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合力论”的三重维度及其意义
2019-03-15杨文俊
杨文俊
(江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政府与市场关系既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这就强调了我们要在市场经济中运用好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实质上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政府配置资源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表征,市场配置资源是资本主义独特的经济现象。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逐步明晰地呈现出抓好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制度安排,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深刻阐释“两手合力论”的三重之维
“两手合力论”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它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等三重维度。
(一)理论维度——以马克思主义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为魂
计划与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以往人们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将它们区分为姓“资”、姓“社”的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资本主义亦有计划,社会主义亦有市场,只是不同手段与不同制度结合具有了不同性质。因而,我国市场经济运行坚持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社会主义属性,以马克思主义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为灵魂就是题中之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鼻祖。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戾表达了自己有关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崇尚商品、货币和市场的作用,使得它们成为导致社会贫困、混乱、污浊等问题的罪恶泉源,认为私有制导致了阶级和阶级剥削。由于时代的限制和认知的限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经济上的反市场性”[3],未能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从而陷入空想范畴。
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时代前沿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与市场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必定是生产资料占有公有制,国家将由阶级统治的工具转变为社会管理的工具,全面采取计划调节和全面撤除商品和货币交换。这是马克思从现实发展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但是受到时代局限,没有考虑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借助商品、市场、资本等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者,这也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见解的继承。在十月革命之前,列宁没有突破马克思和恩格斯“消灭商品生产”的个别结论,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这样的理论设定后来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形式进行了尝试,赢得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想借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举过渡到共产主义,结果造成了经济危机,进而出现政治危机。于是,列宁经过广泛的调研制定出了新经济政策,就是要利用商业、市场等来恢复遭受破坏的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利用商品价值规律来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斯大林执政后废止了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开始采取托洛茨基的建国主张,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两化”的典型特点就在于排斥和限制商品、市场因素,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在政治方面实行了一种高度专权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体系实现了苏联工业化目标,赢得了二战的胜利。但由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市场积极因素的作用,导致生产发展出现严重畸形。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必须要坚持其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历史上的关于政府与市场的正确主张为新时代的“两手合力论”注入新鲜血液,而错误的政策则为新时代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经验教训。总之,新时代政府与市场关系要以马克思主义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为灵魂,“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4]。
(二)历史维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变迁
“两手合力论”并不是从一而终的,而是历经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计划还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作用的一系列探索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四个时期: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征就是市场遭到取消和限制。新中国成立,面临着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历史任务,实际上是发展生产力,恢复社会生产,改变国家一贫如洗的现状。
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发展经济的根本方针,即“四面八方”(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政策,旨在“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5],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对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一次探索。1956年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创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完全公有的历史功绩。随之毛泽东又提出给“新经济政策补课”,把“自由市场”和“国家市场成双成对”作为新的经济结构。1958年的“一大二公”运动造成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创,致使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深刻反思。中共中央便于1962年作出了《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议》,强调了集市贸易在当时中国商品流通中的重要性。而随后出现的动荡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得商品流通、货币交换等市场行为遭到限制,甚至成为达到政治目的的借口。
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时期
这个时期开始强调发挥市场的辅助作用,是突破传统的计划与市场相对立的飞跃。具体表现在通过农贸市场方面、农业方面和个体私营经济方面的改革过渡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阶段。
农贸市场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即把经济建设提上日程。之后部分省市开始着手恢复早先硬性关闭的农村集市,并逐渐开放乃至允许创建永久性的农贸市场。1984年中共中央以1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在大城市创办农贸市场的同时,也强调要有计划地创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与之配合的市场信息沟通、期货交易贸易中心。这些使城乡之间的农产品市场开放愈渐完善。农业方面:邓小平在1980年5月的《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讲话》中说道,要在一些合宜的地方搞包产到户,这并不会影响集体经济。随后,中共中央对此专门发布了《当前农村经济改革的若干问题》,这份文件的目的在于鼓励积极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并强调这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集体经济的一个层面。至此,这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合法地位。个体私营经济方面:个体私营经济从一开始放宽限制,到允许存在,再到依法注册登记,最后到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总之,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得到了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明晰。
3.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时期
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制度属性意识形态束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要“使市场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计划是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排,就是要把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区别开来并有机结合,使市场为基础,计划为指导。这意味着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有着严格界限,两者各行其是。市场发挥其基础性作用,而计划调节主要在于对经济总量失衡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等进行宏观调控以减少市场调节的危害,实现经济良序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国家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布局,大力削减国有企业的规模,主要掌握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对非关键领域实行私营改造。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6]的重大举措;2007年,党的十七大指出,既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要“发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7]”;十八大则进一步要求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8],由此,市场的基础性规律在程度上和广度上得到跃升。
4.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时期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9]。”之所以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是因为这种变化“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10]。面对复杂多变、波谲云诡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格局,就必须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强调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本质上就是要求我们发挥好“两手合力论”之间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从而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方向。
总之,以史为鉴,方得始终。经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四个阶段的分析,深刻认识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两手合力论”运用的合理性,这对我们破解前进道路上的难题、化解发展道路上的矛盾具有借鉴作用。
