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研究
——以桐城市范岗镇为例

2019-03-15洪济平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洪济平

(上海财经大学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改革开放40多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6%,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6.8%[1]。我国农村发展目前已进入全面转型的新阶段,但是传统农业发展方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甚至束缚了我国农村发展潜能的释放。因此中国农村面临转型,一方面需要在立足于农业、满足农产品的供应需求基础上针对消费升级探索新的农业模式;另一方面需要发展新兴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桐城作为安徽省较发达和代表性的县级市,如何处理好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美丽乡村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的研究重点。2018年7月下旬,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安徽桐城调研组的队员,开展了入户调研和实地考察,为本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对象范岗镇属安庆市桐城市下辖的12个镇之一,位于安徽省的中部、桐城市市区的南部,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7.3万。桐城市在皖江城市带中起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和合肥经济圈南翼门户城市的重要作用,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范岗镇在桐城市下辖的各镇中,距离桐城市区较近,并有三条交通干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206国道)贯穿其间,运输便利。全镇自西向东依次有山区、丘陵、平原三种地貌和龙眠河、挂车河两条河流,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都较优。范岗镇成功地利用区位和环境的双重资源优势,以工业立镇、工业强镇,同时又在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上走在桐城的前列。作为传统乡镇企业集中的乡镇,面对新要求,范岗镇如何在产业转型中保持工业的优势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以旅游业为特色的服务业,并且保护好生态环境资源,是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

(二)调研对象和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筛选了范岗镇较有代表性的石井铺村、棋盘岭村、挂镇村和高岗村四个村落进行重点调查,分别对村干部和普通村民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研,调研队成员采用全程陪同受访人员完成问卷,解释问卷问题,保证了问卷的精度和准确度。共完成入村问卷4份,入户问卷200份,其中入户有效问卷191份,个人有效问卷596份。受访者性别比例适中,其中男性310人,占比52.0%,女性286人,占比48.0%;基本涵盖了乡镇企业主、城镇务工者、农民、非劳动力多种人员组成。

(三)调研内容

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以入户问卷为主,个人问卷为辅。入户问卷由户主填写,包括家庭人居环境、家庭土地及使用流转情况、生态环境总体情况、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工业污染与生态环境五方面问题,目的是了解土地经营情况、家庭生活环境、村民对生态环境的评价以及村民个人环保意识;个人问卷由本人或熟悉情况的家庭成员填写,分为基本情况、就业经历、健康与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四方面问题,目的是通过微观就业情况为分析产业结构情况提供更多支持。

二、范岗镇产业结构现状

(一)农业方面

2017年,桐城市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5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0%;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1.0%[2]。其中范岗镇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园林产业为桐城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当前,范岗镇经济、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耕地至今已流转4.8万亩,山场2万亩,由生产大户承包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农业机械化率达80%左右,农产品供给充足,农业发展整体较为平稳。在被调查的四个村落中,耕地集中转租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大部分农民已经不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实际耕种10亩土地以上家庭仅占4.6%。60.2%的家庭的耕地已由乡村集中转租,另外还有部分耕地被征为建设用地或租出给他人,仅有31.0%的家庭仍然进行农业耕种等农业活动,且大多家庭实际耕种耕地不足1亩,仅用于满足自家需求。另外,村中农业产值大部分来自于农作物耕种,受访的农民家庭未有较成规模的家禽养殖或水产养殖。

由于分散的小块土地无法满足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需求,且人力物力成本过高,集中化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由于农村劳动力大幅外流,小农性质的农业产业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满足需求,集中经营也避免了土地闲置。受访者中,许多家庭选择将土地交由村庄统一转租,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仅有老年人留在村中进行满足自身需要的小规模耕种。范岗镇的这种土地流转情况也顺应了土地规模经营的趋势。

