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内外“双联动”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2019-03-15宋鹤年姚云霞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实训

宋鹤年,姚云霞,李 晶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大位会计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目前,国内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多数集中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校企合作深化等方面,较少关注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如何衔接、如何联动并推动教育与就业的互动,使得会计校内实训与企业实际工作完全脱节,导致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并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会计专业依托于行业办学特殊优势以及专业建设的需要,现已初步形成颇具特色的校内外“双联动”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本文拟在校内外“双联动”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内涵基础上,阐述校内外“双联动”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特点,并通过现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凝练该模式的未来运行方向和路径,以丰富现有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1 校内外“双联动”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内涵

在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将“双联动”定义为双重的、两个层次的互动,也就是说在第一层次互动的基础上还存在着第二个层次即整体层面的会计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互动。

第一层次互动聚焦于本专业与社属各企业的充分互动。每年本专业毕业生进入社属企业实习或就业后,二级学院都会进行详尽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毕业生初期就业时,企业满意度不高,但半年后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这充分说明学校培养的人才拥有的知识或者技能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初期存在差异,后期经过自我学习与适应,满足了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人才供需关系可以进行自发调整,但由于存在信息传递的时滞,就会导致会计人才供需不匹配,称之为能力性不匹配[2]。

第二层次互动在于本专业与省社财务统领机构的统筹互动。在行业办学下,二级学院每年要与安徽省供销社(简称“省社”)财务统领机构进行充分沟通,了解社属企业的总体需求。目前省社系统已经培育出上市企业4家、销售超亿元企业375家,每年对于财务人员尤其是基层财务人员的需求量较大。省社财务机构会统一统计基层单位财务人员需求并反馈给二级学院,二级学院依照相关需求进行人才差异化培养,在第五学期进行定制课程植入。但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在进行全面综合改革,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学院对这种变化虽进行了一定的反应即第五学期的课程定制,但学生在校前两年的课程已结束,所以还是存在人才培养与行业内人才需求快速变化的时间滞后,称之为结构性不匹配[2]。

为解决上述两种不匹配性,学院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以关联体系内存在的时滞为切入点,通过构建“专业—企业和专业—行业”的双联动,加强专业教育与行业企业需求的联系,从而减少甚至消除某些时滞,以加快人才供需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匹配程度。目前建设项目已初步运行并步入良性运转轨道,人才培养效果亦已初步显现,并获得校内外同行和企业专家的认可。

2 校内外“双联动”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构建

“双联动”从总体上来说就是使专业教育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协调,虽然要使得专业教育与行业企业需求完全步调一致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希望通过两者的协同考虑来尽量保持两者的匹配,减少摩擦。并且考虑到从的制订要落实再到受教育者离开学院有一个必要的时间滞后[3],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需要有一个提前量。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如下一些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2.1 “综合集成”商业社会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解决能力性不匹配的措施首先是在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了“综合集成”商业社会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综合集成”商业社会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是基于各专业仿真实验模块,以教学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和考试测评系统为支撑,以虚拟现代制造企业为核心,提供政府服务、商务服务、公共服务等仿真实验模块,共同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学生在这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中可以自由的开展大量预设的综合实习实践任务,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按照商业社会的需要,构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运用这个知识体系模拟真实商业社会中各种活动,从而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

2.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全维全真

解决能力性不匹配的第二个措施是人才素质的培养。现有院校使用的实习实训平台均以核算为主线,未站在全维能力角度训练学生,而只有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和能力证明才是企业的需求所在。

在教学中我们以新道《会计类岗位能力分级模型》为指导,《会计类岗位能力分级模型》研究依据会计的基本职责,在重视核算职责的基础上,更强调会计的管理职责[4]。一是通过建立标杆会计岗位序列,将会计岗位职责进行细分,实现岗位之间的不相容分离机制,在满足一人多岗位的需求同时,符合风险控制需要;二是通过建立能力要素分级模型,将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素养等能力要素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分级,在满足基本训练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分岗位的能力提升训练,满足学生就业时按岗位应聘的需求;三是通过建立岗位是能力说明书,使岗位职责与岗位能力建立对应关系,方便学生在职业规划时依图索骥,自行查找、自我判断适应的岗位及能力发展提升通道,助力学生职业成长;四是通过能力水平的评价,使行业、行业内企业在招聘时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学生拟从事会计岗位的能力水平,达到学生“学用互联、校企直通”,企业可以达到“减少培训成本,降低用人风险”的目标[5]。

2.3 以教师工作站为抓手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解决结构性不匹配的措施主要是通过教师工作站来减少信息传递时滞。教师工作站是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于2016年出台的一项校企合作具体措施,旨在为发挥校企双方优势,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为专业教师和学生搭建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借助此措施,会计专业与行业内的上市公司辉隆投资集团下工业制造业支柱企业五禾生态肥业、商业支柱企业辉隆连锁等都建立了工作站。工作站的建立促进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突飞猛进:

2.3.1 课程设置的前瞻性与实用性突飞猛进

教师工作站是教师顶岗工作在企业一线岗位,二级学院在派出教师顶岗时会要求教师搜集企业岗位所需的而日常教学没有或者欠缺的知识或能力,并及时反馈回来。专业教研室根据反馈立即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基础会计改为业财融合版基础会计,财务管理改为财务成本管理,加大管理会计课程深度,新开设年报解读及大数据基础分析,财务共享,并想办法开设具有足够前瞻性的课程如云财务与实时会计,集团分支会计信息化等。第五学期课程将适时全面放开,由省社财务机构出面邀请有财务人员招聘需求的行业内企业派人来教授完全个性化课程,并在8周课程结束后由企业带到相关岗位进行顶岗实习,逐步实现个性化现代学徒制,以尽量降低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时滞。

2.3.2 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突飞猛进

教师在进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工作时虽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但实战经验相对欠缺,具体业务有时还是无从下手。二级学院在派出教师时应要求教师在岗位上要利用所学提出促进企业发展财务方面、内控方面以及风险管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并试图解决。每一位教师出站后都交给相关企业一份较有针对性的报告,或涉及某些财务环节的管控,或涉及某些财务风险的提示,以及一些筹融资方面的积极建议等。

2.3.3 校企对接新形态教学资源开发突飞猛进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仅以纸质教材为媒介的课堂教学载体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观念,开发数字化资源、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微课、慕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必然,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专业教研室成立团队,在教师在顶岗期间,利用企业实境优势,开发出来一系列校企合作的新形态教学资源,目前已陆续上线,这种教学资源的效率相比传统有了质的飞跃。也是降低结构性时滞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