(三)实践维度——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挑战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11]。“两手合力论”既有历史纵深的合理性,也有实践横广的重要性。当下中国经济发展既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贫富差距大、环境承载能力过重等问题,也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上升等问题,故而要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强调问题为导向,洞悉、剖析问题,为解决问题找到突破口。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十八大以来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化和国内经济阶段性发展表征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进入新常态的战略研判。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好成绩,但仍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压力。
从国内来看,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外需拉动减弱、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下行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具体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发展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第二,贫富差距扩大,经济运行风险上升。经过40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巨大财富积累,完成了一系列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分配制度不完善导致我国贫富差距持续拉大。“我国2003—2005年基尼系数一直在0.45以上,2008年、2009年都曾达到0.491和0.49,接近贫富悬殊的水平标准。2015年我国基尼系数降至0.462,但依然高于国际贫富差距的警戒线”[12]。另外,由于产能结构矛盾突出,出现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产能过剩带来的债务风险等诸多挑战。第三,要素投入约束趋紧,环境承载能力过重。要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发展就在于长期的要素投入优势。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这种优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力成本逐渐提高,劳动红利逐渐消失。另外,长期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及一系列资源过度开采,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国际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但是在大潮流中也有些许逆浪。目前,美国等国家奉行单边主义,极力进行一系列反全球化行动,以自我利益优先,不顾他国利益正当性,大打贸易战、关税战,严重破坏了世界经济发展秩序,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另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不一致,资本全球流动无序,导致全球债台高筑,使得国际市场频繁波动。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发展低迷、增长乏力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坚持从实践维度出发,认真研究和分析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来自国际国内诸多方面的挑战,化解风险,才能助力经济良好运行。无论是国际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上升,还是国内一系列经济发展困境频出,都要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找到问题关键,化解矛盾,这既是寻求经济体制改革的良方,又是促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药剂。
二、科学把握“两手合力论”的新时代伟大意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为灵魂,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变迁以及分析当今中国在实践上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挑战,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设想是立足于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理论预判,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物质生产极大丰裕的前提下,社会管理必然采取计划方式来进行。列宁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种观点付诸实践,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于不合时代发展形势,进而转变到新经济政策领域,开始注重商品、市场等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废止了新经济政策,实施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严重失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是在总结我国经济体制实行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普遍原理的运用。这就是说,经济建设依然是我国持久的中心议题和发展目标。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对市场价值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运用。随着市场化不断扩展,市场化机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不断运用,要想大力提升我国生产力水平,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水平,就需要发挥市场决定论的功能,这样便“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优势,保证稀缺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尽可能大的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提升社会生产力。[13]”
“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事实上就是旨在有效弥补市场发挥作用下的缺陷。由于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特征,在市场有效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正是这些弊病导致社会总产品无法正常实现,从而使得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缺失。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探明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问题,得出了一个社会要想正常运行就需要社会总产品的有效实现。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固有矛盾的存在,经常性地出现社会总产品的总量和结构失衡,由此诱发经济危机。而要克服这种危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才能使市场尽可能发挥其先天优势。
总之,无论是“市场决定论”,还是“政府作用论”,实质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承继,都是在当下具体中国经济发展实情状况下的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建设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一直以来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怎样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由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是借鉴苏联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经验,因而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这种观念在随后的经济建设中造成严重的市场与计划的矛盾,为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解放思想,突破固有观念,于是党和国家先后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节下对资源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几个阶段是依次承继但又相继超越,尤其是“两手合力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应对当下面临的突出问题
1.树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意识
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我国市场经济运行遵循“市场在宏观调控基础上对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市场和计划的辩证性。但是,目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企业办事难、小微企业发展困境、政府管得过多等问题,这是没有深刻认识到市场和计划辩证性、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表现。随着改革到达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突破深层次难题,适时作出政策调整,及时树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意识,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于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的研判。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马克思在分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时明确指出,市场竞争会导致那些资本流向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和资本周转速度快的生产部门。“市场决定性规律”实质上是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调节资源、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向高利润企业转移。面对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产业结构布局深度变化,加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出现新常态,改变低端生产链地位,向更高端生产链上游转变,就必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的经济目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转变政府的职能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一定程度要求政府改变以往管得过多、过死的管理模式,向“放管服”方向发展,使凡是市场作用的地方让市场自己来调节,政府在市场作用不到的地方或者作用不好的地方及时出手。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新常态,为了防止市场调节失灵、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促进就业创业、调整产业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等,要求我国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更多地向服务型方向发展,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4.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腐败是关乎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大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深化改革的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腐败与经济密切关联。经济发展使得物质财富得到极大充盈,这在市场机制和市场体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为各种贪腐现象创造了机会。市场机制和市场体制不完善和不健全本质上是没有将市场和政府摆在合理的位置,使得两者出现不平衡的错位现象。因此,将市场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发展为“决定性”地位,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建设服务型的政府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而消极腐败现象得到抑制,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反过来又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