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发展路径探究
2019-03-15邓闪闪
邓闪闪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再次聚焦农村问题,指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2]党和政府积极动员全党全社会形成合力,持续推动农村发展,新时代我国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基础建设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因素。农村基础建设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基础设施结构不完善,基础设施管理不到位,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例如,从交通运输业来看,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全国乡村公路修建量相比五年前有明显增长[3],但乡村公路的材质多为水泥混凝土,在超载情况下极易造成断板、断边、断角等结构性破坏,且维修难度较大。如何在保证乡村公路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是乡村交通运输建设的一大难点。从能源通讯来看,截至2017年,全国农村燃气普及率有明显增长,但区域化问题依然严重。如,河北省县城市燃气普及率为94.17%,青海省县城市燃气普及率仅为53.47%,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呼吁绿色能源的进一步普及[3]。在通讯方面,2016年末,89.6%的村通宽带互联网,25.1%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4]。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产品要想得到及时有效推广,电子商务配送站必不可少。
(二)农村基层党建滞后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在广大农村的延伸,是党的领导在农村实现的组织载体,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的组织保障。”[5]如何解决农村基层党建滞后,破解制约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瓶颈,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保持较强的战斗力,是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通过对农村基层党建的研究表明,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党员对基层党建工作认识不足。在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党员为家庭生计奔波在外,留守在农村的党员一般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面对当前紧迫的工作压力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普遍存在一些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导致党组织生活很难全面开展,特别是“三会一课”容易流于形式。②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突出。农村党员囿于长时间受生活环境和传统习俗的束缚,藩篱固化思想观念偏保守,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形成了“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其党员干部素质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很难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③党组织形式化思维仍然存在。部分基层党组织马虎对待党的农村工作政策,贯彻执行力度不够,甚至对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等制度走过场,严重影响了党组织力量的发挥。
(三)农村基层文化贫乏
新时代我国正在实现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当前一些农村文化建设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农村基层文化愈显贫乏。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末,96.8%的乡镇有图书馆、文化站,11.9%的乡镇有剧场、影剧院,16.6%的乡镇有体育场馆,70.6%的乡镇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59.2%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6]文化基础设施的相对匮乏,已有图书室、文化室以及各类资料室中的文献较陈旧,很难吸引到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再者,多年来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囿于相应规范和人才的缺失,无法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兴趣,难以打破陈规陋俗的封建桎梏。
(四)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乡村振兴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新时代随着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恶化得到了及时遏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其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根据近年来一系列关于农村生态报告的研究,农村生态问题主要包括: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一方面,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对化肥、农药的滥用造成了严重的土壤和地下水源污染。另一方面,农民为调节农作物生长环境,过分依赖使用在土壤中长期得不到降解的塑料薄膜,导致了严重的白色污染。②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在农村大部分畜禽养殖户没有设置合理的排污系统,粪污难以得到资源化利用,且大多数养殖户随意将畜禽粪堆放在路旁或排放入河道,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③农民环保意识的缺乏。农民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普遍不高,环保意识更是缺乏,例如:每到农忙季节虽政府三令五申禁止焚烧秸秆但却屡禁不止。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乡村振兴需要尊重农民主体性
乡村振兴是党和政府在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7]。农民群众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基石,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为31 422万人[6]。如此庞大的农民群体对建设农村事业却不少保持一种观望的态度,无法自觉主动地融入农村建设中来,这成为当前制约农村发展的一大“梗阻”。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对于推动新时代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政府要正确认识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扩大基层民主,尊重农民意愿从而调动其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第二,农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职业能力。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要对自己的职业具备自豪感,并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职业技能。让农民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才能把亿万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形成推动农村发展的巨大合力。
(二)乡村振兴需把握各地差异
