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科技扶贫四十载(一)

2019-03-15汪景彦

果农之友 2019年3期
关键词:疏花红富士果树

汪景彦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辽宁兴城 125100)

我是沈阳人,1935年出生,1961年3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栽培研究室工作,1965—1966年在甘肃省天水市和陕西省眉县蹲点;1970—1978年在陕西省果树所工作;1970—1981年在陕西省宝鸡县天王镇孙李沟村蹲点;1983—1985年在河北省廊坊市林业局驻点;1985—1990年主持全国12省市自治区参加的《新红星苹果技术开发》项目,经常深入山东、辽宁、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果区指导生产。1995年10月退休,至今仍奔波于各大苹果产区,每年出差200天左右,行程共计3万公里左右。协建优质示范园数十个,受聘于农业部、苹果主产省政府、企业和果园等技术顾问数十个,培训果农(图1)技术员数十万人,让众多果农增收致富。

1 长期蹲点,让一个穷村改变了模样

1970—1981年,受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分配,一行9人,到陕西省宝鸡县天王镇孙李沟村蹲点,这里是秦岭北麓有名的穷山村,全村1200多人,解放前有100多人外出乞讨。我们进村时,全村没有电和自来水,没有平整的路,在生产队出工一天只挣几毛钱;1965年,全村在党支部书记苟明芳同志带领下,栽植了1400亩苹果树,由于土地都是黄土高坡,虽然都修成梯田,但因资金缺乏,树的管理不到位,树势较弱,产量不高,我们与果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科研,克服生活上、工作上的种种困难,在点上工作11个月,只有春节回沈阳探亲1个月,我是点上始终坚持的一位,其余同志1~5年都回所或调走。在此期间,我们在生产上有所发现,有所改进,推动了果业发展。其中有;

1.1 发现国光苹果树秋梢部位有腋花芽存在

这在辽宁省从未看到。过去该村曾推行以截缩为主的重剪法,造成满树长条,成花甚少,即使在旺梢顶部能形成腋花芽结果,绝大多数因为长枝短截给剪去了,这样就把果树结果的条件给破坏了。我们调查后,就停止了截缩法,而改为晚剪(看出花、叶芽),轻剪和夏剪,保留了大量花芽,国光等品种很快进入结果,高者亩产近5000千克。

1.2 提出苹果树简化修剪法

大部分枝长放(85%),一部分枝重截(留基部3个次饱满芽),有利于培养紧凑型枝组,(只占10%~15%),极少部分进行衰弱枝的回缩,回缩到基部50厘米以内有良好分枝处,以形成中、大型枝组。

1.3 总结苹果树稳产的负载量指标

即创新提出干周法公式;单株结果数=0.2C2,式中C为树干中部周长(厘米),如果用尺子量出围长30厘米,则单株留果数=0.2×30×30=180个果。它符合树体完整,管理正常,干周在60厘米以下的树,我们用金冠,国光两品种作负载量(疏花、疏果)试验,按此公式疏花、留果,果台枝成花率,金冠为83.3%,国光为46.0%,试验园连年稳产、优质。当我离开该村10年后,该村仍用此技术控制苹果负载量,该公式被河北省卢龙县林业局袁利民同志用在红富士树上,也取得了连年稳产的成果。

1.4 推广乔砧苹果密植

用乔砧秦冠苹果进行坡地密植,采用自创的折叠式扇形,在天王镇八庙村山地,搞5亩地试验,取得栽后当年结果,4~5年生亩产3000~4000千克的好成绩。1978年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获宝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83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天王镇天王村设计实施苹果密植栽培栽植(55~333株/亩试验),树形采取(折叠式扇形、弓式扇式、水平台价式扇形、直立柱形、多曲柱形、直线延伸扇形、骨干多曲扇形),品种为早金冠、秦冠、金冠、鸡冠,砧木采用M2、M4、M7、M9,试验面积共170亩,树形标准,园貌整齐,每年接待约5000人参观。

1.5 树盘种植绿肥

在山地梯田条件下,试验成功树盘种植毛叶苕子。

1.6 在植保方面

总结出当地按防治指标挑治的省工省药经验,全年只打2~4次药,秋季青枝绿叶,果品质量好,好果率控制在95%左右。

1981年冬,当年苹果丰收,全村收入160万元,平均每人1333.33元,我大学毕业,月工资只有53元,果农人均果品收入比我两年工资总和还要多,村里有钱了,盖了三层楼大戏台,路也修宽平整了,通了自来水,许多农户从窑洞搬到新房,村储蓄所存款额也位列全县前几名,人们笑逐颜开,因为他们家庭富裕了。

