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锡林浩特市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9-03-15王晓炜

语文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间架字理汉字

○ 王晓炜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师范学院,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一直以来,汉字学知识,特别是形成汉字字理,决定汉字表意性质的核心知识,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的运用严重缺失。教师在不懂汉字本质特性和规律,不知汉字字理的情况下进行着字词教学。这样的教学只能把汉字当成是笔画与偏旁的无理组合,就字形而讲字形,学生也就只能凭机械重复,反复记忆的学习方式死记硬背。这种完全割裂汉字演变的历史,不顾汉字表意性质,割断汉字形与义联系的教学方式,不仅导致几代人不懂汉字,不解汉字,无法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无法真切体味汉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和意蕴,更导致了作为社会最重要交际工具的汉字在使用上出现了严重混乱状况。小学是识字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识字质量直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阅读理解质量和语言感受、语言表达等能力,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语文水平。基于这种认识,并为扭转这种现状尽些绵薄之力,我们设立了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在锡林浩特市属小学开展课题研究。作为先期工作,自2015年立项起,课题组在锡林浩特市参与和支持课题的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陆续以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听课、座谈等形式对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掌握了目前锡林浩特市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基本情况。

一、师资情况

我们从学历层次、专业、年龄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师资情况进行了调查。三所学校的语文教师,除公出、病假等特殊情况外,全员参与了调查。下面是三项情况的统计表:

学校第一学历研究生 本科 专科 中专年龄25-35 35-40 40以上专业中文 非中文人数第二小学1 8 10 912 3 1313 1528第五小学 13 11 916 7 1017 1633第九小学 6 11 613 3 513 1023合计1 27 32 2451 13 2843 4184

三所学校,第一学历:研究生占1%,本科占32%,专科占38%,中专占29%。专科、中专两项共占到67%。;

所学专业:中文占51%,非中文占49%。;

年龄状况:25—35岁的青年教师占60%,35—40岁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占15%,40岁以上教师占33%。

上述统计数字,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目前三所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资状况:第一学历层次总体不高,专科与中专两项合计占到了语文教师的67%;非中文专业的比例近半数(49%)。占29%的中专学历的教师,多在35岁以上。他们一般是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前考入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至小学的。这些教师当年都是中考的佼佼者,又经过中等师范学校正规师范教育,大部分成为目前小学各科教学的中坚力量。与他们相较,年龄在25-35岁的年轻教师,学历为本科的,许多所学专业并非中文,虽然大多经过考试进入教师行列,但他们缺乏中文专业课的系统学习。专科层次的年青教师多为招生与分配制度改革后毕业,文化素质和基础较为薄弱,况且许多所学专业也并非中文。就本科学历、专科学历中第一学历为中文的教师以及过去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来说,汉字学知识也普遍较薄弱。因为有些院校的中文专业没有专门开设《汉字学》课程,对汉字知识的了解只限于《现代汉语》专业课汉字部分,而这部分内容,一般的《现代汉语》教材都比较简略。第一专业是非中文专业的教师更是没有接触和系统学习过汉字学知识。由此看来,语文教师欠缺汉字学基本知识是普遍现象。后续的调查也充分证明这一点。

二、教师汉字学知识素养情况

这方面情况的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对小学汉字教学起重要作用的汉字学基本知识及其运用。内容包括:汉字所属的文字类型、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性质、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造字方法、汉字单字的教学、汉字常用偏旁的古汉字字形和意义、形声字表音偏旁与字音的关系、形声字表意偏旁与字义的关系、汉字的间架结构、对字理字源教学方法的了解等。下面分述教师们的答题情况和在这几方面所反映出的问题。

(一)关于汉字的类型、起源、性质和形体演变

问卷的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教师的汉字性质和汉字形体演变知识:

1.汉字起源于:( )。

A.图画 B.符号

2.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系统:表音文字系统和表意文字系统。汉字属于( )

