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2019-03-15阮东良
阮东良
(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 安徽合肥 231100)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这场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曾经有学者对数学素养进行了界定,认为数学素养是个体正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的能力,然后基于数学知识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以及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具有独创意识、关心社会、善于思维的能力等。个体利用数学知识参与社会建设,正是具备数学素养的直接证明。本文认为数学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经历数学角度的思考,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品质,从数学素养引申出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其实,在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之前,我国倡导的是素质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慢慢被人们接受,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素质教育的地位还是比不上应试教育,就现在来看,应试教育依旧在发挥惯性作用,导致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毋庸置疑,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好准备,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这样的背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正好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是与初中数学课程相比,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加大,略显深奥,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提出了挑战,很多学生表现出学习乏味、兴致不高的状态,导致高中数学教学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可以为高中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是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重点分析高中数学教学应用学案导学的作用,再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1.概念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所谓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具体教材内容,结合学生自己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知识建构而编写的学习方案,它集教案、笔记、作业、测验等于一体,供师生一起使用。帮助学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是导学案的主要宗旨,希望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有了导学案的指引,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控制者,而是引导者,师生一起互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特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案导学一直将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学生跟着导学案的指引自主学习知识,可以改变以往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关键环节,教师根据导学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一起解决重难点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的课堂主人。
另外,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还可以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导学案的设计往往能凸显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材与考试大纲紧密结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通俗易懂,梯度科学,导学案的设计往往具有这么几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巩固强化部分和拓展创新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获取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好”的弊端。
三、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范围狭窄
大多数学中的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比如产品的利润大小、人员进出等,都与数学具有一定的联系,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大多数教师只是满足于为学生介绍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很少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不好的。
2.教学方法落后
现在高中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教师为了能使学生多学一点、多掌握一点,习惯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这样做想法是好的,但是真正的效果很差,因为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这不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引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可以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导学案设计
数学核心素养是由数学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数学思维等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体现。这个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是一种具体的表现,数学思维是一种具体的手段,而数学态度则是最终归宿。在学习数学时,学生要利用计算、推理、想象的过程,掌握数学知识,思考运用什么样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以数学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为载体,其外化表现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活动要求、思考题、学习活动设计、导学导练、知识拓展、学案参考资料等。高中数学教师要合理设计导学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
一是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根据教材、大纲和考纲来设计好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既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每个知识点的价值,又要联系实际,合理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来吸引学生。
三是设计好导学方法。导学是课堂的灵魂,是“学案导学”模式中最活跃的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合理设计导学方法。在教学中要以启发、探究教学为主,要使用不同的导学方式,单一的引导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采用多样化的诱导,能够给“导学案”注入活化剂,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是学习方法指导,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法、对比法、推理法、归纳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五是设计好习题,为了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教师根据学生层次,精心设计好不同难度的习题,充分挖掘出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通过做好题让学生树立信心。习题大致可分为基础题和能力题两大类。
2.完善导学过程
在这个部分,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自学,确定个体疑点。在开展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先把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查阅课外资料,及时发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分组讨论,解决基本问题,确定组内疑点。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保护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针对问题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当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小组代表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学生在互相讨论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彼此都不会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这些问题列成一个提纲,以此明确组内的疑难点。
三是点拨引导,全班解疑。经过小组讨论依旧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已经得出此问题答案的小组扮演一次“小老师”,对其他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在一旁进行点拨。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机会,再让学生针对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答辩。
四是达标训练,强化巩固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达标训练,练习题要做到限时限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让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这样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查缺补漏,再接再厉。
3.及时反馈和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讨论情况、发言情况收集到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不会的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方法自主构建全新的知识网络,形成全新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达到更高的学习境界。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我们一线教师要发挥导学案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能够为他们的后继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