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公众参与”导向下城市公共艺术创新思路研究
——以具身认知理论为视角

2019-03-15刘稼骏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公众身体

庄 黎 刘稼骏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①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认知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一种新思潮,强调认知基于身体,身体的结构、行为、感知等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认知。具身认知理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西方哲学观,并成为第一代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近年来,学界对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探索逐渐从哲学思辨阶段迈入到实证研究进程中,用于解析和引导公众认知行为。城市公共艺术是“以人(社会公众)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以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形态”②,作为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形式,城市公共艺术不仅是艺术家个人创作行为的结论,更应是公众文化诉求与时代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现。一件好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通常会被期待以易读取的表达方式和形式语言构建起具有可参与性的艺术形态,以此调动公众文化情绪,引发公众参与行为,并引导公众广泛介入到社会话题的探讨中。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创新研究,既可以为围绕作品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与参与方式设计等方面谋求新途径,又可以为有效提升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公众号召力与响应度提供新思路。

一、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至2019年2月,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59.58%。③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对于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魅力的更高追求。作为城市文化展示的显性标志,城市公共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意识的进一步提升,也为城市公共艺术更多地透射人文情怀奠定了公众基础。但客观来说,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却并没有展现出人们期待中的发展面貌。甚至有学者指出,“严格意义的‘公共艺术’在中国并没有出现”④。究其原因,还在于对公共艺术所应具有的“公共性”理解上的缺失。“艺术的公共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公众对艺术的平等参与,二是公众对艺术的互动理解”⑤,前者强调艺术面向公众展示的开放性,呼吁更多的公众参与,反对艺术精英化,后者提倡艺术向公众提供多元解读空间与双向互动参与机制,反对艺术表达路径的单向化与表现内容的模式化。由此可见,强化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的关键点就在于提升公众参与,它不单指公众在面对公共艺术作品时的行为参与,还指公众对于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构建起的文化情境与观念表达的思维响应。从内容上讲,城市公共艺术应该是与城市共同成长、与市民共同生活的艺术;从形式上看,城市公共艺术也从来不应该只是艺术家的个人单向表达,它更应该是与公众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因此,无论是对于政府文化部门,还是对于艺术团体和艺术家本人而言,都应该更多思考在公共艺术作品创作中如何通过参与机制构建和参与形式设计来强化作品与公众间的联系,以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公众参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公众参与方式单一,参与互动性弱;其二,公众参与意愿不强,响应不积极;其三,“娱乐性参与”过度,“文化性参与”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对“公共性”的狭隘解读与对“艺术性”的固化呈现。城市公共艺术日趋成为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其政治效益与政绩效应被过度凸显,而艺术内涵与审美价值被极大弱化,艺术作品形式单一,大多呈现为“城市雕塑”和“环境艺术”,缺少吸引公众参与和引发互动的艺术号召力,很多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沦为被漠视的存在。由于缺少对公众的关注,甚至还会形成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的严重对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娱乐性”的片面放大和对“文化性”的肤浅表达。商业和传媒的广泛介入,拉近了公众与艺术间的距离,也为公众提供了更便捷的欣赏途径与更轻松的艺术情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公众的参与感。但与此同时,由于艺术商业化程度不断被推升,基于对经济效益与事件影响的更多追求,很多城市公共艺术从创作伊始就已丧失掉本应具有的文化引导高度与艺术解读深度,沦为迎合低俗品位的快餐式娱乐消费品。

二、城市公共艺术认知观念的转向

公众是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认知主体。认知(cognition)在心理学中被解释为“认识过程,即和情感、动机、意志等相对的理智活动或认识过程”⑥。公众对于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行为参与和思维响应,从本质上说即是一个认知过程。因此,在公共艺术实践活动中,如何能有效利用公众认知规律显得至关重要。

认知科学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认知主义(信息加工论)、联结主义和现在的具身范式阶段。前两者被称为第一代认知科学。“20世纪60年代成长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计算和信息科学的产物”⑦,第一代认知科学将人的心智活动视为一种类似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并将人对客观世界的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都看作信息的产生、接收和传送进程。“人脑中存在着外在世界的内部表征;认知的过程就是基于一定规则的对于表征的计算。”⑧换言之,认知是离身(Disembodied)的。