A.表音文字系统 B.表意文字系统

3.就汉字记录语言的方法来说,不同时期汉字的性质有所不同。小篆之前的古汉字是( ),隶书之后的汉字是( );从记录语言的方法和记录语言的单位来看,现行汉字的性质是( )。

A.表意兼表音的语素音节文字

B.表意兼表音的文字

C.纯表意文字

4.汉字的字体由古汉字到现行汉字一直在经历着演变,这是古汉字的字体与现行汉字的字体相较有很大的区别的原因。这一演变过程中主要经历的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请问其中对古汉字字体转变为今汉字字体起关键作用的字体是哪种?请您说说为什么?

1题与2题关于汉字起源和汉字所属文字系统的知识,基本都回答正确。

3题考察对古今文字性质的认识。 三所小学此道题回答的情况如下:

第二小学:共28份问卷。此题全部答对的有16份,占57%;未全部答对的有12份,占43%;其中未答此题的8份,占29%,答对一题的4份,占14%。有老师竟然认为古文字的性质是“表意兼表音的语素音节文字”。

第五小学:共33份问卷。此题全部答对的24份,占73%;未全部答对的9份,占到27%,其中全错的5份。

第九小学:共23份问卷。此题全部答对的16份,占70%;未全部回答正确的占30%。

上述答题情况表明,超过30%—40%的教师对文字与语言的意义单位(语素)和语音单位(音节)的关系、古汉字的性质、今汉字的性质这些最基本的汉字学知识根本不清楚或不很清楚。这也反映出部分教师相关现代汉语知识的缺乏。

4题考察关于汉字形体演变中由古汉字转变为今汉字起关键作用的字体及变革知识。一问字体,一问原因。此题的答题情况:

第二小学:28份问卷,19人回答正确。

第五小学:33份问卷,回答正确6人,未作答13人,回答出字体的12人。

第九小学:23份问卷,无一人两问都回答正确。未作答的3人,回答出字体的7人,第二问几乎没有人回答出来,只有3人的回答略有靠近。

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三所学校共84份问卷,两问都正确的共24人,占29%;未作答的共16人,占19%;答对字体的44人,占52%;未回答出原因“隶变”的共60人,占到71%。这表明即使是知道字体“隶书”的教师,也不清楚“隶变”中的“形变”(用有限的点、横、竖、撇、捺、折、提这些基本笔画转写小篆的图画式线条使字形发生的变化)是汉字形体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原因。而在教学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的却是原因知识。

答题情况 人数所占比例(%)总人数正确2429%84答对一问(字体)4452%未答1619%未回答出原因6070%

三所学校至少70%的语文教师没有汉字形体演变知识。

(二)关于汉字的造字方法

这方面的知识,问卷设置了一道题,共给出了8个字:

车( ) 本( ) 囚( ) 蓝( )

初( ) 据( ) 刃( ) 豕( )

所给出的汉字,都具有典型性,比较容易判断出它们的造字方法。

三所小学答题情况如下:

第二小学28份问卷,全对21人,占75%;第五小学33份问卷,全对10人,占30%;第九小学23份问卷,全对10人,占43%。第五和第九小学完全答对的老师只占到各自语文教师人数的3成和4成。

对每个字答题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按答错人数由多到少进行排列,8个字依次为:刃(22)、初(19)、豕(12)、本(9)、蓝(8)、据(4)、车(1)。

“刃”字和“本”为指事字。涉及指事的造字方法时,各类汉字知识书籍(包括中文语言类专业教材),必将这两字作为典型例字。“初”字是会意字,“豕”是象形字,它们与“刃”“本”字一样,都是作为典型字例经常出现在各类汉字知识书籍和教材中的。“蓝”和“据”都是较为典型的形声字。现行汉字的合体字占到80%,其中形声字占到90%,教学中是经常遇到的。

