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2019-03-14何志媛
何志媛
[摘要]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单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包块大小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應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β-HCG值、包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β-HCG值、包块均显著小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β-HCG值、包块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14%,与对照组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a)-0157-03
在临床中,异位妊娠是指子宫腔外出现受精卵着床发育的情况,俗称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比约为90%[1]。此类患者流产或破裂前临床症状不显著,而一旦发生流产或破裂,则极易发生腹腔内出血、急性剧烈腹痛,从而引起晕厥、休克,甚至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4]。在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临床主要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5-6]。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2000 U/L;②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4 cm;③输卵管妊娠未出现流产或破裂;④无明显内出血;⑤无药物治疗禁忌证。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良、营养不良;②带宫内节育器妊娠者;③有前列腺素药物禁忌证,如哮喘、青光眼;④伴血液疾病或骨髓抑制者,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⑤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及心、肝、肾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年龄21~42岁,平均(27.30±2.50)岁;经产妇17例,初产妇18例;停经天数为47~55 d,平均(52.30±3.10)d。观察组中,年龄22~43岁,平均(28.50±3.10)岁;经产妇16例,初产妇19例;停经天数48~56 d,平均(52.70±2.90)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晓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170)单纯治疗,口服,50 mg/次,2次/d,持续治疗6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广东岭南制药优点公司,国药准字H200 54692)治疗,肌内注射,单次剂量50 mg/m2,持续治疗4~7 d。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β-HCG值、包块大小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皮疹、口腔溃疡、转氨酶升高、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标准如下。显效:患者治疗后3次定性检测尿HCG均为阴性,且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定性检测尿HCG尚未转阴,且血β-HCG水平有所降低,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无效:患者治疗后定性检测尿HCG均呈阳性,且血β-HCG水平无变化或有所增高,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无变化甚至加重[7-9]。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β-HCG值、包块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β-HCG值、包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β-HCG值、包块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β-HCG值、包块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14%,与对照组的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属于炔诺酮类,其可竞争性结合孕酮受体,且亲和力是黄体酮的5倍,因而可产生较强的抗孕酮效果。该药可对子宫内膜产生靶向作用,其可抑制孕酮活性,即通过替代天然孕酮结合受体,然后促使蜕膜萎缩坏死、绒毛组织变性受损,进而促进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子宫出血、胚胎组织和绒毛滋养细胞分离、坏死。另外,其还能降低黄体生成素,促进溶解黄体,并抑制卵巢功能,促使患者闭经,还能增加子宫平滑肌兴奋性,以扩张软化宫颈,诱发宫缩,进而加速排胎[10-12]。作为一种叶酸拮抗剂,甲氨蝶呤的敏感性较高,主要作用于滋养细胞,其可结合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断二氢叶酸向四氢叶酸的转化,可对一碳基因代谢产生间接抑制,阻碍嘧啶和嘌呤合成,进而对RNA、DNA、蛋白质等合成形成干扰,并对胚胎滋养细胞增生产生抑制,导致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13]。上述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异位妊娠,则可发挥出良好的协同效果,从而达到提升临床效果的目的[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β-HCG值、包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β-HCG值、包块均显著小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β-HCG值、包块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14%,与对照组的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15]报道一致,其报道显示,试验组治疗后的血β-HCG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包块直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3.3%,与对照组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种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堃,周鹏军,吕向坤,等.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7):1026-1028.
[2]裴海英,张大微,吴钦兰,等.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2):168-172.
[3]吕晓琳,朱艳,艾浩,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130例[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11):76-77,80.
[4]朱琴.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0):1506-1508.
[5]何静,杨洋,李华丽.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2):1042-1044.
[6]葛翠华,陆启如,郭袁梅.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 27(31):4949-4950.
[7]沈琼,冯丽娅,宋哲,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5):61-63.
[8]张玲,王鵷,陈祥云.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3):209-211.
[9]李放.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0):1023-1025.
[10]曹杰,刘刚,赵婷,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7,26(4):56-58.
[11]张国琼.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J].河北医学,2015,21(8):1439-1441.
[12]金晶,王燕,黄燕明,等.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105例[J].医药导报,2016,35(6):619-621.
[13]张媛艳,陆勤.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和中药汤剂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3):2684-2686.
[14]许志敏,冯志玲.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7,38(2):333-334.
[15]刘莉娜,武伟琦,皇甫雨静.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 14(3):49-51.
(收稿日期:2018-07-23 本文编辑: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