在种植业实现规模化机械化耕作的同时,范岗镇还拥有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和现代生态林业。以牯牛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了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物流、仓储、销售链条的整合,生产水芹茶、山茶油、坚果等深加工产品,通过建立农特产品专卖店和网络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在政府推动下,对荒山租赁和整改,建设起了一批油茶和苗木生产基地。同时,永椿、春雨、新屿三家园林公司承包荒山,进行了生态林业开发,建立苗木生产和销售基地,提供绿化服务。

(二)工业方面

2015年,桐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435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68.1亿元,同比增长7.5%。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55.7亿元,同比增长15.5%[2]。其中,范岗镇规模以上企业38家,总产值36.29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5.45亿元。

范岗镇的自身定位是工业立镇、工业强镇,以富民型、税源型、科技型的三大导向,打造中国知名的装饰辅料产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范岗人纷纷从事制刷业,但由于家庭式作坊生产技术落后,配套设施缺乏,无法获得规模效益。范岗镇政府积极引导制刷业集群化发展,先后投入2 200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600亩的“制刷工业集中区”和“制刷辅料生产集中区”,至今已有各类制刷企业(个体工商户)近3 000家,相关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0%以上,成为范岗镇的支柱产业。这也带动了制刷业配套或相关的装饰辅料行业的发展,在总共180余种装饰辅料中,范岗拥有生产其中140多种辅料的生产能力。同时,桐城市的传统工业也扩散、影响到范岗镇,形成了烟机、汽车、火车、矿机的机械配件产业、包装印刷产业、服装加工产业和物流运输产业。在壮大传统工业的同时,范岗镇也积极培育和引进了科技型产业,2000年以来,中科机械、华科实业、微威集团三家科技型企业先后进驻范岗镇,通过产学研合作,已经建立起一批省级技术研究院,研发与生产高附加值工业产品。通过整合乡镇企业,引进科技企业和承接产业转移,范岗镇至今已拥有范岗工业园南区、北区,建立起比较全面的工业集群。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家庭中,共有青壮年劳动力478人,其中,在本乡镇从事自营性工业生产的有7人,占比1.4%;在本乡镇从事工资性工作的有121人,占比25.3%,其中,61.3%的劳动力就业于第二产业,同时57.5%的劳动力工作分布在本镇传统的六大行业(印刷包装、机械制造、塑料加工、家纺服装、建材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可见范岗镇企业对于本地劳动力的吸引能力表现不错,外出务工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也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良性循环。

(三)第三产业

相较于其他地区,范岗镇所属的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父子双宰相,兄弟四翰林”,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质的资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资源。桐城作为“文都”,利用自身的历史文化优势,文化旅游发展迅猛。2017年桐城接待国内游客712.1万人次,增长26.1%,国内旅游收入69.7亿元,增长133.1%。全年接待入境游客3.2万人次,增长14.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 530万美元,增长19.5%[4]。范岗镇利用桐城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带来的游客资源,在生态旅游方面大力投入,于2009年建立了国家3A级景区——樟枫永椿生态园,占地面积8 000余亩,包含10多个种植园区,辅以樟枫农民文化乐园、栲栳尖等周边景点,为前往桐城进行文化旅游的游客同时提供了来范岗体验生态旅游的机会,与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互补,提高了整个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37.1%的从事工资性劳动的劳动力就职于第三产业,共45人,其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5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0人,批发和零售业5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人,住宿和餐饮业4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人,教育行业2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人。可见范岗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多供职于政府机构,或为个体经营的工商户,旅游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第三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且水平不高。

三、范岗镇生态文明现状

范岗镇镇区面积达2.2平方公里,拥有面积可观的绿化,各类污染指标控制得良好,人居环境较令人满意;下辖各村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筹资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樟枫村、杨安村和范岗社区已入选安徽省首批美好乡村示范村。