指事和象形造字方法造出的字都是独体字,会意和形声造字方法造出的都是合体字。“刃”“本”为独体字,这非常明显,许多老师竟然把它们答成是会意字;“初”是合体字,作为典型的会意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裁衣之始也”,以此来表示开头、开始的意思。“衤”表义,“刀”也表义。许多老师把这个合体字答成是指事字。这些情况都表明,许多老师不懂或不太懂汉字的造字方法,欠缺汉字造字方法知识。

(三)关于单字的教学

问卷试题有意给出了造字方法都比较明显的五个字。“鸟”是象形字,“上”是指事字,“泉”“思”“牧”都是会意字。之所以没有涉及形声字,是因为这三类字属纯表意文字,是汉字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同时也最适合用以造字方法、形体演变知识为基础的字理分析、字源探求的方法,挖掘出每个字造字之初以形显义的内在依据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下表列出了三所小学教师回答此题的统计数字:

鸟五校 九校 二校上五校 九校 二校泉五校 九校 二校思五校 九校 二校牧五校 九校 二校准确使用字理字源解析2 无 1010 1 106 无 131 无 136 3 21未回答24 10 62 12 107 12 92 12 81 11 7问卷人数33 23 2833 23 2833 23 2833 23 2833 23 28

从上表可以看出:能分析字理,清楚揭示字的形义联系的,三所小学的情况有所不同。表现最好的是第二小学,五个字使用人数分别为:鸟10,上10,泉13,牧21。运用最好的一个字是“牧”,达到近三分之二,其余均未超过总人数的一半。第五小学表现次之,五个字使用人数为:鸟2,上10,泉6,思1,牧6。使用人数最多的是“上”字,但只占总人数的不到三分之一;其他四个字,使用的人数寥寥无几。第九小学五个字的使用情况为:鸟0,上1,泉0,思0,牧3,字理分析在汉字教学中完全是空白。

以上的数字已充分说明:教师运用以造字方法、形体演变知识为基础的字理结合字源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情况堪忧。除第二小学有三分之一强的教师能有所运用外(其中不排除答卷中互相参照的情况),其他两所小学能有意识运用的教师几乎为零。有些教师的回答稍有涉及,但表述都极为模糊。这反映出大多数教师并不具备汉字学核心知识,或只知道只鳞片爪,约略意识到应该将其运用到汉字教学中。问卷还反映出有的教师在析字解字时,有俗解甚至无理析解的不良现象。下面举几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泉”:①白水是泉。②“泉”由“白+水”组成,干净、纯净的水即泉水。③白色的水喷涌而出称为“泉”。

“思”:在田地上静下来为思。

“牧”:①牛在田野上吃草——牧。 ②牛悠闲地走。

这种教学行为对汉字教学的危害性是极为巨大的。不顾字理、不懂字理的随意解析,完全歪曲了字的形义联系,违背了汉字的表意性质,背离了汉字的造字原理。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完全不能准确理解字义,完全不清楚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更无法掌握“析形索义,因义记形”的科学识认汉字的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汉字的科学认识,阻碍了学生自主识字、独立识字能力的形成,错字别字现象普遍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四)关于偏旁的字源字理知识

汉字是以偏旁为纲建立起来的系统,偏旁都曾是独立的字或是字的变体。清楚现行汉字中偏旁的古文字写法和意义,是理解以偏旁组成的合体字的字形和字义的根本。调查问卷给出了六个常用偏旁,要求写出它们的甲骨文或小篆字形,标出读音,指出意义。

对三个小学此题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第二小学答题情况较好,共28份问卷,音和义大部分老师都能回答正确,分别是冫11,冖21,卩7,廴8,殳8,囗20,古文字字形(甲骨文或小篆)能正确写出的教师要少得多。第五小学和第九小学的答题情况列表如下:

