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并实现包括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及人性涵养在内的全人教育”,这为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取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培养创新能力以及涵养人性。

韩国2001年制定并实施的《科学技术基本法》,要求科技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创造性,并要求政府部门致力于提高国民的科技理解和知识水平,扩大科技在国民生活及社会领域的应用,繁荣科技文化,同时制定和推进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该法在2014年进行修订时进一步要求,科技人员应当自律并关注科技给社会和伦理带来的影响,从而强调了科技发展应更加重视伦理道德约束的层面。[1]韩国教育部在2009年配合課程标准的修订而专门制定了《创新·人性教育基本方案》,提出包括基础教育阶段在内的围绕创新与人性教育的改革措施。韩国政府还以5年为一周期制定并实施了《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和支持基本计划》,其中2011年制定的第2期计划对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型人才等措施进行了规划部署。

在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韩国特别强调加强人性教育,以应对社会及教育自身的种种问题。2014年4月发生的“世越号”沉船事件,突显出部分韩国人基本伦理道德崩溃,引起社会对于人性问题以及教育问题的反省。与此同时,学校当中出现的学生危机问题也给教育带来了挑战。例如,前几年曾发生大邱一名中学生因“游戏打不好”而屡遭同学暴力和威胁、最后不堪虐待自杀身亡的事件。韩国行政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72%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暴力是“令国民最不安的危险因素”。在此背景下,韩国国会于2014年底制定通过了《人性教育振兴法》,目的在于使互相尊重和关怀的社会共同体意识在韩国扩散。

关于创新与人性教育的内涵,韩国学者认为,它致力于培养能够创造新的价值并能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才。创新性试图摆脱已有的事物而追求新的思维及行动,倾向于个人的认知层面,致力于打破常规;人性则是基于对已有伦理、规范的习得,倾向于社会的规范层面,致力于把握规则。创新要素包含发散性思维、想象力、类比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认知要素,多样性、双重性格、忍耐性、感受性、勇气、自律性等性向要素,以及独创性和好奇心等动机要素;人性要素包含专注、正直、守约、宽恕、关怀、责任、尊重所有权等人际关系要素,以及道德敏锐性、道德判断力、意志决定力、行动实践力等人性判断力要素。[2]

二、全方位开展创新与人性教育

为推进创新与人性教育并举的基础教育改革,韩国从制度保障、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开发、教师培训、实践探索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

第一,制度保障。首先,《教育基本法》确定了学校教育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以及包括人性涵养在内的全人教育,从而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其次,通过改革教育制度引导学校朝着重视培养创新性和人性的方向发展。2013年起韩国在初中阶段引进自由学期制,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考试负担,开展多样化的探究体验式学习,从应试教育为主转向以培养创新性、人性、自主学习能力等未来核心能力为主的教育。与此同时,通过逐步实行高中学分制以及改革高考制度等综合配套措施,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韩国通过立法特别推进了人性教育政策举措,以《人性教育振兴法》确定将人性教育列为中小学课程的必修内容,根据《教育基本法》的精神,培养具有健全、正确人性的国民。同时确定了人性教育的定义和核心德目,即人性教育是指目的在于维护内心的端正和健全,培养同他人、共同体及自然共同生存所必要的品性与能力的教育,人性教育的核心德目,是指培养礼、孝、正直、责任、尊重、关怀、沟通、合作等思想品质及做人的核心价值观念。[3]

同时,《人性教育振兴法》还要求教育部制定针对学校的人性教育目标和成就标准,学校则应按教育部规定实施。韩国教育部于2016年制定了第1期《人性教育五年综合规划(2016~2020)》,要求人性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审美与感性能力、意志沟通能力、冲突化解能力以及共同体参与能力。[4]同时,韩国教育部每年还制定出年度实施计划,以强化对人性教育的规划部署和督促指导。

第二,课程改革。韩国近两轮课程标准的修订,加大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改革的力度,其中创新型体验活动课程从2009年版课程标准开始引入,小学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4课时。这一课程,是围绕创新与人性教育目标而设置的体验探究式学习板块。配合课程标准修订而制定的《创新·人性教育基本方案》,要求教育回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基本道德素养的核心任务上来,造就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兼备创新能力、专业水平、挑战精神以及良好品德的优秀人才。[5]

为此,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利用所有学科教学来加强能力开发与品性涵养。例如,韩语、外语等语言课程通过写作、读书讨论等加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数学课通过几何学习及利用相关教具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社会课通过社区参与、志愿服务等强化学生的市民意识和开放性,等等。同时,扩大和充实创新型体验活动这一新的课程板块。通过学校生活记录簿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从而不仅限于学业成绩,也为综合考察学生的各种表现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人性韩国改革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