乡村振兴战略若要健康有序地进行,就要科学地把握乡村之间的差异性,在遵循农村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个性化发展道路,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坚决杜绝地方政府形象工程。
把握各地差异是指把握中国乡村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中国地域广阔,不同风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具有明显差异性和不同性的四类乡村。“第一类是种养资源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均丰富型;第二类是种养资源丰富,但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稀缺型;第三类是种养资源稀缺、但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型;第四类是种养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均稀缺型”[8]。对于第一类乡村,要在大力开展现代大农业生产,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的同时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对于第二类乡村,可以在精确把握种养双重优势的同时突出重点、双向突破。对于第三类乡村,要留得住乡愁,让农村的绿水青山变成农民手中的金山银山。对于第四类乡村,要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政策,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异地搬迁到适宜居住的地区。不同的乡村具有不同的特质,不是所有乡村都有绿水青山,也不是所有乡村都是大粮仓。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不搞一刀切,准确而科学地把握每一个村庄的独特禀赋,深入了解每个农村的特殊性,合理规划农村发展蓝图。
(三)乡村振兴需发挥实干精神
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导乡村工作的全局性方针,同时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特质。面对中国现存大约60万个村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发挥实干精神,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实干精神是指基层党组织要以一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9]首先,要求基层党组织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感。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农村发展事业的坚强核心,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新时代党章赋予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真抓实干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面进步。其次,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通过打造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的领导队伍,可以不断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巢建设现代化乡村。
三、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的有效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归根结底是要解决怎样促进农村发展问题。因此,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发展的路径,对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跨越式前进,补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至关重要。
(一)振兴乡村产业,发展现代农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产业振兴强调:第一要夯实基础农业生产力,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第二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第三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夯实基础农业生产力,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保障。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提出:“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10]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国民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随着中国人多地少的形势越发严峻,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该坚守耕地保护制度,严把耕地红线。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第一要防患于未然,国土资源局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控,对我国各级土地使用、闲置情况都做到了然于胸,确保耕地的使用效益。第二,政府应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破坏耕地的行为严惩不贷,增强执法力度,对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绝不姑息。第三,基层政府应与农户签订农田保护书,使保护耕地的责任层层递进落实到人,倒逼干部群众依法用地的意识不断增强。第四,在保护基本农田面积的同时,相关部门更应重视发展农业科技增强农业生产力。建设乡镇农业服务站,让农民深刻体会农业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比于耕地资源的有限性,耕地质量的下降更为令人痛心。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地力衰退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为保护农产品质量,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国外的市场竞争力,第一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从源头治理农村水源污染、土地污染。通过对退化耕地进行改良治理,中低产田及时培肥,污染耕地阻控修复,以期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和等级,保障农产品生产的安全环境。第二,建立衡量绿色农业的规范标准和实时监测系统。根据国际标准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制定,让农民生产农产品有标可循,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转变生产方式,从而优化农产品供给。第三,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3.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一要着力创建“三区一园”。“三区”是指: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一园”:兴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区一园”的建设方针主要是针对现代农业中出现的农产品结构单一;农产品增值价值低;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不突出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第二,要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增强农民种粮底气。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最担心的莫过于农产品受灾受害,经济效益低等问题。目前,全国主要生产粮食的十三个省份已经开始有选择地在辖区内部分市、县具有适度经营规模的农户中实施大灾保险政策。随着农业保险制度的不断普及和其覆盖面积的不断扩大,会使农民种植农作物更有动力。
(二)振兴乡村组织,创建善治乡村