(一)水源、能源方面

受访的范岗镇石井铺村、棋盘岭村、挂镇村和高岗村均已实现了公共电力接入。水源供应方面,绝大多数村民都使用村镇自来水,也有部分村民使用井水或者两者皆用。35.2%的受访者认为自来水偶尔有漂白粉的味道,其余村民表示满意,整体水源质量尚可。69.6%的受访者家庭已经使用水冲厕,污水排放措施较为分散,72.8%的家庭采用村落集中处理,自建处理设施或排入城镇管网三种较为环保的处理措施,但仍有相当的村民家中污水会直接排放。村民家庭中,最主要的炊事燃料来源是液化气,占比54.4%;薪柴占比23.2%,天然气占比18.4%,还有少数家庭主要用电用于炊事,村民对于清洁能源的接受程度正不断增长。

(二)农业生产方面

受访的桐城范岗镇耕地的规模化生产水平达98%以上,丘陵、岗地的林业规模化水平在60%以上。全镇已流转耕地5万余亩,山场4万余亩,水面3千余亩。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治理项目,建立了优质水稻、小麦种植、瓜蒌基地、蔬菜基地、苗木花卉基地以及油菜基地。

村民从事农业生产,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数量大约各占一半,施肥量较为合理,粮食大部分用于自家食用。田地的废弃秸秆,大部分村民都选择让其自然降解,仅有2家表示会拔走用来烧饭。禽类的粪便处理上,堆肥是主要利用方式。半数以上村民已经实现了循环农业的模式,不过方式较为单一,主体由家禽粪便堆肥构成,仅有不到5%将农作物作为家禽饲料。村民认为大规模经营的种植和养殖业,是最主要的污染源。村庄的大部分土地由大型承包商承包,大规模养殖的化肥使用和禽类的粪便排放,造成了村庄附近塘河的水污染。另外,有些村落附近的家禽养殖场会带来难闻的气味。2017年,桐城市关闭了大量污染较严重的中小型生猪养殖场,但范岗镇的养猪场仍然存在,污染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善。

(三)工业生产方面

范岗镇的规模以上企业仅有38家,附近的企业中,主要是以个体企业为主的小型企业,从事加工业等。污染的主要形式是废水和废气污染,受访家庭中,表示受到工业污染影响的户数较少,占比15.2%。还有3%的村民表示由于污染家人患上了疾病。但由于很多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在本乡镇的工厂工作,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受访村民大多表示愿意容忍这些企业的存在。

(四)人居环境方面

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齐全,村民的新住房经过统一规划,分布在已硬化的道路两侧,并且在道路周边建设有绿化配套。健身设施及文化活动设施集中在村委附近,资源相对供应不足。家庭基本实现了手机信号的全覆盖,有线电视及网络电视普及率达到63.2%,其他家庭电视采用卫星锅或微波天线。村庄设有垃圾集中堆放点,统一征收垃圾处理费,基本实现了垃圾的集中回收处理,但仍有家庭的垃圾处理方式是直接丢弃。村委的办公楼是村民闲暇时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设有党员活动室和会议室。大多村民表示空气清新无异味,但工厂附近居民深受空气和噪音的困扰,并且一直未得到改善。可见,居住整体环境尚可,但在部分区域尚有可改进的空间。

四、农村转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

范岗镇属于南方丘陵地区,人口集中,耕地相对不足和破碎。近些年,种粮成本越来越高,而种粮利润鲜有增长,种粮不足以支撑家庭经济来源,这也促进越来越多青壮年劳动力走出乡村,选择在外务工,留在农村的劳动人口多数年龄偏高。由此一来,又产生了缺乏农业劳动力的问题,使得土地出现撂荒的风险。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由村庄集中出租土地,使用机械化代替传统农耕方式降低了单位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了利润和质量,也杜绝了土地资源浪费的风险,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然而土地大规模经营,也给承受能力有限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集中化的农业,对土地的利用率更高的同时,也预示着单位面积土地要承受的压力比以往更大。为了提高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现象屡见不鲜。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当属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场禽类排放的粪便,很少有配套的处理装置或是进行统一运输处理,直接排放居多,污染了周边的土地和空气质量。养殖场和周边居住区水源环境往往一致,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使水源有毒物质含量超标,是村民认为的村庄最严重的污染来源。因此村庄的地下水已经难以达到饮用标准,在没有使用自来水的区域,因水源污染而造成疾病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