偏旁冫冖卩廴殳囗未回答或其他项目读 古 意音 字 义读 古 意音 字 义读 古 意音 字 义读 古 意音 字 义读 古 意音 字 义读 古 意音 字 义13九校8 5 56 2 56 1 55 1 36 1 51 0 0问卷总人数23232323232323项目读 古 意音 字 义读 古 意音 字 义读 古 意音 字 义读 古 意音 字 义读 古 意音 字 义读 古 意音 字 义未回答或其他五校11 0 1111 1 108 0 1111 0 1113 0 135 0 521问卷总人数33333333333333

未做回答或其他:第九小学13人,占总人数的56%;第五小学21人,占总人数的64%。

第九小学读音写对最多的是“冫”,共8人,占总人数的35%;意义写对最多的是“冫”“冖”“卩”“殳”,都是5人,占总人数的22%;“囗”写出读音的只有1人,无人写出意义。至于古文字字形(甲骨文或小篆),只有“冫”有5人写出,其余大都是1人,“囗”更是无人写出。

第五小学读音写对最多的是“殳”13人,占总人数的39%,其次是“冫”和“廴”,都是11人,占总人数的33%;“囗”写对的人数最少,是5人,占总人数的15%。意义的答题情况与读音相仿。只有1人写出“冖”的古文字字形,其余五个偏旁的古文字字形无一人写出。

上述分析表明小学语文教师基本不具备偏旁的字源、字理知识。

(五)关于形声字声旁与字音的关系

现行汉字的形声字已占到合体字的90%,声旁准确表音的比率虽然只有四分之一(教师大多知道声旁准确表音的情况),但声旁与整字的读音一般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字的教学中,如果清楚这一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就可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利用声旁掌握字音,降低记音难度。调查问卷设置了一个题来了解教师是否清楚这些关系:

现行汉字中的形声字已占到80%以上,但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许多声旁已不能准确表音,但在语音上仍有一定的联系。您是怎样利用这一联系对下列形声字的读音进行教学的?

轴 煮 砍 痕

教师答卷情况如下:

学校指出语音联系未指出语音联系未作答人数第五小学5161233第九小学613423第二小学194628

对上表数字进行分析,未指出语音联系和未作答两项的人数之和,前两所小学分别为28人和17人,所占百分比高达85%和74%。第二小学情况略好,未指出语音联系和未作答两项的人数之和为10人,所占36%。

数字分析表明:大部分语文教师不清楚除声旁准确表音以外的形声字的声旁与字音的联系。一位教师在问卷中明确表示,未将声旁与字音关联的知识运用于教学中。

(六)利用形声字形旁教学字义和区别形近字

利用形旁帮助学生理解字的意义是形声字教学的主要方法,也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但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形声字的形旁在古汉字时原本是字,由于汉字形体的演变,也由于许多偏旁字不再使用,偏旁和偏旁变体的字源和字理许多老师并不知道。为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有无和运用情况,问卷设置了此题。题中的汉字和偏旁都是比较常见的:

现行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造成学生经常写别字。为有效避免写别字,您是怎样教下列形近字的?

璧 幕

将能明确指出用形旁和形旁的意义(特别是指出“慕”字下面的偏旁是“心”的变体)区分字义,辨别字形的教师人数统计如下:

学校能明确指出(人)问卷人数百分比第二小学122843%第五小学113333%第九小学52322%

即使是回答较好的第二小学,能明确运用形旁和偏旁变体来区分字义,辨别字形的教师也不到一半。

(七)关于汉字的间架结构知识

汉字间架结构知识直接关系到写字教学。具有基本的间架结构知识,教师就会教之得法,学生也会学而得法,有效提高写字教学效果。问卷中的试题如下:

什么是间架,什么是结构?请按照下表前两个字的举例填写表格。

例字结构方式间架比例例字结构方式间架比例水独体方正送思上下结构上下相等夙意圆刚磊谢裹

就此题的问卷情况看, 第二小学此题回答普遍较好。由于第二问给出了示范和提示,所以三所小学的回答情况普遍较好。下面就第一问“什么是间架,什么是结构”对另外两所小学的回答情况进行统计:

