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白楤木总皂苷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溃疡的预防作用▲

2019-03-15郭东艳

广西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太白胃液无水乙醇

范 妤 郭东艳 李 涛

(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咸阳市 712046,电子邮箱:806919125@qq.com)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最常见的类型。胃黏膜上皮的完整性、黏膜细胞更新、表皮生长因子、黏液-碳酸氧盐屏障、黏膜血流、前列腺素等因素构成了黏膜的防御屏障,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激、药物等因素是导致溃疡的攻击因子,保护胃黏膜的防御因子失衡是胃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1-2]。中医药在防治胃溃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太白楤木是来五加科楤木属植物,药用根皮,也称楤木白皮、飞天蜈蚣七,是“秦岭七药”之一。太白楤木根皮具有祛风除湿、清热镇痛、活血散瘀功效[3]。太白楤木总皂苷(total saponin ofAraliataibaiensis,TSAT)是本实验室从太白楤木根皮中经提取纯化得到的皂苷类物质[4-6]。在前期实验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建立无水乙醇诱发大鼠胃溃疡模型,探讨太白楤木总皂苷对胃溃疡的预防作用,为“七药”资源药理作用的开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36只雌性SD大鼠,体重(200±20)g,购于第四军医大学动物试验中心,动物合格号:SCXK(军)2012-0007。适应性饲养7 d后用于实验。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太白楤木药材购于陕西省眉县药材公司,经陕西中医药大学高级实验师鉴定为五加科植物太白楤木根皮;TSAT是根皮提取物,淡黄色粉末,气微,味微苦,含总皂苷80%,避光室温下保存。总蛋白定量试剂盒、H+-K+-ATP酶活力测试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批号:20180128,20180131),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仪器 RM2235组织切片机(德国徕卡公司),Centrifuge 5417R台式冷冻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Model680酶标仪(北京伯乐生命科学发展有限公司),ZEISS科研级显微镜(德国卡尔·蔡司公司)。

1.4 实验方法

1.4.1 实验分组与给药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将36只雌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康灵组以及低、中、高剂量TSAT组,每组6只。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胃康灵组给予胃康灵胶囊(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70920)0.5 g/kg灌胃,低、中、高剂量TSAT组分别给予3、6、12 g/kg的TSAT灌胃(给药剂量参照成人用量,按人与大鼠间等效剂量公式折算)。体积灌胃 10 ml/kg,1次/d,连续7 d。第6天起禁食不禁水 24 h,于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予10 ml/kg无水乙醇灌胃,1 h后水合氯醛麻醉。

1.4.2 取材:麻醉后,从腹主动脉收集血液,4℃下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20℃冰箱保存。自胸骨剑突下沿腹中线开腹,暴露胃,结扎贲门与幽门后取出胃,检测胃液pH后,沿胃大弯剪开,纯净水轻轻洗出胃内容物,滤纸吸干,平铺于玻璃板上。一般观察后将部分胃组织浸泡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将其余部分置于-80℃冰箱保存。

1.4.3 胃液pH值测定:取两滴胃液滴于pH试纸上,测定其pH值。

1.4.4 胃组织病理学检查:用10%甲醛固定大鼠胃组织48 h,制作4 μm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光镜下观察拍照,观察胃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

1.4.5 胃黏膜组织H+-K+-ATP酶活性检测:取胃组织制备胃黏膜组织匀浆,测定总蛋白和胃黏膜组织H+-K+-ATP酶活力,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SP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大鼠胃黏膜大体形态 空白组大鼠胃黏膜表面光滑,呈淡粉红色;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呈深红色,肿胀,沿纵行皱襞可见条索样出血;胃康灵组大鼠胃黏膜肿胀,有散在点状出血;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TSAT组大鼠胃黏膜出血及损伤程度减轻。见图1。

2.2 各组大鼠胃黏膜的组织学形态 空白组大鼠胃壁黏膜层连续,胃小凹清晰,胃黏膜上皮及胃底腺结构完整;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层薄,上皮和固有层部分缺失,伴水肿,可见出血及坏死组织;胃康灵组胃黏膜较完整,出血及坏死均较模型组减轻;与模型组比较,TSAT各剂量组胃黏膜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胃黏膜较完整,出血及坏死组织减少。见图2。

2.3 各组大鼠胃液pH值及H+-K+-ATP酶活性比较 模型组大鼠胃液pH值高于空白组(P<0.05),胃康灵组、中剂量及高剂量TSAT组胃液pH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H+-K+-ATP酶活性低于空白组(均P<0.05);胃康灵组及各剂量TSAT组胃黏膜组织H+-K+-ATP酶活性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胃液pH值及H+-K+-ATP酶活性比较(x±s)

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

3 讨 论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病因复杂多样,目前认为其发病与胃黏膜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平衡失调密切相关。胃溃疡以上腹部疼痛或不适、腹胀、反酸、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并发胃出血、穿孔等[7]。理想胃溃疡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该疾病的病因及病机、寻找治疗药物的重要途径。乙醇诱导的急性胃溃疡模型制备方法可靠,周期短,损伤机制明确,有利于研究药物对胃溃疡防治机制的研究[8]。本实验利用无水乙醇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结果显示,肉眼观察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可见散在出血点、条索样出血带和点状溃疡面,镜下观察可见胃黏膜组织破损、不完整,伴出血和炎细胞浸润,这表明胃溃疡大鼠模型复制成功。

从中药及天然药物中寻找疗效确切、成分单一、易于观察的有效活性成分是防治胃溃疡的有效途径之一,也被众多学者所重视。胃康灵胶囊是纯中药制剂,具有镇痛、抗炎、止血作用,其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加速胃黏膜修复及溃疡的早期愈合,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胃溃疡药物[9]。因此本实验以胃康灵胶囊为阳性对照,观察TSAT对胃溃疡的预防效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TSAT组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显著减小,出血减少,肿胀减轻,胃黏膜层较完整,提示预防应用TSAT可减轻无水乙醇诱导的胃黏膜损伤。

H+-K+-ATP酶对胃酸的分泌及胃的消化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H+-K+-ATP酶定位于胃黏膜固有层壁细胞胞膜上,是第二类质子泵,可通过自身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完成H+/K+电中性跨膜离子的转运,将壁细胞内的质子输送到膜外行使其泌酸功能。检测胃黏膜组织中H+-K+-ATP酶的活性可以直接反映胃酸分泌水平[10-11]。本实验结果显示,胃康灵组、中剂量及高剂量TSAT组胃液pH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胃康灵组及各剂量TSAT组胃黏膜组织H+-K+-ATP酶活性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这提示TSAT能够降低胃液pH值,从而促进壁细胞分泌HCl;且在修复受损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过程中,可通过提高壁细胞膜H+-K+-ATP酶活性,恢复其泌酸功能,改善胃液pH水平。

综上所述,预防应用TSAT可减轻无水乙醇诱导的胃黏膜损伤,同时可以提高胃黏膜中壁细胞膜H+-K+-ATP酶活性,改善壁细胞分泌功能,恢复胃液pH值。

猜你喜欢

太白胃液无水乙醇
水中火
烧心——嚼花生调胃液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紫瓯香茶醉太白——简谈“太白韵”紫砂壶的构造与文人风采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恐龙科普秀——太白华阳龙
太白实施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
李白与太白鸭
早产儿胃液培养在早发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引导下应用无水乙醇和聚桂醇治疗单纯性肝、肾囊肿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