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测定中的临床价值
2019-03-15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曹爱学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 曹爱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 14例,年龄 60~80岁,平均年龄(65.36±2.15)岁,病程 2个月~3年,平均病程(2.02±1.12)年;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4.41±2.23)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2.10±1.08)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X线影像测定骨密度,即患者均接受X线摄片,对机体骨骼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数码探测仪器对患者机体骨密度进行测定;
观察组则采用数字化放射影像检查,即指导患者将其非优势手置放于手模板内,依据设备说明书调整曝光设定,并输入其基本信息,通过相关仪器设备对患者展开各方面检测,并将获得的原始图像传送至后期处理计算机内,通过数字化成像技术对检测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骨密度数据。
1.3 观察指标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作为金标准,T值=(测定值-同性别同种族正常成人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正常为T值≥-1;骨量低下为-2.5<T值<-1;骨质疏松为T值≤-2.5;以此计算X线影像与数字化放射影像检查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检验;计数资料(n/0%)采用X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1~2)。
3 讨论
据近年来人口学数据中显示,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逐渐加深,因此临床中慢性疾病也出现逐年增长态势,骨质疏松症作为中老年群体高发疾病,成为临床流行病学关注热点。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临床多用于影像学资料作为判定依据,X线影像是临床传统诊断方式,在诊断中以其简便、价廉等优势受到广泛推广。但在近年来的报道中,X线影像诊断骨质疏松症虽具有一定效用,但其误诊率相对较高,齐萌等人的研究中显示,X线影像诊断可反映骨微结构,但仅可显示表现为纹理的骨小梁结构,单用此技术诊断可能存在骨密度检查不足,并且在部分结构中受到周边软组织影像,存在一定局限性。数字化放射影像测定骨密度主要借助DR数码探测器完成,通过对患者机体骨量吸收X线差异展开鉴别分析,并通过将检查获得的数字信号转化骨矿含量,可获得更加准确的骨密度值,该方法主要基于传统X线检查基础上,结合目前先进计算机技术形成的新型影像学技术,不仅提升了图像分辨率,同时该技术在成像方面具有速度快、检测范围广等特点,加上其强大后期处理功能,降低了噪音影响,检查精确度得以大大提升。
表1 两种方式与金标准诊断差异
表2 两组诊断参数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