学校回答清楚回答不清楚未作答总人数第九小学481123第五小学无 72633

这两所小学的语文教师基本不知间架结构概念或认识极为模糊。

三、汉字学知识在汉字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听课情况分析)

此项调查主要通过深入课堂,听常态课的途径进行,主要针对参与和支持课题的小学。其间适逢锡林浩特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能手评比活动,课题组进行全程跟听,范围涉及锡林浩特市所有小学,覆盖小学所有学段。

听课调查前,制定了“小学语文汉字课堂教学听评课表”,项目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练习的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例、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本堂课识字与写字教学情况分析等。下面是通过调查,了解到的情况。

(一)无论是哪个学段,识字与写字教学基本采用一样的方式、方法

这些方法看似多样,但都是在围绕着字的外在结构(字形)打转,独体字数笔画,合体字说结构,且堂堂课如此。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乏味。

无论哪个年级和学段,凡涉及识字与写字教学的部分,大都采用如下方式和方法:

1.学生初读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或布置学生预习,找出生字)。

2.教师集中出示生字、生词,学生单独领读、组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放回课文里读。低段与中高段的区别是带不带拼音读。

3.学生说识字的方法,主要是:①加一加、②减一减、③换一换、④数笔画。这些方法成为学生识认生字的固定模式。

4.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交代笔画位置,同时,学生举手与老师一起书写。然后学生在田字格中先描红书写,再跟写几遍。

上述方法从小学低段一直使用到高段,只是在时间上和一些方式上有所不同。

(二)基本没有老师使用汉字学知识进行识字教学

能运用汉字学中的造字方法原理、形体演变、字源探求来进行字理分析教学的教师,在所听30节课中,只有1名,而且运用有限,还欠清晰和熟练。

(三)写字教学忽略字整体的间架结构,只强调笔画位置

目前小学语文课十分重视写字教学。课本对每个要求会写的字以写在田字格中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紧随其后是几个空白的田字格供学生仿写。如果没有教师得法有效的指导,只凭自己的模仿练写,许多学生都不能清楚把握字的间架结构,从而不能把字写得端正匀称,写字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听语文课,教师的普遍做法是:在田字格中板书范写,一一详细交代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然后让学生在田字格中仿写几遍。这样的写字教学看似细致周到,但恰恰欠缺了更为关键的间架结构指导,因为笔画偏旁的安排,恰是由间架结构决定的。学生只孤立地关注每个笔画的位置,而没有间架结构的整体关照,虽费时耗力,也难以将字写得比例合理,端正匀称。由于建立不起间架结构的清晰意识,把握间架结构规律,学生即使花费整个小学(有些人甚至是一生),也不能具备将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的写字能力。

(四)学生在课堂上基本能写对所教汉字,但都是机械仿写,死记硬背,对字形与义的联系毫无知觉;字的书写只注意笔画仿写得是否到位,没有整体间架结构安排意识。

四、识写字教学效果与学生掌握情况

此项调查通过学生问卷、学生作业和平时用字情况进行。对这项调查的统计表明,学生写错字和别字的现象各年级段都有,而且很普遍,有些年级还比较严重,同音字混用成为重灾区。下面分类列举调查中统计出的部分错字与别字。

(一)别字

1.同音字、音近字混用。(一个字写若干别字的,一并列出)如:

低(底)下 停注(住) 明(名)次

针(真)好 网(往)来 中尖(间)

姓明(名) 玉时(石) 鱼(于)是

底(低)头 欢块(快) 下(吓)人

冬(东)方 远进(近) 手(首)次

方快(块) 块(快)走 正再(在)

近(进)入 冲风(锋) 永(泳)柳

邮居(局) 羡幕(慕) 惊(精)湛

抵置(制) 桃(陶)罐 道得(德)

接、结(揭)露 摧(催)眠 捎(稍)微

坐(座)位 侦查(察) 锦锻、段(缎)

