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位双腔水囊联合缩宫素应用于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引产的临床效果

2019-03-14晏三华万静雯熊贤海刘芳付广红高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引产缩宫素

晏三华 万静雯 熊贤海 刘芳 付广红 高军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低位双腔水囊联合缩宫素应用于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晚期妊娠期糖尿病需终止妊娠的初产妇,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低位双腔水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成功率、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血糖控制程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妊娠期糖尿病中,低位双腔水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成功率高,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位双腔水囊;缩宫素;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引产

[中图分类号] R714.256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a)-0148-03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属于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GDM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为1%~14%,我国GDM发生率为1%~5%,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1]。选择恰当的方式终止妊娠,可避免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医院采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产程时间长,易致胎儿宫内窘迫,这提高了剖宫产率,严重时危及母婴安全[2]。本研究选择低位双腔水囊(产品名称:益心达一次性使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规格型号:CVB-18F,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缩宫素引产应用于30例晚期妊娠期糖尿病,进行临床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妊娠期糖尿病需终止妊娠的产妇,均为初产妇。纳入标准:头先露,单胎妊娠,孕妇具有阴道分娩条件并要求阴道分娩,胎心监护提示反应型,宫颈Bishop评分<6分。排除标准:前置胎盘、血管前置或植入性胎盘,胎位不正,瘢痕子宫,宫颈瘢痕,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急性生殖道感染等。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引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自愿原则将入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中,年龄20~32岁,平均(26.00±4.30)岁;孕龄39~41周,平均(39.96±0.76)周。对照组中,年龄21~33岁,平均(27.35±5.10)岁;孕龄40~41+6周,平均(40.03±2.64)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缩宫素(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4020474)静脉滴注引产,在引产前行宫颈Bishop评分,胎心监护提示反应型。2.5 U缩宫素为起始剂量,从4滴/min开始,直至出现规律宫缩。对于不敏感者,可适当增加缩宫素剂量[1],最大滴速一般≤7.5 mU/min,定期监测产妇生命体征、胎心音及其产程[3],若无效重复连用3 d[4]。

实验组采用低位双腔水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引产,在引产前行宫颈Bishop评分,阴道白带常规检查结果显示阴性,胎心监护提示反应型。一般放置时间为下午4点,产妇取膀胱截石位,行会阴冲洗,窥阴器扩开阴道,将阴道分泌物拭净,消毒宫颈,用严格消毒的组织钳牵拉宫颈前唇,用卵圆钳夹住1根18号的一次性使用双腔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使两个球囊都缓慢送入宫颈管(操作过程中避免戳伤子宫前后壁的胎盘而引起出血,必要时可行B超胎盘定位),将子宫球囊(U球囊)注入40 ml生理盐水,球囊膨大充盈后,将球囊往后拉直至U球囊紧贴于子宫颈内口,此时可见阴道球囊(V球囊)位于宫颈外口。将V球囊注入20 ml生理盐水,依次增加两个球囊内的液体量,使U球囊内的液体量达到80 ml,V球囊内的液体量达到40 ml。注入后将导管折转扎紧,使导管被无张力地固定,端贴在产妇的大腿内侧固定,术后卧床1 h复查胎心监护,无需限制活动。未自行分娩者于16 h后取出,若出现强直宫缩或胎膜自破者,立即取出,不能耐受者可随时放出液体或取出[5]。取出后1 h未临产者给予人工破膜或2.5 U缩宫素静滴引产,方法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宫颈成熟度、出血量(产时至产后2 h内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血糖控制程度。宫颈Bishop评分包括宫口开大、宫颈管消退、先露位置、宫颈硬度和宫口位置5个指标,满分13分,≥6分提示宫颈成熟,<6分提示宫颈不成熟。Apgar评分包括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满分为10分,8~10分属正常新生儿,4~7分为轻度窒息,<4分为重度窒息。血糖控制满意标准:给予饮食控制或胰岛素治疗后空腹血糖<5.3 mmol/L,餐后2 h血糖<6.7 mmol/L。

1.4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宫颈评分提高≥3分;有效:评分提高≥2分;无效:评分提高≤1分。成功=显效+有效[6]。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促宫颈成功率的比较

实验组2例加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3 d宫颈评分提高仍≤1分,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对照组7例连续静脉滴注缩宫素3 d宫颈评分提高仍≤1分。实验组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产妇出血量(产时至产后2 h内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空腹血糖的比较

实验组2例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500 ml;对照组1例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500 ml,1例因胎盘粘连导致产后出血>500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均无新生儿中、重度窒息发生,无脐带脱垂及婴儿死亡。