2 悉心指导,让一个红富士村全国闻名

山东省海阳市发城镇王家山后村,是我国发展红富士最早、面积最大的红富士苹果村,地处胶东丘陵坡地,没有一块大于5亩的平地。20世纪80年代初,在村党支部书记王增云带领下,栽植和高接(基础国光)红富士(长富2号为主)苹果1200亩(图2)。由于技术陈旧,红富士树生长弱,结果质量不高,这就急坏了村领导。为了提高技术水平,他们千方百计想邀请2~3位农业部聘请的果树顾问(我是成员之一)来村指导,可遗憾的是在1990年没找到我。1991年,农业部顾问组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红富士协作组会议,他们党支部成员终于找到了我,派专人接我到村,王增云同志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记住了一条,就是请专家指导,听专家的话,我到村看了果园,找出毛病,提出纠正方案,白天在地里讲课、操作,晚上给各家放录像,让大家学习,冬季早晨5点钟顶着星星、月亮到村部开会学习,经过3~4年悉心指导,红富士苹果质量明显提高。在农业部主持的红富士苹果评优中,曾三次被评为第一名,注册商标为“皇家红富士”,并带动周边6万亩红富士苹果进行优质生产),产品打入东南沿海市场,当时“皇家红富士”商标价值60万元。随后,我把在王家山后村培养的王玉国等技术员推介到山西、陕西、黄河三角洲苹果产区,年工资1万元,比我的工资还高。此后,王家山后村的名声传遍全国,他们的技术,从苹果人工疏花、授粉、套日本小林袋、树下铺银膜等在全国都起到了示范作用。

3 长期指导一个大果园,成为全国知名的国家级优质示范园

二仙坡果园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为三门峡龙飞公司名下的民营果园,处于秦岭东部余脉,海拔1000米左右,果园总面积3000余亩,属黄土高原南部边缘地带,为新兴果区。2005—2017年我受聘为该公司果树首席顾问。

在苹果生产上,施行规范化管理,按“绿色有机”要求,采用下述9项技术;

(1)施用自产的“龙飞大三元有机无机生物肥,大树亩施0.5吨,幼树亩施200~300千克。

(2)采用小冠树形——松塔树形,比细长纺锤形树小,枝组多,光照好,果质优(优质率占90%以上)、易操作。盛果期乔化树修剪1株树需7~8分钟,短枝型,矮化中间砧树5分钟,1人1天可剪1亩果树(图3)。

图3 松塔树形的修剪前后对比

(3)防治病虫害,利用生物和物理方法。叶、果受到及时保护。

(4)养鹅和生草,行间生草不用人工或机械割草,用鹅除草可节省劳力,不用机器,不耗汽油,鹅粪可以肥地。据测,亩增氮18千克,磷16千克,钾14千克。此外,养一只鹅可获纯收入30~40元,一般7月养起,10月卖掉,经济效益不错(图4、图5)。

(5)全园采用微喷,防止干旱威胁。

(6)全园套袋,选用优质果袋,力争果面光洁。

(7)壁蜂授粉,提高坐果率,保证丰产。

图4 果园养鹅

图5 养鹅园行间生草状况

(8)全园铺反光膜,亩铺300平方米,促进萼洼着色。

(9)生产SOD、富硒苹果,每箱装9或15个苹果(图6),售价98~128元,销得快,售价高,不受市场影响,经济效益好。

经过10余年努力,果园生态环境近AA级,注册商标“二仙坡”。

2006年通过国家和国际双重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取得对英、法、德、瑞典等61个国家的出口权,2007年获河南省农业厅“河南名牌农产品”证明。

近年来,远近驰名,每年参观者络绎不绝,2011年参观者达1万余人,国内外影响较大。

图6 二仙坡红富士功能性精品苹果

图7 疏花

4 通过示范,让一个园艺场增收

河南省灵宝市是个苹果大县,该县东村园艺场号称亚洲第一高山果园,面积1万多亩,生产上一个突出问题是果树大小年十分严重,果品质量不高,经济效益较差。

1989年,我受聘为该园艺场技术顾问。为了解决苹果主栽品种大小年问题,我在场部食堂不远处选取5株金冠苹果大树,正当花期,在我亲自指导下,每个花序只留中心花,将边花、弱花和腋花芽花全部疏掉(图7)。疏完后,树上花朵廖廖,稀稀拉拉,我说这才是正好,大家放心吧!秋天再作结论。随着时间推移,果个越来越大,大家看了,无不赞同这种作法,不但当年丰产优质,第二年仍是花开满树,大小年现象消失。据此,场里作出要严格疏花的决定,由于疏花后果品质量提高了,每千克果增值1.2元,全场总增收380万元,大小年问题也顺利解决了,此后各分场都要求必须严格疏花,否则,分场场长撤职,工人开除。

(待续)

猜你喜欢

疏花红富士果树
梨园疏花机械化研究现状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采用改进Mask R-CNN算法定位鲜食葡萄疏花夹持点
安徽:砀山红富士苹果销售受阻
不同疏花疏果剂处理对蜜脆苹果的疏花效果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冬天的太阳是香的
苹果树疏花正当时
红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