绵(棉)袄 梳装(妆) 扶(抚)摸

寂莫(寞) 妖挠(娆) 奇(绮)丽

介招(绍) 武(舞)箭(剑) 争辨(辩)

蓝(篮)球 悬涯(崖) 浪废(费)

半(办)事 化(花)钱 巧秒(妙)

蹈(稻)子 作访(坊) 园(圆)圈

顶(鼎)力 力(厉)害 清结(洁)

艰心(辛) 梨(黎)明 委(萎)缩

做(坐)斑(班) 关(观)看 介招(绍)

奥秒(妙)寻物启示(事)

严(掩)耳盗铃 狼吞虎烟(咽)

高深墨、末、没(莫)测

2.形近字混用。音同或音近字混用中,有很大部分字形也相近,亦属于这种情况。这里只把形近而音不同的列出。如:

中问(间) 停往(住) 拔(拨)打

王(玉)石 课木(本) 酒(洒)扫

交挽(换) 破环(坏) 大(太)阳

自已(己) 土难、谁(堆) 惭槐(愧)

明(胆)大 构(钩)子 抢却(劫)

响(晌)午 碎(摔)跤 老虚(虎)

帖(毡)帽

(二)错字

1.多笔画或少笔画。如:

“烧”在右上方多加一点字

“啄”丢掉一点 “徽”中间少一横

“首”字里面少一横

“直”里面少一横

“真”少一横 “号”末笔多加一横

“具”里面少些一横 “美”少一横

“曹”上面的部件少一横

2.篡改笔画。比如“蜒”字竖折拆成两笔“竖和横”;“肺”字的竖习惯写成“点和竖”;“专”字的竖折折,习惯拆成“竖和横折”等。此类现象还有很多。

3.改偏旁。如:

伴——“亻”写成“彳”

低——“亻”写成“彳

欢——“欠”写成“攵”

停——“丁”写成“小”

姓——“女”写成“攵”

撞——“扌”写成“土”

结——“吉”写成“古”

补——“衤写成“礻”

陶——“阝”写成“钅”

黎——“氺”写成“牛”

敬——“攵”写成“多”

熟——“子”写成“小”

催——“亻”写成“忄”

吟——“今”写成“令”

绒——丢掉“纟”

絮——“口”写成“又”

暖——“爰”写成“爱”或“日”写成“目”

无论是因音同或音近、形近而写别字,还是错字中的改偏旁,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根本不清楚字形与字义的联系(错字中只有“结”的声旁“吉”写成“古”一例是因不清楚声旁“吉”与整字“结”的语音关系而造成写错字)。篡改偏旁而写错字,更是由于学生完全不清楚表意的偏旁与字义关系的缘故。教师不清楚这些偏旁的字源字理,无法以此指导学生将偏旁的形义与整字的形义相联系。篡改笔画而写错字、多笔画或少笔画而写错字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也都是由于不清楚字形与字义联系而造成的。总之,写错字别字的根本原因在于字的教学没有运用汉字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字理解析、字源探求、形体演变点拨,没有将字的形与义的联系清楚地揭示出来。

五、反映出的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师资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专业素质偏低。三所小学语文教师的年龄调查表明,有的学校25—35岁的青年教师占大多数,有的学校青年教师和40岁以上的教师几乎各占到一半。无论是哪一种情况,35—40岁经验丰富的教师所占比例都很少,明显存在断层现象。

第一学历层次总体不高,专科层次占到38%,中专学历占29%,两项合计67%;非中文专业占49%。学历层次不高和非中文专业是造成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总体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

2.语文教师普遍缺乏汉字学专业知识。汉字教学只重字形,完全不顾汉字自身性质特点,抛开汉字造字原理和形义规律,高耗而低效。教师基本汉字知识问卷、常态课、学生用字情况问卷都清晰地显示出了这一点。