2.3其他

低位双腔水囊最主要的危害是感染、宫颈裂伤和子宫破裂。本研究治疗过程中遵循了无菌操作,无一例发生产后感染、宫颈裂伤和子宫破裂,水囊引产方法一般不会引发强直性的宫缩,提示低位双腔水囊引产是安全的。

3讨论

妊娠晚期引产是在自然临产前通过药物等手段使产程发动,进而达到分娩目的,是产科处理妊娠期糖尿病常用的手段之一。引產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子宫颈成熟程度。目前缩宫素静脉滴注在大多数医院仍应用于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引产,但由于产妇的个体差异,引起有效宫缩所需要的缩宫素浓度不同[7-8]。由于此种引产方法需要产妇长时间卧床,不能自由活动,且产程时间长,需消耗大部分体力,血糖控制不满意,加上子宫收缩导致血管收缩,长时间易造成胎儿血供不足,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新生儿窒息可能,增加了剖宫产率;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需要医护人员专人观察,增加了工作量[9]。

妊娠早中期,子宫处于静止状态。在妊娠晚期,多个因素诱发缩宫素释放,子宫肌细胞间隙连接形成,同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子宫转变为分娩时的兴奋状态[1],从而促进子宫下段形成及宫颈成熟。国外报道显示,约50%需要引产的产妇会由于宫颈不成熟而进行软化宫颈[10]。低位双腔水囊置入宫颈内口,远端球囊贴近宫颈内口类似于胎儿先露部导致蜕膜分离,对子宫下段及子宫颈进行压迫,双侧球囊提供温和稳定的纯物理力量使宫颈发生机械性扩张,通过交感神经传至下丘脑,作用于神经垂体,使室旁核分泌缩宫素,释放入血液循环,引起宫缩,并增加宫颈容受度,使产程进展加快,特别适用于宫颈不成熟且评分低的产妇。本研究中,实验组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空腹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低位双腔水囊一方面通过远端球囊置于宫颈内口,近端至于宫颈外口,类似胎儿先露部机械性压迫子宫下段和子宫颈,并使宫腔内压发生改变,导致子宫下段蜕膜剥离,蜕膜细胞内的分解微粒破裂,释放磷脂酶A作用于磷脂,产生花生四烯酸后转为前列腺素,从而促进宫颈成熟,宫口扩张[11],扩张后反射性促使垂体释放缩宫素;另一方面,水囊自脱或者取出后,宫缩弱则给予人工破膜,胎头贴近宫颈内口,直接压迫宫颈及子宫下段旁神经,诱导内源性缩宫素的分泌,配合静脉缩宫素引起子宫收缩进而达到引产目的[12-15]。

综上所述,低位双腔水囊引产有利于产妇的体力恢复,应用于晚期妊娠期糖尿病是有效的,不仅降低了剖宫产率,而且安全性高,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不会影响血糖代谢水平,较缩宫素引产更符合自然分娩的生理规律[16]。因此,低位双腔水囊引产应用于晚期妊娠糖尿病引产操作方法简单、安全、经济有效、成功率高、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5,169,189.

[2]董丽娟,朱璇,周淑娟.水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在引产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淮海医药,2012,30(3):243.

[3]丰有吉.妇产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9.

[4]韩文红,王英,贾艳君,等.妊娠晚期低位水囊促宫颈成熟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37.

[5]徐艳.低位水囊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30):56.

[6]薛胼喜,马玉燕,李桦.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方法的探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9):647-648.

[7]杨芳、黄世金,龙禹,等.不同类型球囊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2):1462-1465.

[8]刘喜连.低位水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5):139.

[9]李爱红.低位水囊用于晚期妊娠引产126例临床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4):104.

[10]Rath W.A clinical evalution of controlled-release dinoprosstonefor cervical ripening:a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in hospital and outpatient settings[J].Perinat Med,2005,33(6):491.

[11]陈燕秋.水囊引产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08,40(6):433-434.

[12]轩凤霞.低位水囊引产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136.

[13]刘光莲.过期妊娠催产素引产的指征[J].吉林医学,2013, 34(23):4761-4762

[14]陈丹玲.普贝生和COOK水囊应用于妊娠晚期引产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5):90-93.

[15]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草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1):75-76.

[16]吴和萍,张爱萍.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晚期引产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163-164.

(收稿日期:2018-06-26  本文编辑:祁海文)

猜你喜欢

引产缩宫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间引产的效果观察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探讨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析缩宫素结合黄芪注射液用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治疗的临床疗效
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在剖宫产术后再孕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中期妊娠引产的应用意义探究