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2019-03-15李云
李 云
(合肥市大通路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1)
古希腊学者普罗达泰戈拉说:“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建构主义学生观明确指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以往学习的经验。教师需要充当火把,点燃学生的经验。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星星之火。一个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将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其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中来,并展开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有价值的、能引起学生思维剧烈碰撞的问题,往往比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更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也可以让学生在探索和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
一、浅析课堂提问的现状
通过认真的观察、对比和分析,笔者将迄今为止发现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提问格式化
小学数学课堂中,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有知道答案的吗?”“还有谁想说?”这种常见提问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存在也很合理,但如果每节课都反反复复这样发问,很难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
2.提问简单化
在调研时,笔者发现小学数学课堂中,许多教师的问题设计主要针对认知目标,因此过于简单。相比较而言,具有更高要求的拓展型、探究型、发散型、创造型等开放性问题所占比例较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于有争议的知识点或者难点,教师可尝试多提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以开阔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拓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提问单一化
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课堂教学中一问一答式的提问方式已逐步减少,但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沟通仍然很难。长期的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习惯很难在几年内消除,提问单一化的转变也任重而道远。
二、浅析有效课堂提问的意义
课程改革之前倡导“以教促习”。课程改革以后更多的是提倡“以学促教”。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引领者,更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助产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传授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和发展其智力、才能、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学生学习的核心目标。当下,“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已渐渐被“教学相长”所替代。
课堂提问是“以学促教”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构成要素。从课堂开始的导入环节到最后的收获回顾环节,课堂提问贯穿始终。一节课往往就是由若干个课堂提问串联而成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也正是在课堂提问中发展而来。课堂提问一般可分为引入式提问,介入式提问和评价式提问。
课堂提问方式的正确运用,能更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主动探索意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课堂教学艺术也是质疑的艺术。让笔者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同课异构:“列方程解应用题”。两位执教者都选择了借助于旅游这一话题导入新课。第一位教师用PPT一一呈现许多世界名胜,逐个询问其名称、所在城市、国家,原本学生非常感兴趣,可因为教师单一枯燥的提问模式,学生的兴趣立马大打折扣,一开始就出现冷场,以至于后来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越来越少,无效的提问导致了无效的课堂。第二位教师选择自己游览过的长城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游过的名胜古迹,开放式问题像一把思考的钥匙,打开了学生思考的大门,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从上述案例中不难发现,不同的提问方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课堂效果。
三、有效提问的具体策略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积极思考,笔者认为,有效提问应做到三点,即“问得准、问得恰当、问得巧”。
1.问得准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反对过于依赖教学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预先假设课堂。何时问、怎么问,需要把握准确度。
例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只有问得准,才能真正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堂开始,师生认真审题,在明确已知信息和问题后,大部分都会进行下面的会话。
师:女生一共多少人?可以怎样计算?
生:28+17=45(人) 17+28=45(人)
师:这两道算式都是求女生一共多少人,可以写出这样的等式:28+17=17+28,观察这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发言。
这是众多教学设计中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看似很有逻辑,可是在真正的课堂上,学生自由发言时很难找出等式左右两边的特点:两个加数,加数相同,两个加数位置不同,得数相同。想由此发现加法交换律更难。
思考后,笔者尝试将提问改为:观察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只板书28+17 17+28)两种问法,三个字的差别,笔者用本年级8个班做测试时,惊奇地发现当采用第二种问法时,学生能更多地发现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此认知基础上类比尝试写算式、找规律,自主探究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
2.问得恰当
(1)难度得当。维果斯基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已知区”太易,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未知区”太难,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因此教师的提问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是,有效的提问能引发学生适度的紧张,即达到“愤悱”的状态,教师提问的难易要与学生的心智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2)对象得当。有效的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出现“冷宫”,要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期待。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个体的差异性。教师直面学生的差异并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可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优生可提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探究性的问题,开放性地让其钻研;对中等生则提一般难度的问题,帮助其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兴趣;而对于后进生,可以尝试先从判断性的比较直观简单的问题入手。教师应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3.问得巧
巧布悬念,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笔者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课堂伊始,用游戏导入:学生随意说出一个数,教师和同学们比赛用自己的方法判断这个数能否被2,5,3整除。在教师的脱口而出和学生漫长的动笔计算的对比中,学生自然而然“不服气”地想到:“老师是怎样判断的?怎么能这么快!”巧妙的提问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融入课堂,迫不及待地探其究竟。
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也“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提前预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教师需要利用教学机智灵活地动态生成问题,真正做到创造性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