超过30%—40%的教师对文字与语言的意义单位(词、语素)和语音单位(音节)的关系、古今汉字的性质这些最基本的汉字学知识根本不知道或知之甚少;几乎全部教师没有汉字形体演变方面的知识;6到7成教师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四种造字方法;超过半数的教师完全不具备偏旁的形、义知识,基本不知偏旁和偏旁变体字源、字理、形体演变知识,也就丢失了合体字教学的根本;大部分教师不清楚形声字声旁与字音的关系,造成不能运用这一知识去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和掌握形声字的字音与字形;教师能运用以造字方法、形体演变知识为基础的字理结合字源的方法进行单字教学的几近为零;汉字的解析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俗解,甚至是无理析解的不良现象。

教师们普遍没有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知识,不能用间架结构规律指导字的书写,写字教学普遍不得法。

由于汉字学基本知识的缺位,教师不懂汉字的造字原理,不知汉字的本质、特点,不懂汉字的形义关系,不知汉字有字理,对汉字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毫无知觉,对汉字中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也无从感知,只能把汉字当做由笔画和偏旁组成的毫无理性的抽象符号。教师在不懂汉字科学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汉字教学,只围绕汉字的构形做文章,开发出了五花八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开火车、单独读、集体读、领读、放回课文中读,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数笔画等等,甚至调动学生自己说记字的法子。课堂看似热闹,但整个小学下来,一以贯之,乏味无趣,机械单调。这里并不是说完全抛却这些教学方式和方法,而是说完全抛开汉字构字方法原理,不知汉字的字源,割断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无视汉字本身特性规律,不符合汉字科学的汉字教学完全是隔靴搔痒,舍本逐末,是造成汉字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的根本原因。

3.学生用字情况糟糕,令人担忧;学生没有形成符合汉字自身特性的科学认识,没有掌握科学识字的方法。

学生用字中,错别字的数量巨大,同音混用现象严重,几近泛滥。任意篡改偏旁的现象也非常多见。学生没有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愿望,不能独立识字、自主识字、正确用字。至于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丰富而生动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就无从谈到了。

(二)解决的办法及建议

这种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状况已延续多年,其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它所造成的后果早已清晰显现,有目共睹,而且还在不断持续、扩张和蔓延。它影响了一届届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和语文生活质量,也一定程度上致使整个社会的语文水准、阅读理解能力日益大幅下滑。从根本上解决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上存在着的上述问题,已迫在眉睫。下面就如何解决问题,改变这一现状谈谈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1.尽快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头脑中树立起必须学习和具备汉字学知识,并以其作为指导,用符合汉字自身性质规律的科学方法,特别是字理分析的方法,进行汉字教学的明确意识。

2.必须尽快在小学语文教师中普及汉字学知识,加强教师汉字学理论知识素养。

3.必须大力推动字理分析在字词教学中的运用,使字理教学成为小学语文字词教学必用的方法;积极介绍符合实际,便于实施的字理教学先进方法和经验,推动其在教学中的常态运用。

4.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为他们创造环境和条件,探索符合汉字规律,符合学生认知和心理规律的汉字教学基本方式和基本方法;以此为前提,进一步积极探索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上述建议要得以落实,不仅仅需要每所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引领和支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大力开展相关方面的有效工作,切切实实解决好上述问题。

地方高校也应该充分重视起与地方文化教育领域的联系,发挥自身在文化、科研、教育方面的优势,在教师培训、科研课题、教学教研指导等方面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基础教育学校建立合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本学校教师承担和参与此项工作,切实为推动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作用。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在合作中及时了解教学一线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自身相关专业和相关课程的建设,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教研和科研活动,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工作,促进科研、教学、教研与实际的结合,提升它们的实践价值与质量,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猜你喜欢

间架字理汉字
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器通信系统
以八个间架结构量奠基规范汉字书写科学化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汉字这样记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汉字这样记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王玉芳首传王芗斋技击试力十节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