离身的认知观念强调大脑的作用,将身体与心智分离,这种看法主要源于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身心二元论,他认为:“心灵与身体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的两个实体,因此存在着主客、身心的二元世界。”⑨身心二元论忽视了心智与客观世界的关联,这无形中局限了认知科学的学科视野,也间接影响到艺术实践活动,更多关注大脑对视听信息的加工,强调由艺术家进行艺术语言的符号与表征系统建构,注重视听审美的表达,而忽视了公众身体和体验的作用。

身心二元论一直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但学者一直试图在身心二元对立之中寻找第三向度。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认为,人首先是“在世”的活动者,“我们并非‘拥有’(haben)一个身体,而毋宁说,我们身体性地‘存在’(sind)”⑩,人必须是在与世界的互动过程中产生认知。这一观点打破了身心的二元对立,成为具身认知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法国知觉现象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进一步消解二元对立,他认为“此世(dasein)的在世存在是身体-主体(body-subject)的在世存在”⑪,认知活动不仅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相关,还与我们的身体图式、行为结构和生理神经结构相关。20世纪末期,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约翰逊(Mark Johnson)在《具身哲学:基于体验的心智及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一书中提出“具身哲学”这一理论,进一步强调身体在认知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具身性;认知的无意识;思维的隐喻性。⑫由此,认知科学研究开始产生从基于计算隐喻和功能主义向基于具身心智的范式转变,其核心思想包括三个成分:“一是身体的生理结构、身体的运动等特征影响认知的产生和发展;二是身体所处的环境、情景影响认知的产生和发展;三是大脑与身体的特殊感觉——运动通道神经系统影响认知的产生和发展。”⑬

审美性已经不再作为艺术作品评判的唯一指标而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于独特性表达方式和对于效率性解读方式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话语结构和符号系统的终极使命也不再只是进行艺术表达,更重要的是召集与唤起公众的有效反馈。在新媒体技术与新材料工艺的强势介入下,今天的公共艺术趋向于在一种更为开放、动态和交互的格局中进行创新与呈现,倡导公众借助于身体体验补充逻辑性的思考。同时,公众参与逐渐成为公共艺术作品中符号与表征系统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现路径,“公共性”被进一步诠释为在作品开放性前提下的公众参与广度与体验深度评价。

由此看来,在艺术活动中,公众的认知已更倾向于在由大脑、身体和环境等共同构成的动力系统下完成具有主导性的综合体验认知,即:在公共艺术中营造具身性的体验,重视身体这一重要认知来源,使公众可以充分调动自身的感官、运动和知觉,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

三、以体验为核心的公众参与度提升策略

由上可知,今天的公共艺术作品,已不再只是视觉审美意趣的实现载体,更多情况下,是依赖于身体体验触发情绪高点、开启解读思辨,甚至是形成观点反馈的认知入口。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包含两层含义:其一,身体是基于肉身的身体,它是包括大脑在内的所有器官、肢体结构的总集合体,身体的各个部分构成了一个复杂、精密的认知系统,同时运行与承载着我们对于外在世界的多元感知以及基于此而进行的思想生产与情绪表达;其二,身体是基于经验的身体,身体经验是人作为人的独特体验,它源于肉身的结构和感知的行为,也根植于社会文化语境之中。在审视公共艺术作品时,公众的身体感觉、生命冲动以及内在情感,都会投射到对作品创作观念表达的认知解读中去,同时,正因为对公众身体体验的有效激活,使得作品本身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具号召力与感染力。基于此,城市公共艺术变得越来越企盼于对公众身体体验的关注与依赖。

(一)以体验活化作品内容

心智活动与身体的构造、感觉和运动有着密切联系。大脑通过感觉和运动通道接收到目标对象的具体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心理状态。换言之,我们所以思考,皆因身体允许我们思考。同样,我们的认知判断、概念形成与语言表达都基于对肢体运动与感知体验的总结与提炼,艺术创作与传播也不例外。公众对于艺术抽象概念的理解就是源于对身体经验的再激活、再体验。身体即媒介,一方面身体直接参与到对艺术作品的感知中;另一方面通过身体诱发思维、情绪等心智过程反馈作品。