在新时代农村发展过程中,乡村组织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破解乡村组织建设这一难题?需从“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新体系的意义上来考虑,坚持并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乡村社会的改革和发展。”[11]。
1.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体系,将党管农村作为首要原则
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发挥战斗力的基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关键在解决好‘人’的问题,也就是抓住队伍建设不放松。”[12]第一,必须择优选配基层干部领导班子。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将那些政治意识强、工作作风好、创业能力好的农村党员及时吸纳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队伍中,为基层党员组织注入新选血液,优化村级组织结构。第二,一方面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要结合干部个人专长因才上岗,唤醒基层党组织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对于对那些不合格的农村党员要加大处置力度,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和先进性。第三,要强化对农村党员的信仰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规章制度,努力引导基层党员真正学习和领会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保持对党的坚定信仰,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2.尊重村民自治的地位,创建“三治”融合的新模式
农村是村民生活的家园,也是村民希望所在。农民作为振兴乡村的主体,其自治地位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激发村民参与振兴乡村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的社会治理格局,关键在于转变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实现从“管制”到“共治”的良性互动,从村民的需求出发,发挥其群众主体性力量改善当前乡村治理困境。第一,要让乡村基层政府学会放权于民。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积极引导农村基层组织协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完善农村组织体系,争取从行政管制转变为多元共建。第二,在提升各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的同时,要搭建民意畅通的平台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在平等协商的框架内构建公共理性,解禁基层政权、社会组织及村民之间共商的渠道,并形成常态化的反馈机制以确保民意及时上传,使各种社会力量在合作基础上实现共治。
(三)振兴乡村文化培育新式农民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拥有悠久的农业文明。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促进农村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
1.振兴乡村文化需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为乡村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的农民,在乡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第一,振兴乡村文化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在加强政府对乡村文化领导地位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需求,鼓励农民积极基层文化建设中来,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第二,建设优质公共文化场所。农民不是不想参与文化建设,而是基础薄弱,缺少学习的平台和参与的渠道。一方面,要搭建适合农民阅读的图书阅览室,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建立乡、村文化陈列室,提炼人文精神,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以此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品位。另一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文化传递中来,建立起设施齐全资源充足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素养。
2.振兴乡村要实现文化产业融合,培养新式农民
乡村文化主要包括“乡村建筑、生产工具、拓荒造田、粮食加工、节日庆典、宗教信仰、祭祀礼仪、乡规民约、宗祠家训、乡村私塾、生产智慧、工艺制作、风情习俗、民间文学、谚语格言、竞技游艺以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等等文化事项。”[13]分析乡村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提炼相应的文化产业,培养懂技术有文化的新型农民。第一,要古为今用继承传统。着力保护承载乡愁的物质基础,在保护中开发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景观增加其经济价值。深入挖掘传统农村文化中蕴含的精华部分,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村民的重要作用。第二,打造合理的乡村空间格局和生活方式,创新农业文化发展路径。认真谋划、精心准备,选准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并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文化产业链。第三,培育新式农民充实乡村文化工作队伍。为此,一要注意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擎旗手。二要培养基层乡土文化能人,组建乡村文化艺术服务团体,成为文化工作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四)振兴乡村生态建设美好乡村
面对乡村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4]“两山理论”充分说明了美丽的生态环境就是强有力的生产力,就是宝贵的社会财富。乡村生态振兴不仅关乎农民的生活品质,也承载着人民的浓浓乡愁。
1.尊重自然,不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要求我们第一及时修复“绿水青山”,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溢出效应和资源再生功能。一方面综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另一方面在增加资金投入修复生态、整治环境的同时要提升乡村自我“造血”能力,使投入与产出逐渐形成成良性循环,有效激发社会资本的积极性。第二,加强环境监管力度。首先,建立各级生态责任明确制。政府明确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争取把生态保护环境政策落到实处。其次,完善环境保护考评机制,制定科学规范、配套合理、公平高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最后,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2.提升绿色农业的发展水平,让绿色农业深入千家万户
有特色、有优势的绿色产业可以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第一,发展绿色种植,保护农村生态。在农产品的种植过程中要给农民植入绿色理念,少用甚至不用农药化肥,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其附加值。第二,找准绿色农业产业,突出特色。在发展绿色农业产业的进程中要产品把握方向、突出优势,并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信息化的营销手段,品质化的服务水准,提升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第三,发挥品牌效应,扩大销售市场。第一,树立生态品牌,扩大市场。首先,要着力推动绿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良性互动。其次,要建立严格的市场监督机制,保障绿色品牌的真实程度,最大限度发挥其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