(二)农村工业化

近些年,随着发达地区(一二线城市、东部沿海地区)对于环保的监管日趋严格,许多高污染企业被勒令关停搬迁或被要求技术整改,同时企业用工、用地成本上升,引起发达地区“退二进三”的浪潮。有些传统工业企业选择搬至环境标准低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而地方政府因侧重经济指标的政绩考核和财政税源的压力而成为它们的“保护伞”[3]。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创办企业也一度成为热潮,“家家开工厂,村村开企业”也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的常态。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为满足高速发展时期的需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加速解决了农村的物资短缺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带动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这些企业之所以会并能够在农村出现,也预示着它们的特点:无论是大小企业,都有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特征。一方面,乡镇企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为主。以范岗镇为例,全镇2 600多家经济实体,规模以上企业仅有38家[4]。这些企业缺乏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大多较为原始,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污染较为严重,且缺乏统一规划,地点分散,难以被有效监管。另一方面,转移至乡村的大型企业多为附加值较低,污染较严重的传统行业企业。它们通过协助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就业机会来减少邻避冲突的阻力,使得企业能够长期在农村运营。这些企业承接了城市无法承担的高污染生产,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给农村的土地、水源和空气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甚至威胁到了村民的生存。

与此同时,农村工业化也通过促进乡镇集体个人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推动着农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保生活方式的转变。乡镇的工业越发达,在本乡镇企业从事工作的劳动力也就越多,从而为有劳动力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来源。而且,大量的乡镇企业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可观的税收,使得政府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环保的宣传。建立了统一的垃圾回收点,有效减少了垃圾就地丢弃或焚烧现象,而排污管网、垃圾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建立,避免了传统工业企业由于农村污染物处理能力不足而带来更严重的环境负效应。村民的燃料来源从薪柴和秸秆逐渐向天然气和液化气转移,炊事污染大幅减少。旱厕逐渐被冲水厕所取代,污水排入城镇的地下污水管网,得以统一处理和二次利用。特别是近年来,乡镇企业面临消费升级的需求,直接带动了农民消费产品的升级,传统的高污染的生产过程随着产品升级、技术更新被取代和淘汰。同时,“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推动了更多环保产业致力于治理农村的水土污染。节能电器和节水设施也走进村民的视野,本次受访的村民有近一半表示家中有此类设备。

(三)乡村旅游业

和其他服务业相比,旅游业能够从乡村外部寻找增长来源,有更大的开发潜力。核心旅游地区的观光旅游业至今已经发展到了较为稳定的状态,景区接待能力基本达到饱和,游客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服务质量,并且已游览游客已经达到相当的比例。而相比之下乡村旅游业,更加注重休闲和度假体验,对于传统的观光游客,无疑有全新的吸引力。大多乡村没有著名景点名胜,主要形式是生态旅游度假和民俗文化体验。乡村风貌的改善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旅游业的需求会倒逼良好环境的保持和荒地污染的治理,直接改善生态环境;污染工业的发展也会被严格限制,减少环境的后顾之忧。但是,乡村旅游业除了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外,也带来不可避免的旅游设施建设和游客垃圾处理问题。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开发者往往会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例如开发耕地、平整地貌、兴建大批住宿和商业用房、建设人工化景点,破坏原有的乡村生态风貌。游客的到来,同时带来大量污水和垃圾。大量的游客使原先乡村的相关基础设施大大超出了其承载量,很可能出现无法处理,造成随地排放,污染耕地的情况。

位于桐城东部的孔城老街,距今已有1 800多年历史,是华东地区现存最长老街,被誉为“安徽第一古街”。明清时期古老的木楼,沾满青苔的石板叙说着沧桑。在2008年,经过全面规划、设计、修葺、改造,许多旧屋被重建或改造,老街修缮一新[5]。原有的居民被要求迁出,而新建商业街不可避免地与其他“老街”“古镇”同质化,失去了可以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原有的文化和人文特色。老街重新开街之后,每天游客只有寥寥几十人,成为一条孤独的“死街”,是较为典型的乡村旅游开发失败案例。