由上可知,公众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可以在艺术认知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艺术家需要更为主动地增强艺术作品中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维度感知的信息来源,为公众设置具身认知入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了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如何在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形式与表现手段中体现出具身认知性。艺术家需要通过加强多感官体验与互动,在最大程度上激活公众的身体反馈,使其走进作品的观念解读情境,从而提升作品的号召力与传播效率。

以西班牙艺术家乔米•普兰萨(Jaume Plensa)设计的《皇冠喷泉》为例(图1)⑭,该作品由两座玻璃砖塔和花岗岩反射池组成,在两侧的电子屏幕上,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位市民的脸。屏幕上所投放的照片来自市民,两座塔相对,不同肤色、种族、信仰的两个人脸如老朋友般相视,以此展现芝加哥这座城市“包容、平等”的人文民主精神。喷泉和水池更是将作品所要表达的观念从视觉层面拓展到了多感官体验维度中,公众在戏水玩乐过程中体会到了人性中最真实、最不加掩饰的友善,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作品成为艺术家送给芝加哥市民的礼物。由此可见,公共艺术完全可以承担起公众间主动交流、积极互动的发起端角色。这其中,对于多感官体验机制及形式的构建,不仅有利于艺术观念的顺畅表达,更有利于公众在愉悦与放松的心理状态下建立认知。

图1 乔米•普兰萨 皇冠喷泉

(二)以体验唤起共同认知

城市是人群、物资、信息及多元文化的汇集体,汇集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了不同城市间各自独特的节奏韵律和文化积淀。城市公共艺术在整合与展现城市文化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由于在表达方式与解读方向上具有多向性特征,因此公共艺术作品通常能将处于不同文化背景、成长环境、职业归属、信仰与价值观中的不同人群有效串联起来,形成城市文化共鸣。

城市每天都在以不同方式为每个人打上烙印,留下归属识别。虽然不同的个体体验会造就认知的具体差异,但共同的身体构造以及在应对外界刺激下形成的相同生理反应与心理反馈,又为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在发挥公众聚合力与公共号召力上拓展了新天地。城市公共艺术若能通过更多的共同体验机制建构,与公众的生理反应与心理反馈进行有效适配,就有可能在更大群体间催生出关于所属城市的普遍文化认同和共同时代记忆。对于艺术家而言,一是要注意深入洞察与充分挖掘所在城市文化印迹及市民文化特质以完成主题与内容提炼,二是要注意巧妙利用基于科学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馈规律以实现机制与形式构建。

《可触及的迷宫》(图2)⑮坐落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公园,该作品由独立的镜面薄片组合而成,形成三条互相融合的曲线,每一个薄片的宽度相同,但不同的高度形成了类似曼哈顿天际线的不规则形状。当公众走进其中,能够感受镜面所产生的扭曲现实,当物理空间和镜像空间交替出现,自我与城市的融合呼应,产生了观众对于曼哈顿繁华下城区的不同视角与无限幻想。艺术家利用公众的行走作为开启作品内容的实现机制,用镜面的形态反射城市建筑群,增加了趣味性和参与感。从这件作品中,能深切感受到艺术家在通过构建共同体验情境以唤起公众对于城市的认知过程中所作的探索与尝试。具身体验方式的介入,使得作品已远远超出告知与展示的单一功能,而具有了真正的认知与思辨成分。

图2 可触及的迷宫

(三)以体验引导环境构建

城市公共艺术是依据城市公共环境而构建的艺术形态。因此,城市环境被视为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环境,既是空间环境、实体环境,又是视觉环境、文化环境,它们共同为艺术形态的表达与呈现提供依附条件,同时又具有适时适度强化艺术表达与呈现的可能性。一方面,城市公共艺术形态需要适应城市环境本身,达成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同一,另一方面,基于具身认知的考虑,城市公共艺术形态还需要主动构建环境,实现与公众身体行为的直接对话。这实际上是对具身认知主张将公众身体行为嵌入环境的一种积极响应。梅洛-庞蒂认为,“主体与世界、与主体投射的世界是不可分离的”⑮,人的心智不仅是基于身体的,它更是根植于环境的。认知行为存在情境性,环境条件是认知的构成部分,环境需要与身体活动相协调,同时环境是认知的支撑。

