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共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03-15王德宝臧华林
王德宝 臧华林
(霍邱县第一中学 安徽六安 237400)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家风的优良与否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使家校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现状,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提出,就迅速在社会传播开来,成为新时代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小学思品课的重要内容。走进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如何将家庭和学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共同培育和引领孩子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小学德育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结合学校思品课和德育工作实际,以及相关课题研究的需要,就家校携手,共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德育实践进行阐述。
一、家校共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千千万万个家庭传承中华美德。习近平总书记说:“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庭是学生最直接的生活和成长环境,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长。只有积极的、正能量的家风,才会更好地培养孩子向上、向善的心态,让孩子的言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学校在传递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职责。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不仅要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更要成为涵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火炬与灯塔,引领青年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轨道前行。家庭和学校,最终要因为孩子的培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家校携手,发挥家长、家庭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文化涵养起着重要作用,是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土壤的有效途径。要把家校合作摆在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更加突出的位置,要通过家校双方各自职责的履行,提升家教水平,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因此,家校共育不仅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脑海、见行动的必要手段。
二、家校共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时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在家校携手,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认识到当前高中生正处于社会文化的接纳、吸收、转化和整理时期。这个阶段,高中生的心智有了很大的转变,大量的社会思潮涌进他们脑海之中,各种思想碰撞在一起。如何把握住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生活中,融入班级教学和管理之中,融入校园文化之中,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商共议共享,塑造合作育人新模式。
1.发挥家长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
当前,学校里关于家长的组织越来越多,家校合作的方式也日渐多样起来,诸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帮帮团、家长学校等。学校可以经常性地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年级和班级,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生成人礼等活动上邀请家长观摩或实际参加,通过一些活动设计,达到学生、老师和家长的高效互动。可以利用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或父亲节、母亲节等学生喜爱的节日召开学校或班级家长会,共同探讨、分析、沟通、共享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也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家长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分享家庭育人故事,分享精彩育人瞬间,用家长影响家长。
2.发挥家长课堂的培训示范作用
城市化进程让传统家庭结构快速解构,传统家庭延续的好的育人环境和好的家风开始发生改变。家长大量外出务工随之带来的就是对子女的教育疏忽,隔代型、代理型、寄托式、放羊式管理等家庭教育形式普遍存在,加之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文明进程加速,一些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使学生缺少了从家庭获得德育资源养分的土壤,直接导致担负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传承的家庭教育缺失,一部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面对这种情况,围绕各种家长组织,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创办各种家长智慧课堂或学堂,不断强化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意识,努力提升家长的教儿育女水平,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家长智慧课堂可以通过培训一批优秀的指导老师,形成教育团队,开发课程资源,定期为学生家长做家庭教育专题报告,帮助家长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有效方法,提高家教水平。通过不断开发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不断让家校沟通的形式从传统的家长会和家校通网络平台层面,转入到家校互动、专业引领的模式。
3.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导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仅如此,中小学的每一节课堂,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成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同时,课堂教学还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树立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尤其需要一大批学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不断的引领与示范。加强班主任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打造一支人人能开展德育活动的班主任队伍,是提升班主任育人导向作用的关键。通过全学科渗透德育的精品课、“一师一优课”的评选,不断培育与助推优秀的德育教师成长。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开展专题报告、课前时政演讲、讲故事比赛、征文比赛、最美中学生评选、校园之星评选和主题班会课等,增强德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导向性。
4.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可以起着润物细无声的警示、激励、教育和导向作用。要重视加强校园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建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和校园传统底蕴有机结合,让校园的道路、景观、楼宇、墙壁都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最重要场地——班级,其文化氛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文化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班主任可以从班名、班徽、班旗、班训、班号、班歌、班规等具体载体上入手,对班级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明确班级的班风是什么,要奋斗的目标是什么。其次要引导每一位学生自觉融入班级文化之中,让每一个人都能将班级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真正做到身体力行,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每一个学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己身上也能体现出来,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5.发挥主题德育活动的引领推动作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对于中学生要“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实际上这些人格和品质的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有效的德育离不开活动载体,要把准青年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的领域,围绕相关的主题,设置德育实施方案,开发德育资源,开展德育活动。不仅要不断增强德育活动的仪式感,而且还要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让德育活动经常化、校本化和常态化。“一月一主题”的德育系列活动,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德育活动机制。每一周围绕月主题设立子主题,由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利用升旗仪式围绕月主题及周主题安排国旗下讲话,有关部门安排月活动内容,提出活动要求。每月结束,根据活动主题,通过测试、征文、演讲、汇报、检查等方式,分班级进行考核评比,选拔评选先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这些主题德育活动涉及爱国、理想信念、心理健康、品德、责任、感恩、文明礼仪、诚信、法纪、安全、志愿服务、生态文明、研学实践等多个方面,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这些主题的设置和德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非常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思想教育,避免德育内容的重复和缺漏,而且也十分有助于学生思想和心智的全面发展,引领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落地生根。
三、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家校携手合作,实现有机结合。学校在工作推动之中,要融入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之中,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体系之中,融入各类实践教育活动之中。家校双方,要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共识,形成工作和教育的合力,引领青年学生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前行。
家校携手,双方都要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积极搭建课堂教学、教育宣传等多种教育平台,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理念在青年学生中做到人知人晓、深入人心,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青春正能量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