五、利用农村产业转型机遇,维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和建议

(一)发展生态农业和社区支持农业

目前,大规模承包商的规模化经营更倾向于传统的“石油农业”即利用机械化工具大量替代人工,实施高度工业化的农业。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土壤的高强度施肥和利用也造成了土壤的贫瘠化。生态农业模式采取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使用其他农业的有机肥料,避免了单一作物连作和过量无机肥对土壤的危害。但是生态农业面临着高成本低收入的问题,而且有机农业产品的销路受限。除了政府的生态农业补贴之外,提高宣传力度,建设社区支持农业是可行的提高生态农业利润的方法。例如本次调研对象范岗镇,距离周边城市安庆市的市区仅64km,只需一个多小时车程。如果在安庆城区的社区征集农场会员,可以很方便实现农产品运送至社区和会员考察农场的双向互动。通过消费者预付款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通过社村对接免除了传统销售方式中间商的利润、降低了物流成本。由政府牵头建设示范生态农业产业园,引导乡村与社区对接,实现有机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条龙,发挥生态农业和社区支持农业统一协同作用,才能降低农场主的担忧,推进生态农业模式,从根源上使得农业和自然协调发展。

(二)加快工业产业升级

家庭作坊式企业和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一直是乡村工业的主要形式,也是乡村污染的主要来源。要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必须从根源上使乡镇企业的形式发生变革。一方面,顺应产品升级的需要,引导家庭作坊式小企业引入现代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形成规模,规模化的企业可以进驻环境基础设施配套的科技园,不仅减少企业分散对耕地的占用和居民的影响,方便政府对污染排放进行集中处理和对环境风险采取统一管控。同时,加速淘汰过时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小作坊,提高生产的环境友好度。另一方面,限制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向乡村的转移,已存在的企业也应该受到更严格的监管以促使其进行技术改造。大多此类企业的污水处理和污染无害化设施实际上没有运作,环境部门首先需要对污染水平进行常态化监控,确保排放符合评估标准;其次,政府应对此类企业的环保改造进行补贴,同时对排放超标进行强有力的行政处罚。在胡萝卜加大棒下,使得高污染企业违规排污成本高,而进行环保改造成本回收快。同时,当地政府也应吸引更多高新技术项目的落地。在政府的引导和工业现代化趋势的推动下,农村的企业组织形式和行业结构经过新一轮的调整,将会形成更加环境友好的工业体系。

(三)旅游业和农村社会协调发展

城市的观光客来到乡村,最想见到的是农村的风貌,而不是新建的“古迹”和现代化的“商业街”。乡村旅游业开发应利用乡村原有的设施进行改造,如将住宅改为民宿、尽量留下原住民等,保留乡村的原始形态和居民的生活痕迹,另设小规模陈列馆和商业街,乡村的社会形态才不会受到旅游业的毁灭性冲击。坚定保持“乡村味”,无论是“空城”还是“只有旅客的城”都是对农村生态的破坏。政府应当重视对农村古迹和山水的开发保护,在招商引资时将生态因素纳入评估,要求开发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尽量通过利用原有设施,限制游客数量,避免因开发而占用耕地、游客超过承载能力而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农村既有的农场生态化改造,将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挖掘生态农业的潜在效益,用旅游业倒逼生态农业发展,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旅游业。

综上所述,农村的农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升级方向将会对生态环境建设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既可能带来集中化大规模化的环境破坏也可能使经济发展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旧社会经济关系转换为经济和生态相互促进的社会经济体系。走上环境友好型的正确转型道路少不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引导规模化经营农业向以社区支持农业为模式的生态农业转化;工业以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兴行业为导向;旅游业注重在乡村生态基础上的适度开发,彻底改变以往环境监管“治标不治本”的状况,以经济因素倒逼环境保护。把握好农村产业转型的机遇,在建设中注重以生态环境为导向,将潜在的消极因素引导转变为积极因素,使得产业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得以统一,“美丽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就可形成闭合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