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作品《冰表》(图3)⑰,在伦敦的公共场所展示了来自格陵兰岛努普康格鲁阿峡湾的漂浮冰盖。随着冰块的逐渐融化,公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全球暖化的实际影响。作品借助冬天伦敦的寒冷天气与地面的灰暗色调,将周围环境的客观存在都化作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空旷的环境引导人们观看、接触、聆听冰块,以艺术的方式减少因为距离产生的麻木和被动,让人们感知自身与环境的关联,见证我们正在经历的气候变化,激发公众从了解气候数据、知识到改善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当人置身于冰块之中,目睹体量巨大的冰块化为水的过程,地球的变化便借由作品所构建的环境投射进入到个体的认知。

图3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冰表

四、结语

城市公共艺术是提升城市美学品质、培养公众审美意识、创造美好精神生活的有效方式和途径。而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科学,在经历了从“离身”到“具身”的观念转向后,为艺术家们打破原有基于审美考量、注重作品静观体验与符号表征的模式,转而在作品的人性关怀与人格赋予上寻求创新点打开了新视野与新思路。以“强化公众体验”为核心的具身认知理念为引导,通过参与机制的构建与互动效能的提升,使更多的公众能直接进入到与作品的对话中,甚至是作品视觉表现与观念表达的构建逻辑中。

从本质上说,对城市公共艺术具身性体验的强调,既是对艺术作品多元化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倡导,更是为使艺术作品具有更多人性意味和人本关怀的积极探索,从而将公众带入“艺术—人”的共同意义建构与对话认知中,真正提升艺术“公共性”。具身认知强调身体体验,但并不排斥大脑思辨,也并非忽视传统的离身性认知和静观性体验,而是倡导将来自于身体的直观体验作为大脑认知活动的源素材,用以取代基于间接经验的惯常认知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艺术活动的情境感与趣味性,也有助于激励公众对艺术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

城市公共艺术应具备“为公众所为,想公众所想”的创新格局和“以认知规律促互动机制,以互动机制促参与意识”的创新手段,在向公众进行艺术展示和观念表达的同时,更加强调对公众自主参与意识的唤起。这将有助于城市公共艺术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传播功能与文化引导职能,进而在提升公共艺术作品公众参与度的同时,也对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公众文化艺术生活的丰富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注释:

①关于“embodied”存在多种翻译,如体验、体知、具身等,学界对其暂未形成统一的译法,“具身”是相对较多的用法。

②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③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

④鲁虹:《努力使公共艺术成为可能》,收录于《美术观察》,2004年第11期,第15页。

⑤顾丞峰:《艺术公共性与公共性的误区》,收录于《文艺研究》,2004年第5期,第114—119页。

⑥史忠植:《认知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页。

⑦叶浩生:《具身认知的原理与应用》,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22页。

⑧韩冬、叶浩生:《认知的身体依赖性:从符号加工到具身认知》,收录于《心理学探新》,2013年第4期,第291—296页。

⑨冒从虎、王勤田、张庆荣:《欧洲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第401页。

⑩[德]马丁•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08页。

⑪李恒威、肖家燕:《认知的具身观》,收录于《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1期,第29—34页。

⑪[美]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年。

⑬陈玉明、郭田友、何立国、燕良轼:《具身认知研究述评》,收录于《心理学探新》,2014年第6期,第483—487页。⑭图片来源: https://jaumeplensa.com/works-and-projects/public-space/the-crown-fountain-2004。

⑮图 片 来 源 :http://www.jeppehein.net/pages/project_id.php?path=works&id=234。

⑯[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38页。

⑰图 片 来 源 :https://olafureliasson.net/archive/artwork/WEK109190/ice-watch。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公众身体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公众号3月热榜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我de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